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新的终冷工艺集成了煤气冷却、煤气脱萘与煤气冷凝液利用,使煤气净化单元实现煤气梯级冷却。利用终冷器上段冷凝液作为脱氨工序的软水,可以减少焦炉煤气净化单元的剩余氨水量。终冷器利用洗油脱除煤气中的萘,含萘洗油经加热、油水分离后,送往洗苯-脱苯工序再生。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工序能耗,实现煤气净化单元煤气的梯级冷却,文章论证了煤气终冷、脱萘与煤气冷凝液回用新工艺集成。即终冷器利用洗油脱除煤气中的萘,下段的循环洗萘液分离出含萘洗油,送往洗苯—脱苯工序的循环洗油系统再生。系统具有工艺紧凑、剩余氨水量减少和网化利用热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硫铵工序为保持饱和器的水平衡,将蒸氨塔来的含水氨汽送入饱和器,另外还需补充软水,补充水由出饱和器的煤气所带走,出硫铵工序的煤气由终冷工序将煤气温度冷却至25℃左右,以满足后续洗苯-脱苯工序的要求,终冷工序分离出的煤气冷凝液送入剩余氨水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将煤气终冷系统的冷凝液送至硫铵工序作为硫铵生产的补充水,可减少硫铵工序水耗,也减少了蒸氨废水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我厂从硫铵工序送来的约55℃的煤气,从顶部进入横管式煤气冷却器,使用循环水和低温水分2段冷却至23℃左右.为防止终冷器内冷却管外壁积萘堵塞,在终冷器顶部和中部用含有洗油的冷凝液进行循环喷洒,多余的冷凝液排入地下放空槽,送到鼓风冷凝工序.从横管式冷却器下部出来的煤气进入2台串联操作的洗苯塔,用粗苯蒸馏工序来的贫油吸收煤气中的苯.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煤气中氰化氢的形成,论述了氰化氢在煤气和其冷凝液中的平衡机理,讨论了影响氰化氢相平衡的因素,研究了直接终冷、间接终冷时煤气中氰化氢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7.
湘钢新煤气净化系统煤气处理量为120 000m3/h.与240万t/a的焦炉配套设计.该系统于2006年8月底投产.煤气净化工艺包括冷凝鼓风工序、脱硫工序、硫铵工序(包括剩余氨水蒸氨工艺)、终冷洗苯及粗苯蒸馏工序、供水工序、油库及原料试剂库.  相似文献   

8.
徐贺明 《燃料与化工》2001,32(5):264-265
我厂煤气净化工序使用的冷却水由地下低温水和复用水构成,低温主要用于鼓风冷凝工段的直冷洗萘塔换热器、粗苯工段的煤气终冷换热器和贫油冷却器。直冷洗萘塔换热器排出的冷却水进入复用水池。煤气终冷换热器和贫油冷却器排出的冷却水会合后用作煤气顶冷塔换热器的冷却水,最后与粗苯冷凝冷却器和轻苯冷凝冷却器排出的冷却水一起自流入粗苯工段的清水池,经凉水架冷却后送入复用水池,复用水池中的水温用地下水调节到25℃左右后,再送往粗苯冷凝冷却器、轻苯冷凝冷却器和其他用户。我厂生产用水量和操作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9.
