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阮映琴  王杰 《上海电力》2004,17(1):25-27
基于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反馈线性化技术理论方法,提出了电力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控制的线性化设计。该控制方法可以同时满足发电机功角稳定和SVC节点处电压稳定控制两个目标。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可取得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变结构协调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及精确反馈线性化的不足,引入自抗扰控制技术设计了能同时改善电力系统功角稳定和电压动态特性的静止无功补偿(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变结构协调控制器。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动态补偿作用不仅使励磁控制与SVC控制实现解耦,而且使二者均能实现当地信号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非线性鲁棒变结构协调控制器能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动态稳定性。所设计的控制器对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发电机励磁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 var compensator,SVC)对远距离输电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为了提高系统在大扰动情况下的暂态稳定性,提出一种发电机励磁系统与SVC协调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发电机励磁与SVC系统的综合模型,将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化理论与线性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设计了发电机励磁与SVC系统的非线性最优协调控制规律。控制信号实现了本地化,避免了远距离的信号传输。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方法能同时改善系统的功角稳定性和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SVC与发电机励磁的非线性状态PI协调控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和不确定性,运用非线性状态比例积分(PI)解控制直接对其非线性不确定对象设计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该控制器避免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理论的非线性协调控制器由于数学模型的误差而影响控制器性能的缺点,所得的控制规律与系统运行点和网络结构完全无关。仿真计算表明,SVC与发电机励磁非线性状态PI协调控制器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励磁系统的鲁棒协调控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电力系统的强非线性不确定性,本文应用直接反馈线性化(DFL)和H∞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了一种静止无功补偿器与发电机励磁系统鲁棒协调控制规律,该控制器可以同时镇定发电机功角稳定和控制节点电压,仿真实例表明该协调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非线性励磁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思想应用于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得出了一套实用的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应用此方法和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具有一致性,且比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更加简单实用。仿真证明该文提出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比常规的AVR+PSS更能抑制系统的振荡,对增强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输入对状态反馈线性化的思想应用于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得出了一套实用的发电机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应用此方法和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的方法推导出的非线性控制规律具有一致性,且比基于微分几何理论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更加简单实用.仿真证明该文提出的非线性励磁控制器在系统发生大扰动时比常规的AVR+PSS更能抑制系统的振荡,对增强系统稳定性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文研究了含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首先将含SVC的多机电力系统转化为微分代数系统的耗散Hamiltonian结构,然后利用Hamiltonian函数方法设计了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和SVC的鲁棒分散协调控制器。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该控制器同时也是L2扰动衰减控制器(AVR)。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AVR/PSS励磁控制器和PID SVC控制器及发电机励磁与SVC的反馈线性化协调控制器相比较,本文提出的发电机与SVC L2鲁棒协调控制器能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和电压调节性能。  相似文献   

9.
发电机励磁与TCSC的非线性协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发电机励磁系统与可控串联补偿TCSC(thys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ompensation)装置的协调控制器。该方法从发电机励磁系统与TCSC模型出发,建立了含TCSC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四阶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利用非线性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将其非线性模型精确线性化。在线性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不确定性,采用滑模控制理论对发电机励磁系统与TCSC进行协调控制,通过指数趋近律和准滑动模态方法,最终获得了整个系统的滑模协调控制规律。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协调控制方法对电力系统的扰动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微分反馈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微分几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简明、更适合工程用的面向多输入系统的微分反馈补偿物理精确线性化方法,解决了电力系统控制设计中的强非线性问题及鲁棒性问题,并据此推导了双轴励磁同步发电机的微分反馈非线性最优励磁控制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式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提高暂态稳定的励磁与FACTS协调策略设计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24  
