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别看我是搞营养学的.我还真没太注意过这个问题.原来是用调和油.后来单位发了一箱大豆油,又吃了一阵子,我的同事说花生油对身体比较好.邻居又说还是玉米胚芽油好.炸出来的东西吃着香.还金黄金黄的。我的公公心脏不好.前一阵子刚做了搭桥手术,儿子学习挺紧张.又正在长身体.我丈夫老是有应酬.一个星期在家里吃不了几顿.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我挺想知道.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到底吃哪种油最合适呢?  相似文献   

2.
牡蛎,贝类,珍珠贝的亲兄弟。作为一种美味的海洋食品,其在中外历史典籍中均有记载,牡蛎肉甚至被认为是“海族中之最稀贵者”。许多文学作品对吃牡蛎有着比较生动的描写,如苏东坡的《清暑笔谈》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牡蛎的药用价值,早在汉代就收录进了医学巨著《伤寒论》。我国卫生部也将牡蛎确列为一种既可入药,又可食用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3.
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著名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牡蛎的描述就可见一斑。更有人说,生吃牡蛎,更是天上有,地下无的绝世美味。不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前不久在其官方网站发布警示,提醒人们不要生吃牡蛎,因为这种海产品也可能受到了诺瓦克等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张福山 《中国食品》2007,(18):50-51
关于牡蛎,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学时读莫泊桑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关于吃牡蛎的一段描写:"她们用一阵优雅的姿态吃起来,一面用一块精美的手帕托起了牡蛎,一面又向前伸着嘴巴免得在裙袍上留下痕迹.随后她们用一个很迅速的小动作喝了牡蛎的汁子,就把壳子扔到了海面去."很多年过去了,对于小说中那些女士吃牡蛎的优雅姿态依然记忆犹新,同时,牡蛎这种食物也随之藏入脑海,从她们吃牡蛎的姿态上就可以想见牡蛎的鲜美.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天,小区附近出现了卖糖炒栗子的小摊,我给儿子买了几次.哪知他竟吃上瘾了.天天吵着要买栗子吃。没想到,几天后那个小摊不见了,四处搜寻.还是没找到。儿子因为吃不到栗子,很不高兴地噘起嘴。看到旁边有卖花生瓜子的,我对儿子说.咱们买点花生瓜子吧,这是妈妈小时候最爱吃的,也是最好吃的东西。孩子对我的往事特别感兴趣,立刻忘记了没有栗子的不快。  相似文献   

6.
王祖远 《四川烹饪》2009,(12):43-43
要想了解一个地方民间文化最根底的东西,有时也可以从吃的方面入手。于是在北京的那几日.我都是尽量上街吃北京小吃,这无非是想尽快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王媛 《饮食科学》2005,(4):11-11
女儿一直特别爱吃零食.尤其糖果类的,真令我头疼。吃零食影响食欲,零食中有许多对健康不利的东西.而且糖吃多了对牙齿和眼睛不好,所以对待零食.我态度十分坚决,尽量少买甚至不买。但不久前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对孩子吃零食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已故著名学者鲁彦曾在《食味杂记》中这样写道:故乡的杨梅甜中带酸。在果类中算是最美味的。我每每吃得牙齿不能吃饭。大概是因为吃酸的果品吃惯了,近几年来在吃饭的时候,总是想把任何菜浸在醋中吃。不仅浸菜吃。竟喝着下饭了。朋友们都有点惊骇,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古怪的嗜好,仿佛背后有神的力~般。但这在我是再平常也没有的事情了。醋是一种美味的东西,绝不是使人害怕的东西,在我觉得。  相似文献   

9.
小城伙食记     
胡志金 《四川烹饪》2004,(12):25-26
实事求是地说,当年我在资阳县机械厂吃过的几样东西,直到今天想起来都回味悠长,首先是吃肉包子,其次是吃回锅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新食品》2007,(6):103-103
2007年的第一个月,我经历了几次出差,按惯例,出差都得买点东西路上吃。这次为了换换口味.我决定放弃一贯食用的方便面,于是改成了好吃点饼干外加一盒40G的自家单身贵族粉丝。  相似文献   