娄伦武  肖钤  李灵  邱键 《贵州化工》2012,37(5):48-49
以实现甲醇变换工序长周期稳定运行为目的,对该工序工艺冷凝液管道振动大、工艺冷凝液泵机械密封频繁损坏、煤气过滤器压差增大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工艺冷凝液管线、泵的密封水系统的改造,过滤剂的更换,气化碳洗塔系统的优化操作,解决了制约该工序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根本原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变频技术、焦炉节能型炉盖、炉门增加隔热层、干法熄焦、终冷煤气冷凝液的利用、大型室内圆形料场、管式炉蒸馏剩余氨水、脱硫液提盐技术、酚氰水处理选用高效微生物等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在宁钢焦化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湿法脱硫系统耗水量大,大量水分随净烟气流失,本文拟利用真空蒸馏的方式降低脱硫浆液温度,回收烟气中水分及潜热,达到节能、节水、提高脱硫效率等多重目的。实验利用旋转蒸发仪,进行了不同蒸发温差、冷却水温、蒸发压力下脱硫浆液的蒸馏特性、冷凝水品质及不凝气体释放特性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蒸发率在0.07~0.77之间,随着蒸发温差的升高呈线性升高趋势,随蒸发压力和冷却水温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冷凝水pH为8.14~8.33,随蒸发压力、蒸发温差及冷却水温的升高均未呈现明显规律,总体变化很小;氨氮浓度变化不大,在1.25~5.26mg/L之间,随着蒸发压力、蒸发温差的升高略有升高,随着冷却水温的升高变化不大;S浓度在6.13×10-4~7.78×10-4mol/L之间,随蒸发温差及冷却水温的升高而升高,随蒸发压力的增加略有降低;冷凝水中的总碱度主要以HCO3-的形式存在,在10.3~20.7mg/L之间,随着蒸发温差和蒸发压力的升高逐渐升高,随着冷却水温的升高不断降低;产生单位体积冷凝水释放的NH3量随着蒸发压力和冷却水温的升高不断增加,随蒸发温差的增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多晶硅尾气回收吸附塔再生气回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晶硅尾气回收中吸附塔再生气的主要成分为氢气,回收利用价值较高。阐述了多晶硅尾气回收吸附塔再生气冷凝气相回收利用的过程。分析发现吸附塔反吹气,经三级冷却将反吹气中的HCl、氯硅烷,进行分离回收,所得气相氢气回收再利用,造成回收氢气中的甲烷、氮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累计增加。再生分离所得气相部分需要经过再处理才可进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3.
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磷酸萃取过程磷石膏结晶的形状、大小与反应温度和时间无关,只与硫酸能量浓度有关;因此,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是提高装置能力,进行挖潜改造的关键.过滤既是固液分离又是冷却单元操作,由于过滤系统的冷凝水可回收利用,因而调整过滤工艺条件,提高过滤速度和装置生产能力,对降低磷酸萃取过程电耗和萃取尾气的逸出量,达到污水零排放等节能减排措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焦东雄 《煤化工》2010,38(5):38-40
在焦化流程、配煤比、煤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硫铵产率与剩余氨水蒸氨尾气是否进入饱和器、煤气脱硫位置、煤气初冷方式、配煤水分、煤气集合温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得出了以上各种因素对硫铵产率的影响程度的结论 ,以便科学合理地安排硫铵的生产计划。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Shell煤气制甲醇装置高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在生产中遇到的频繁超温、蒸汽消耗高、工艺冷凝液量大等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提出用低水气比取代高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具体改造内容。实施后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采用高水气比变换工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gas hydrates on a water droplet that was supported by inert and immiscible perfluorocarbon oil, perfluorodecalin is studied. The guest gas used was a mixture of 90 mol % methane and 10 mol % propan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was measured using a high pressure automated lag time apparatus under the guest gas pressure range of 6.7–12.5 MPa and the cooling rate range of 0.002–0.02 K/s. Nucleation curves were derived for unit area of water surface. The nucleation rate per unit area of water surface that was contained in a glass sample cell, which differed significantly from that on a quasi‐free water droplet, is also deriv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ucleation curves in the presence of a solid wall should be normalized to the unit length of the three‐phase line at which water, guest gas, and the solid wall meet. © 2015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1: 2611–2617, 2015  相似文献   

17.
针对普通精馏塔塔顶冷凝系统的缺点与不足,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对原有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利用惰性气体作为压缩介质将塔顶高温气体加压升温后,在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合理利用凝冷潜热的同时达到了冷却塔顶蒸汽的目的.该方式降低了精馏系统中冷凝器的热负荷,同时避免了冷凝系统中冷冻盐水的高成本及腐蚀性.首先应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新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以SRK方程为热力学模型,通过灵敏度分析模块考察了混合气体压缩比、氮气初始温度、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因素对该过程的影响.之后进行了该过程的小试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高勇  王茂英  张皓 《轮胎工业》2012,32(2):107-111
对氮气硫化工艺和过热水硫化工艺在半钢子午线轮胎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并对氮气硫化工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中心机构喷嘴和喷射角度的调整,硫化胶囊上下模温差基本控制在5℃以内;通过对氮气排凝工艺的优化,缩短氮气排凝时间2/5,并使单胎耗氮量降低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