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紧缺和居民住房紧张等问题,结合山城重庆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利用滨江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为城市低收入阶层设计和建设住房的构想,并进行了相关的“桥宅”方案的设计,这对缓解城市土地与住房紧缺的现状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5.
惠州享有独特的人文、山水资源,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园林城市及旅游城市,随着《惠州市区两江四岸景现及旅游线路规划(2006—2020)》的编制和实施,东江沿岸数个公园陆续建成,自东向西恢复了:合江楼、文笔塔和朝京门等历史景点。 相似文献
6.
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指的是地处中
梁山与铜锣山之间的长江与嘉陵江区域,
是三峡库区的库尾段,目前面临江岸生态环
境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岸线植被功能
退化等生态问题,尤其是该段既存在库区
消落问题,又存在上游自然河段洪水冲刷
问题,江岸消落带面积大,水文变化复杂,
江岸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面临的难度与挑
战极大。本文以重庆主城长江南岸为例,通
过系统调查江岸带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等
野生动物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栖息地与觅食
地、生活习性以及江岸带现状植物情况,对植物群落类型、优势植物种类与外来植物威胁等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提炼出长江岸线特色的
“浩”“沱”“碛”“滩”“洲”“河口”六类自然生境。在现状调查与充分认识水文地貌单元的
水文与生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江岸带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策略。针江岸自然生境,遵循水文
季节性变化规律,识别生境管控范围,对水域或近水域的水文地貌单元提出差异化保护与修复
管控策略。天然河流因水流冲击作用,岸线呈现冲刷岸与淤积岸交替出现的情形。由于冲刷岸、
淤积岸水流水势差异,对其的韧性化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重塑滨江生态立体空间,根据水位
季节性变化,配置相应的复合植被群落,优化人工植被结构,引导江岸生态自然修复,顺应长江
的季节性涨落,塑造多维韧性江岸。综合考虑城市内部河流生态、景观与休闲游憩等多功能需
求,结合岸线现状建设情况、水文特征、水文单元地貌、动植物生境与岸线腹地城市功能等资
源禀赋的差异,将长江南岸划定为原生标本段、生态保育段、生态休闲段和城市活力段四类江
岸生态分区,分段差异化引导人为活动强度与活动形式,以更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滨江区域是反映城市风貌的重要地带,具有二维视觉关系的界面是风貌认知与控制的重要对象。以重庆两江四岸地带为例,借鉴建筑类型学的分类思想,以视域密度法计算界面片段景观密度值,建立界面类型体系;运用分形几何学的量化手段,通过维数认知界面规律;并同时指出界面控制的对象是形态关系,控制要素包括形态关系的控制要点、形态轮廓的维数和界面组成部分的明度三部分。以此为基础,对重庆两江四岸地带风貌控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塑山地城市滨江地段的文化生态特色——以重庆市井双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塑造城市特色、注重城市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个热门课题。本文引借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探寻山地城市滨江地段(重庆)的城市空间保护和特色塑造问题,进而指导其城市空间建设,塑造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江空间。 相似文献
9.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重庆国际金融贸易区规划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重庆国际金融贸易区规划回顾胡纹段永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将经济建设的重心向中、西部倾斜,特别是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和重庆直辖市的设立,都奠定与提高了重庆市在西南地区金融、商贸、信息、科技、交通枢纽中心的...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江景观带因其现场条件的复杂性、改造内容的系统性、涉及专业的综合性等特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众多问题导致前期方案无法落地。因此,论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长江南岸线贯通工程为例,分析老城区滨江景观带在前期调研阶段和方案设计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并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1.
直辖十年来,重庆市陆续开展了诸多城市设计实践工作。本文通过对若干城市设计的编制情况、设计成果清理和总结回顾,找寻城市设计编制过程有关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的思路,为今后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和提高规划工作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总被引:119,自引:3,他引:119
试以城市中一类特殊的自然景观要素———城市河流和滨水区为对象 ,探析城市化对水滨自然过程的影响 ,并提出遵从自然过程的系统化设计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设计的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以安徽六安市佛子岭城镇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是城镇旅游竞争的核心之一。本文基于城镇旅游文化形象与城市设计的内在空间关联,以六安市佛子岭城镇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研究与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为例,从城市设计思想方法的角度展开了"城镇旅游文化形象定位及其建构"的探讨。认为城镇风貌、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城市设计,其整体目标与本质特征都是致力于城镇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城镇形象特色的塑造;城镇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实质上是一个城市设计的基本问题,应从城市设计战略与整体空间设计两个层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14.
连系与连锁:滨水城市的城市设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滨水城市的最初发展往往从水岸开始,港口的腹地渐渐形成城镇的中心,经过百年的兴衰演变,滨水的港口地区再次成为市中心再发展的重要筹码,并进一步成为滨水城市平衡发展的特色腹地。从都市再发展与更新复苏的角度观察,重视实质环境改善与串连的连系与兼顾非实质条件的整合与配套的连锁是未来水岸开发和利用的范型。 相似文献
15.
相当多的城市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滨水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滨水区在城市中拥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与生态价值。在城市设计中,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以往重点多放在静态景观空间上,而忽视了对城市景观空间的动态考量,特别是忽略了人们随机漫游的视觉空间体验,尤其是在滨水游憩与湖面泛舟的人群,其视点由于具有随机动态性而难以捕捉,使得以其动态活动为基础的设计难以入手。本文以西湖为案例范本,针对西湖的核心问题,梳理城市眺望体系的相关国际规划理论和实践,系统提出"人-城-湖"三者互动的滨水望城的动态设计理论与技术,对其天际轮廓、动态游览路线、视觉感受、景观廊道、空间形态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中国式滨水景观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范本。 相似文献
16.
重视小城镇城市设计的几个问题--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4年年会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小城镇缺乏应有的城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就小城镇城市设计的阶段划分、设计内容及必须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德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城市设计研究所斯图加特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的历史发展、教学和科研情况,并就一些问题采访了城市设计所所长博特教授。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工业园区的规划己进入向生态协调发展的阶段,但是相关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通过用绿色城市设计理论协调工业园区与城市其他用地的关系,整合工业园区的人工建筑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为工业园区的规划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