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CaTi09Li01O3催化剂中添加CeO2、La2O3、Y2O3、NiO等金属氧化物可不同程度地改进催化剂性能,其中以NiO/CaTi09Li01O3催化剂性能最佳,乙烯收率在775℃比CaTi09Li01O3作催化剂提高122%,适当控制反应条件,可使775℃的乙烷转化率达552%,乙烯选择性为73%。NiO/CaTi09Li01O3催化剂的最佳NiO含量为30%,最佳焙烧温度为800℃,催化剂上乙烷氧化脱氢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75~800℃,V(C2H6)/V(O2)=17~2,原料气空速为(2~3)×104h-1,原料气中惰性气体含量为20%~50%。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研究了MnOx 系列催化剂的干气选择氧化制乙烯的性能,考察了担载碱金属元素K、Li及不同Li盐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 ℃时, MnOx 担载LiCl的催化剂乙烷转化率为76.2% ,甲烷表观转化率为2.5% ,乙烯选择性为82.9% ,乙烯收率达65.2% ; MnOx 担载Li2 SO4 的催化剂乙烷转化率为81.9% ,乙烯选择性为72.5% ,乙烯收率为59.4% 。XRD结果表明,MnOx 系列催化剂反应前主要是Mn2O3 ,反应后全部或部分被还原成MnO。  相似文献   

3.
炼油厂干气选择氧化剂乙烯MnOx系列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研究了MnOx系列催化剂的干气选择氧化剂乙烯的性能,考察了担载碱金属元素K、Li及不同Li盐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0℃时,MnOx担载LiCl的催化剂乙烷转化率为76.2%,甲烷表观转化率为2.5%,乙烯选择性为82.9%,乙烯收率达65.2%;MnOx担载Li2SO4的催化剂乙烷转化率为81.9%,乙烯选择性为72.5%,乙烯收率为59.4%,XRD结果表明,MnOx系列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中甲烷和乙烷直接转化制乙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然气中的甲烷和乙烷可以同时在Na2WO4-Mn/SiO2催化剂上得到活化生成乙烯。在甲烷转化率为20%时,原料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生成C2+的选择性为~80%,原料乙烷反应的转化率为~85%,选择性为~70%。  相似文献   

5.
对TiO2、Mn/TiO2、La/TiO2、La-Mn/TiO2、Li-Mn/TiO2、Li-La/TiO2和Li-La-Mn/TiO2等系列钛基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并用XRD和XPS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i-La-Mn/TiO2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C2烃选择性。催化剂中Ti组分主要以+4价存在;Li组分能促进La与TiO2的相互作用,而形成钛酸镧,使La组分在催化剂表面的浓度减小,而Li组分本身则主要是以Li2SO4状态存在于催化剂中,是Mn/TiO2、La/TiO2、La-Mn/TiO2等催化剂的优良添加剂。Mn组分主要以低价(+2、+3)氧化物分布于催化剂表面,La、Mn的添加主要是使甲烷活化,提高催化剂的活性,Li组分的添加主要是提高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选择性即C2烃收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以TiO2为基础的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中添加Li、La、Mn、W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用XRD测定了不同添加物的催化剂结构,结合催化剂活性,探讨了可能的活性相。结果表明,不同的添加物对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催化剂的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甲烷的转化率,生成C2烃的选择性明显不同。实验结果还表明,Li-La-Mn-W/TiO25组分体系具有很好的活性和C2烃选择性,可能的活性物相是(Mn2O3)80B、Mn5O8、La(OH)3或La2O3。  相似文献   

7.
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器中对甲烷氧化偶联制C2烃类反应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循环比、CH4/O2比、甲烷空速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循环-吸附分离反应工艺,可同时提高OCM反应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解决C2收率低的问题。在掺杂的CaTiO3催化剂体系上,通过循环-吸附分离反应,CH4转化率、C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高达64.3%、85.4%和55%。  相似文献   

8.
乙烷与CO2反应制乙烯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O2与乙烷的主要反应热力学为基础,研制出Cr/Si-2和Fe-Mn/Si-2两种催化反应性能较好的催化得到乙烷转化率69%,乙烯选择性93%,乙烯单程收率57%的好结果,并显示出很好的催化反应稳定性,将所研制的催化剂进行放大制备,可直接应用于催化裂化尾气中乙烷与CO2反应制乙烯,取得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550 ̄700℃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过渡金属单组分催化剂对湿天然气中乙烷氧化脱氢催化反应。结果表明,在700℃时,过渡金属单组分催化剂活性、选择性与其离子半径变化规律一致,对MnSO4、TiO2、Cr2O3的活性与晶格氧活动性有顺应关系。添加不同阴离子催化剂表现出不同的活性,实验发现,MnSO4有较好活性,在700℃时对C2H4选择性为68.48%,收率为30.54%,O2-TPD实验表明吸附氧与  相似文献   

10.
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与传统的热裂解制乙烯相比,变吸热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了能耗。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800 ~850 ℃;原料气停留时间1-0 ~1-5 s ;n(C2 H6)/ n(O2) = 2 ;惰性气体摩尔分数为50 %~70 % ;乙烷转化率可达93-6 % ,乙烯选择性为62-6 % ,乙烯收率达58-6 % 。  相似文献   