11.
郭艳 《中国食品》2004,(21):6-38
不管时代是如何变迁,经济是如何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吃总是永恒的主题.餐饮服务业也如此.它要把握的是人们对吃的敏感及潮流.同时因地制宜融入尽可能多的不同文化。餐饮店集中的地方,大家都会发现,很多招牌都会打出“历史招牌”——百年老汤、百年老店屡见不鲜。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好好保留.好好发展完善——比如烤鸭,我想从烤鸭来说起。  相似文献   

12.
李琛,一个干净、清爽的男孩子。他用清亮的嗓音,全心演绎着那首蕴含着一种淡淡忧伤情绪的《窗外》。“……想一想你的美丽.我的平凡.一次次默默走开……”简洁的歌词、不加矫饰的音色.还有背后那则荡气回肠的真实故事、征服了我.也征服了大江南北万千歌迷 走下五彩斑澜的舞台的李琛,多了几分随和与亲切。当地听到记者要与他聊一个轻松的话题“吃”的时候,略显疲倦的他,眼睛立刻亮了起来,李探是四川人,水煮肉片、凉粉是他最喜欢的“我特别喜欢吃辣的东西,每顿饭如果没有辣的食物,我就吃不下去饭。”众所周知、辛辣的食物对增加…  相似文献   

13.
牡蛎的味道鲜美,是法国一道与蜗牛同享盛誉的名菜.在法国,牡蛎一般是生吃的,从海上捕捞来的牡蛎,用水冲净表面,然后撬开,就可以吃了.  相似文献   

14.
周璇 《饮食科学》2004,(11):48-48
曾经在朋友的电台节目中,聊起音乐的种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意境重回的效果。好像每次听到万芳的《新不了情》,总让我想起1995年的夏天,一个人在电影院里,感动得泪流满面。其实.不只音乐,很多东西都有类似的作用。比如.某个喜欢的食物。如今.每次去吃家门口小店的招牌生煎包,诱人而熟悉的香味总会把我带回去年夏天。  相似文献   

15.
在澳洲,我对洋人吃的东西和吃的方式一直都很关注。关注的动机,说好听的,这是我在从饮食的角度来结识一种全新的文化.但是.说实在的,这可全是因为我在“恶劣”的环境下,自己日日辛苦炮制中餐实在不易,只望能多开发新品种,早日解脱。所以,为了糊口,我这探索文化的态度就很是积极进取,而且迫切。不过,结果例经常是以败坏胃口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的文化L的收获。澳洲风味一欧洲十中国十东南亚十澳洲土特产现在人们很难说清究竟什么是澳洲菜的风味。在过去,土著人的饮食单纯而健康叫一八世纪,欧洲人带来了以个市内、土豆、面包为…  相似文献   

16.
说我女儿是个馋丫头.一点也不冤枉她。甭管什么东西.只要是能进嘴的.您就看她的吃相吧.要多香有多香。听说不少孩子都得追着喂饭呢.可我们家这位.吃着碗里就惦记上锅里的了。要不是我想方设法控制她的小嘴,  相似文献   

17.
啊 锅魁     
在看到我这篇文章的标题时,或许有人会疑惑:“锅魁,也值得你这个诗人‘啊’一下吗”?我的回答是:“诗人喜欢的东西,当然会不吝笔墨地抒发表达其所爱,从而有理有信地‘啊’下去。我这人平常吃东西爱算经济账,所以常啃锅魁,不过我可是常吃常新,只要有感受,就想‘啊’一下,我这可不是在东施效颦哟!”  相似文献   

18.
东坡肉今昔     
张琪璇 《美食》2004,(6):19-19
近日听营养学专家谈到饮食营养,说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没有腿的,形象点说就是吃猪肉不如吃鸡肉,吃鸡肉不如吃鱼虾。照此一说,猪肉就成了最不值得一吃的东西,但对我而言猪肉始终是种美食,比如说杭州名菜东坡肉。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俄国作家高尔基漫游了英国后,回国后写了一本《美国游记》,里面提到:“美国的社会阶层分得很清楚,只要到餐馆中去一看便知道了,吃鸡的全是低收入阶层,吃牛肉的几乎全是中等收入阶层,而吃牡蛎的则肯定是高收入阶层。”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吃牡蛎的基本上还是属于富裕阶层。牡蛎价  相似文献   

20.
《中外食品工业》2011,(5):58-62
厨师就像画家一样,用美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吃东西对我是一件非常享受和带来满足的事情,所以我从不节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