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ACTS)元件及发电机励磁系统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该文针对单机远距离与电网互联系统,提出采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策略协调设计发电机励磁、可控串补(TCS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C),从而提高首摆稳定性及快速阻尼后续振荡。所提协调方案是基于TCSC在故障期间闭锁时,SVC作为TCSC的辅助控制手段,当故障清除后,立即投入TCSC,从而使TCSC、SVC与发电机励磁同时贡献于暂态稳定性。在整个过程中,采用非线性最优变目标控制策略来协调所有控制器,即在暂态稳定第一摆及后续动态过程中预先设定两个目标:其一是励磁与FACTS输出最大,从而保证系统最大的暂态稳定域;其二是当发电机滑差接近于零时,控制器以阻尼功率振荡为目标,以使系统迅速恢复至稳态。最后采用NETOMAC仿真软件在我国阳城—淮阴输电工程中进行了仿真,并与常规PID控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多机系统中励磁与SVC的协调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基于结构保持模型的多机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将连接与阻尼分配?无源控制方法进行从常微分方程到微分代数方程的拓展,求解一类仿射非线性微分代数系统的调节问题。并用所提方法设计多机系统中的发电机励磁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协调控制器,不再拘泥于单机系统的协调控制研究。该方法充分利用整个系统的物理结构,通过引入电气与机械动态之间的耦合项进行能量整形,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仿真结果说明了协调控制器在阻尼振荡和增强电压稳定性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赵虎  杨伟  赵猛 《电气技术》2010,(3):33-37
发电机励磁系统与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采用模糊控制的思想,对发电机励磁和静止无功发生器SVC同时进行协调控制和调节。该方法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将发电机励磁与SVC的协调控制策略转化为模糊规则的形式,从而实现了对多机系统的模糊控制。通过Matlab软件对三机系统进行数值仿真表明,与常规的AVR/PSS励磁控制器和PIDSVC控制器相比,以Δω、Δω为输入变量的模糊控制能更加有效的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同时也说明了协调控制在阻尼振荡和增强电压稳定性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The concept and impact of using a dedicated, current-based static VAR compensator (SVC) located at a generator bus to produce any required reactive power is examined. When relieved of the burden of reactive power production, the generator can then operate with an increased average power production capability. Counter argument to this proposed simple concept of unity power factor (PF) operation of a generator is the concern over potentially reduced stability margin that the generator faces when exposed to a disturbance. The major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a novel control scheme for the SVC that configures the device to function as an energy source and sink during a transient stability contingency. The control objective is to maintain the generator energy conversion constant so that rotor mechanical oscillation is practically eliminated.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e proposed control method.  相似文献   

15.
SVC与桨距角控制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2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暂态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风电机组之一,由于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文中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中建立了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模型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模型,通过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异步机风电场与电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入风电地区电网发生三相短路的大扰动故障时,SVC能够有效地帮助恒速风电机组在故障后恢复电压,提高输出的电磁功率,桨距角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恒速风电机组的输入机械功率,以上2种措施能够避免风电机组机械与电磁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异步发电机超速及电压失稳;采用SVC及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能够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确保风电机组连续运行及电网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优变目标策略的励磁系统与SVC协调控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邹强  李兴源 《电网技术》2006,30(10):24-28
发电机励磁系统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文章基于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建立了包括状态变量发电机机端电压在内的状态空间方程,提出了一种最优变目标控制(OVAC)策略,根据励磁系统和SVC不同的控制目标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从而协调控制这两种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时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并能提高系统阻尼,抑制振荡,同时改善系统的功角和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暂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微分代数方程组,并提出了应对暂态电压稳定问题的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体系下二级电压紧急控制与切负荷协调控制策略。该协调控制策略把低压切负荷作为与AVC体系下二级电压紧急控制并行的一种控制手段,在这种协调控制的过程中优先考虑采用二级电压紧急控制,当计算发现仅依靠二级电压紧急控制不能使系统保持暂态电压稳定的时候再采用切负荷控制。在PSAT仿真环境下建立了含AVC体系下二级电压紧急控制和切负荷控制的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仿真模型,对广东电网748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外部观测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实时预测和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外部观测的思想,本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暂态稳定紧急控制的原理和算法。本所提出的方法简单,概念清楚,只需采集少量电磁功率,不需预先知道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参数,能准确反映系统的真实运行情况。通过对两个实际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预测和控制结果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改善异步机风电场电压稳定性的措施。基于普通异步风机的恒速风电机组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风电机组,其发出有功功率的同时吸收无功功率,会导致接入风电地区电网的电压稳定性降低。采用在风电场升压站加装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的方法,控制并网点的电压水平,重点研究在不同风速和负荷下,如何确定SVC的补偿量问题。文中对风电场节点的处理较准确地反映了其无功和电压特性。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法相结合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采用模拟退火进行个体更新,以增加群体的多样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以某实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为例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