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DSP与PC间的数据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P由于具有高性能和灵活可编程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给出了用PC机作主机 ,DSP作从机来实现DSP与PC机间有效、可靠通讯的实现方法。同时通过一个数据传输程序的例子来详细阐述如何使用VB6.0专业版作为开发工具 ,并利用DSP中的SCI(SerialCommunicationInter face)模块来实现DSP与微机间的数据传递方法。  相似文献   

2.
浮点DSP比定点DSP的动态范围更大;很多算法的浮点代码比定点占用更少的周期;浮点DSP可以实现更高的精度;浮点DSP的浮点运算用硬件来实现,其处理速度大大高于定点DSP.  相似文献   

3.
周荣冠 《电声技术》2010,34(8):40-43
3.4 DSP算法实现的准备 在采用DSP之前,需要用Matlab验算算法,在3.2中,已经给出了几种基于Matlab的非实时性算法实现的例子。在以从Matlab非实时性到DSP实时性实现为目标的过程中,增加了两个用于DSP的准备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MATLAB Link for CCS Development Tools 在DSP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MATLAB Link for CCS Development Tools工具对DSP系统设计的支持,DSP程序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实现MATLAB与DSP集成开发环境CCS、目标DSP进行数据交换的三种方式。着重介绍了利用MATLAB Link for CCS Development Tools工具调试TMS320VC5402DSP目标板,实现FIR滤波的程序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了DSP技术和家庭网关,提出基于DSP技术的家庭网关系统的组成;探讨了DSP与RTL8019AS的接口电路设计实现以及系统软件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王希敏  蔡志明   《电子器件》2007,30(5):1881-1885
为了提高TigerSHARC DSP软硬件设计的灵活性,分析并应用了Visual DSP kernel(VDK)RTOS下DSP间消息通讯的软件框架结构.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描述了DSP软件应用层和硬件抽象层(HAL)的逻辑结构和相互关系.以ADSP-TS101DSP的Link口为例,详细说明了基于框架的DSP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法.实例表明,分层的DSP软件架构模式使应用层的软件实现与DSP间的物理连接无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在高级语言环境下实现快速DSP(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记DSP)功能的方案构想、实现途径,为用户更方便地使用专用DSP功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胡波  李鹏 《电子科技》2011,24(3):53-55,61
利用异步FIFO实现FPGA与DSP进行数据通信的方案.FPGA在写时钟的控制下将数据写入FIFO,再与DSP进行握手后,DSP通过EMIFA接口将数据读入.文中给出了异步FIFO的实现代码和FPGA与DSP的硬件连接电路.经验证,利用异步FIFO的方法,在FPGA与DSP通信中的应用,具有传输速度快、稳定可靠、实现方...  相似文献   

9.
波束形成是声纳探测系统中探测目标的主要技术手段,在现有设备中,主要采用DSP来实现。在用DSP实现波束形成算法的过程中,由于DSP本身的顺序执行架构,如果采用单片DSP处理,从输入信号到输出结果之间存在非常大的时间延迟,采用5片DSP处理则功耗增加为5倍,时延200 ms。采用FPGA,通过设计并行运算的程序结构来实现波束形成算法可以大大缩短算法实现的时间延迟,功耗也可以降低为采用DSP的1/10。设计的波束形成器采用100 MHz时钟,相比采用5片DSP,运算时间由200 ms缩短到10 ms左右,功耗降低为后者的1/5。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DSP56311为例介绍了DSP563xx系列FLASH在线编程原理,并给出FLASH引导DSP56311加载实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DSP563xx系列嵌入式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TI公司的TMS320C5410DSP芯片为例,介绍DSP片内多通道缓冲同步串口接口(McBSP)的结构特点、针对用户经常面临的DSP系统与PC机实时交换数据时通信接口标准不兼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行通信设计方案,实现了DSP同步串口McBSP与PC机异步串口RS-232的全双工通信。  相似文献   

