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中“数学广角”的内容,目的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从而向其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初步培养其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
课前准备:
课前老师事先做了准备: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而且每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一样。(体现样本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李军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6,(3)
不久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届"探索杯"课堂教学决赛中,我有幸走入了教学现场,旁听了小学数学的一节参赛课,并作了翔实的记录和教学分析.下面将展示这节课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利用《博比熊穿衣》与《田忌赛马》两个主要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性的简单排列组合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获得一些解题策略,并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优化。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导读《搭配的学问》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学生虽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已经接触了一些排列与组合的知识,但没有经历过感知、探究到建立模型再到解释应用的数学学习体验。为了突破难点,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以“笑笑的一天”为主线,摄取笑笑生活中的几个镜头——“起床穿衣→吃早餐→参观游乐园→破译园门密码→设计游园路线→公园照相”,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对排列数和组合数进行初步感知、有所发现,并进行相关的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真切感受… 相似文献
6.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学校教育所实施的课程改革也变得日新月异。如何使课堂变得优质高效,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圆的有关知识,并学会用圆规画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观察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张小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2):73-73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实现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曲福东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3,(11):167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与环境,教师不仅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达到数学教学各要素的丰富和谐,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上岳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12):88-88
毋庸置疑,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是大势所趋.然而语文是一门生动而富于情感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应始终在师牛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完成. 相似文献
12.
13.
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机地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苏州园林》一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进行了实践与尝试。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搭配》的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2~113页的例1、例2。
教材分析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例1是简单的组合,隐含了分步计算的原理,只要求能用图示方法求出组合数;例2是简单的排列,三个数字,排列三位数,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低年级研究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也就是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孩子的学习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开放、主动和有效的学习。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及运用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定课题,分析目标我们选择人教社新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图形”和重庆教科院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十九课“初识画图”为具体的单元实施内容。1.数学学科教学目标:⑴能够认识长方… 相似文献
16.
李艳艳 《数码设计:surface》2021,(6):181-181
在目前的网络信息时代背景当中,微课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拥有短小精悍的特点,通过微课教学的科学应用,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限制,利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可以开发出一些拥有更强创造性的课件,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微课方式可以将知识形成过程展示给学生们,从而让原本枯燥无聊的数学教学变得拥有更强的趣味性,给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更加充分的保障,强化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给学生带来更加优秀的数学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7.
十年前开始任教时,我的目标是要让我的学生热爱科学。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科学并非记忆性的事实,而是“动手做”。作为一个新教师,我也犯过把有趣的科学活动简单串联起来的错误,而我在Exploratorium①探究协会的学习,使我的教学从简单的引人入胜发展到真正的充满灵感。我与Exploratorium的协作开始于我任教一年后,当时我登记参加一个为期三周的有关“光和色彩”的专题研习小组。参与者并不是被教给如何教学“光与色彩”,而是完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并不学习“光与色彩”本身,而是参与到对涉及这一主题的错综复杂现象的深入探究中。比…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还存在着教师向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单向灌输的现象。教师往往用自己的教案设计代替了学生的实践、体验,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实践的机会和时间。也有许多教师想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王建芬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3):96-97
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可。信息技术的作用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切入点应从不可替代性出发,而不是盲目使用,要使用传统媒体之"不能",以求达到较高的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20.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理解贵在理解这个“整”字。为什么不用“融”?为什么不用“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