11.
炼厂干气中的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炼厂干气中乙烷氧化裂解制乙烯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管结构参数进行了系统考察 ,结果表明 :随反应温度增加 ,乙烷转化率逐渐增加 ,乙烯选择性则随温度先增加后下降 ,75 0℃达到最大值。最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温度 80 0℃ ,原料气配比约为V(炼厂干气 ) /V(O2 ) =6 5 ;原料气停留时间为 3 1s;原料气中的乙烯含量应控制在 1 %以内。适当控制反应条件 ,可使 80 0℃时的乙烷转化率、乙烯选择性和乙烯收率分别达到 86 8%、6 2 5 %和 5 4 3%。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影响直馏石脑油和加氢尾油裂解性能的主要因素,根据进口油、玛湖油、牙哈油价格,以及石脑油馏分PONA和模拟裂解产物收率情况,增加炼油厂进口油掺炼比例、降低玛湖油和牙哈油掺炼比例,不仅有利于生产乙烯原料,也有利于提高全厂经济效益.优化催化柴油加工路线,汽柴油加氢装置不再加工催化柴油,加氢石脑油干点由190℃提高至23...  相似文献   

13.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采用HZSM-5催化剂,对催化裂化干气中乙烯低聚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达到提高乙烯利用率或提高丙烯收率的目的。使用HZSM-5新鲜催化剂,在温度为400℃,压力为0.1MPa,空速为18h。的条件下,可获得82.28%的乙烯转化率,此时液化气收率为34.46%。使用老化HZSM-5催化剂,在温度为550℃,压力为0.3MPa,总空速为18h^-1,氮气/干气(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乙烯转化率为49.79%,液化气收率为27.33%,丙烯收率为14.47%。  相似文献   

14.
催化裂化汽油裂解制备低碳烯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上研究了催化裂化(FCC)汽油催化裂解生产低碳烯烃的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及水蒸气用量对乙烯、丙烯的产率均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大剂油比、长停留时间及提高水蒸气用量都可促进汽油的裂解,增加低碳烯烃的产率。在实验室条件下,以ZC-7300为催化剂,多产低碳烯烃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580℃,停留时间1.6s左右,剂油质量比为11,水蒸气与汽油的质量比为0.20。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实验得知,自制催化剂A的催化效果最好,汽油转化率达到40%以上,乙烯+丙烯的产率达到20%以上,焦炭和干气(不含乙烯)的产率不大于5%。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一种磷钼杂多酸离子液体[HMIM]3PMo12O40催化剂,将其用于FCC汽油催化氧化脱硫过程,考察了催化氧化时间、H2O2用量、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温度对模拟汽油脱硫率的影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该催化剂对FCC汽油的脱硫效果。结果表明:当催化氧化时间为90 min、反应温度为60 ℃、n(催化剂)/n(S)=0.04、n(H2O2)/n(S)=4时,模拟汽油脱硫率可达91.6%;FCC汽油的脱硫率为87.8%,且催化剂有较好的循环使用性能,前4次循环使用的平均脱硫率为84.9%。  相似文献   

16.
以氧气作氧化剂,甲酸作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氧化温度、时间、氧气压力及萃取剂的用量等对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适宜的脱硫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0min;充氧压力0.6MPa;催化剂体积分数为10%。经催化氧化,柴油硫质量分数可从1694.2μg/g降到190.8μg/g,脱硫率达到88.7%;在剂油比为1.0和室温条件下,用NMP三级萃取,柴油硫质量分数为37.5μg/g,小于50μg/g,达到欧Ⅳ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小型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上,使用FCC催化剂,进行了甲醇与FCC汽油的混炼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与FCC汽油的质量比(混炼比)及甲醇不同进料位置对精汽油族组成、裂化气组成和液体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与FCC汽油共混进料的反应效果优于甲醇提前或延后FCC汽油进料时的反应效果;甲醇与FCC汽油混炼在改善汽油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增产裂化气和提高液体收率。甲醇与FCC汽油混炼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00~420℃、混炼比为5%~10%、剂油比10~12。在此条件下,FCC汽油烯烃含量下降50%以上,液体收率增加3%左右,裂化气中干气质量分数小于1.5%,精汽油与液化石油气收率之和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18.
气固下行床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雷  李强  张琪皓  罗国华  魏飞 《石油化工》2003,32(5):365-369
在小型循环下行床装置中使用大庆VGO原料和FCC平衡剂研究了下行床的催化裂化过程。通过对不同特征反应温度(400~600℃)和剂油比(7~30)的考察,发现随着特征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剂油比的增加,汽油产率都存在极大值(分别为41 3%和40 5%),而气体产率则是单调增加,缓和操作条件下柴油产率有极大值27 5%,反应条件苛刻时呈单调下降。  相似文献   

19.
甲烷氧化偶联Na_2WO_4-Mn/SiO_2催化剂用于乙烷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高效甲烷氧化偶联制乙烯Na2WO4-Mn/SiO2催化剂对C2H6热裂解脱氢及C2H6与CO2、O2氧化脱氢反应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a2WO4-Mn/SiO2催化剂在800℃以上可有效促进C2H6的高温热裂解脱氢反应,同时在CO2存在时C2H6与CO2发生明显的氧化脱氢反应;O2存在时,C2H6与O2发生氧化脱氢反应,在660℃时,C2H6转化率可达63.3%,乙烯选择性可达68.2%。考察了反应条件对C2H6与O2氧化脱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2H6与O2的体积比大时,可有效提高目的产物乙烯的选择性,提高空速可抑制CO2的生成,稀释气(水蒸气)的引入仅能部分抑制CO2的生成,对CO选择性和C2H6转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上使用三种不同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进行了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反应性能的研究,并对其反应化学及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探。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60℃、进料重时空速为1.25h-1的实验条件下,A,B,C三种催化剂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脱水制乙烯反应性能,乙醇催化脱水反应的转化率均大于99%,烃类产物中乙烯体积分数均大于98%,乙烯产率均大于60%;并且催化剂C具有较好的活性稳定性。乙醇在分子筛催化剂上催化脱水反应过程遵循正碳离子机理,较好地解释了主要产物乙烯、丙烯和丙烷的生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