12.
DSP与单片机串口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实际工程应用重点介绍了TMS320VC5416与单片机89C51之间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通过DSP的输入接口对89C51的输出串口进行高速采样和判决达到单片机对DSP的数据传输,而通过将DSP所发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变换达到89C51串口接收的标准来实现DSP对单片机的串行通信.串行接口与并行接口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了使用DSP的引脚数目,降低了接口电路设计的复杂性.同时,充分利用DSP多功能串行接口和DMA搬移数据的能力,使DSP在处理串口通信时不会占用太多的处理时间,节约了DSP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基于TMS320C6711的Camera Link相机控制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了面阵CCD相机1M30的Camera Link协议接口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较强通用性的DSP系统对Camera Link相机的控制方案.采用定时器和软件编程等手段,解决了DSP芯片TMS320C6711的多通道缓存串口(MCBSP)与1M30间异步串行通信的传输速率及数据格式问题,成功设置相机参数;研究了在串行数据中产生帧同步接收信号(FSR)的可行性及失败原因.借助定时器产生的周期性脉冲信号及中断,使MCBSP可靠地接收相机反馈信息;根据相机曝光时序特点,用程序实现对相机的正常曝光控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地面传感器系统可以探测一定范围内的地面运动目标。工作模式是把采集到的信号发回接收站再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不能实时处理且反应时间较长。本文设计的地面传感器系统由DSP小系统、传感器调理及放大电路、异步串口通信电路、无线收发模块四部分组成。采用TMS320VC5509A作为处理芯片,利用CCS软件编写C语言程序,通过传感器采集目标信号,运用0PA4336将信号两级放大,再送入5509A的AD转换模块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以后,运行FLASH中的目标识别程序将信号分类,最后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识别的结果发送给决策者。  相似文献   

15.
导航计算机系统中CPLD配置软件串口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嵌入式导航计算机系统中CPLD器件软件更新需求,提出了通过串行方式基于DSP的CPLD软件更新方案,通过DSP的I/O口模拟CPLD的JTAG时序逻辑,将由串口接收到的CPLD配置信息文件,移入到其内部逻辑中,从而实现软件更新。分析研究了实现该方案需解决的硬件和软件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实现了提出的CPLD器件软件更新方案,并在实际的导航计算机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片机89C51的异步串行接口键盘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计算机异步串行接口键盘的特殊设计要求和工作原理,结合开发过程,讨论分析了89C51芯片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计算机串行接口键盘的硬件原理图及软件流程图。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串口的DSP软件下载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DSP为CPU的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中,常常需要对目标机软件进行升级更新,一般的方法是利用仿真器通过DSP上的JTAG端口对目标机软件进行调试后烧写,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常用在软件开发阶段。文中设计了一种利用计算机串口与目标机串口实现对DSP软件下载的方法,并且对软件下载过程和软件加载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设计说明。这种方法不需要仿真器和JTAG端口即可方便地实现目标机的软件下载更新。  相似文献   

18.
16位高速DSP增强型同步串行口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伟  唐玉兰  于宗光 《微电子学》2006,36(1):94-96,100
分析了一种16位高速DSP中增强型同步串口的帧格式及其接口和功能;详细讨论了同步串口的系统级和行为级的设计过程。利用Verilog,设计出同步串口的电路;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验,证明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陈海 《电声技术》2011,35(8):73-78
设计了一种基于STC12C5608单片机和VK3234芯片的异步串口扩展系统.对主串口进行串口扩展,扩出4个子串口,实现多路串口数据的复用数据传输,解决串口不足的问题.单片机程序采用Keil C51编写,修改移植极其方便.在实际应用中,该串口扩展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满足需求.由于采用了SPI接口方式的串口扩展技术,因此根...  相似文献   

20.
程涛 《电子质量》2012,(4):10-11
异步接收/同步发送数据适配器是PC机与受控终端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接口电路。为了实现信息传送,需要将从PC机串口发送来的串行异步信息转换为同步信息发送出去,该适配器可实现异步接收/串行发送,达到PC机控制受控终端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