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彭伟  张奇峰 《新食品》2012,(15):68-73
在白酒行业内素有“东不入皖,西不入川”的共识,究其原因,“西不入川”是在于川酒数量众多且品牌强大,市场空间十分狭小,除商超等少数渠道外,外来品牌几乎无法进入;而“东不入皖”则是因为外来品牌慑于徽酒地产品牌强大的终端拦截术和花样百出的营销手段,即便是在全国市场上所向披靡的川酒,在安徽白酒版图上也是弃重就轻。  相似文献   

2.
和悦 《新食品》2011,(7):110-110
当今白酒市场竞争激烈,众品牌想突出重围,除了需要极具差异化的营销手段外,最好有老名酒品牌作为基础。然而许多老牌名酒已经没有了昔日风范,开始向二、三线滑落,这也造成经销商对少数的畅销名酒趋之若鹜的现象。那么,市场上还有没被挖掘的“老名酒金矿”吗?  相似文献   

3.
杨志琴 《酿酒科技》2005,(9):107-108
在全国白酒“板块”中,要数川、皖两家最“红”。川酒以“六朵金花”为首,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优异质量,多年来一直雄霸市场;而皖酒则采取“疯狂”的市场营销掠夺,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深度开掘,实现产品“火红”的市场占有率。当今的白酒市场竞争,仅靠单一的优势竞争是不现实的,必须整合各种竞争优势因素来提高竞争能力,才能取得全面的、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4.
杨志琴 《酿酒》2005,32(1):106-106
将现代管理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铸就消费者心中的名牌,传统名酒品牌“衡水老白干”日前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作为河北省首家获此殊荣的白酒品牌,它标志着“衡水老白干”已完成从“历史名酒品牌”到“中国驰名商标”的划时代蜕变。  相似文献   

5.
佚名 《新食品》2010,(9):136-137
在行业趋势已然明确未来中国白酒中高端档位将占据主流的市场预测之下,一浪高似一浪的企业发展浪潮使这个本就不平静的传统行当显得更加波涛汹涌。基于更多传统品牌的变革和创新,新的中高端品牌不断涌现并成长,川、黔白酒品牌长期领跑中高端市场的局面将被打破,区域强势名酒将对市场产生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区域名酒的持续崛起。处于黄淮名酒带的苏鲁豫皖四省白酒峰会越开越有感觉。从2004年的首届峰会至今,从最初的少数企业聚会到今天的大规模联盟.苏鲁豫皖白酒峰会已经走出了口水战的包围圈.真正在制造板块背书和日益频繁的交流互助中,共同进步。这对于习惯以板块和产地划分的中国白酒行业来说,四省白酒逐步趋同的认知默契给川酒、[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冯柯桦 《新食品》2012,(19):108-109
2011年,二线名酒和区域强势品牌在全国迅速崛起,河南市场成为中国白酒行业最值得关注的板块之一。在此背景下,资本介入、省外品牌的强势入侵以及本土品牌的快速觉醒.成为影响白酒市场变局的三股关键力量,正是这三股力量进入河南濮阳市场,使得濮阳更为“兵荒马乱”。在提到省外扩张和全国布局时,河南是提及率最高的市场,而在省外品牌入侵的刺激下,本土品牌也开始逐渐觉醒,  相似文献   

8.
胡侃  李志明 《酿酒》2007,34(6):102-10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条河流产一方美酒.同处黄淮流域的苏鲁豫皖四省自古多美酒,一些历史名酒不仅问鼎中原,而且享誉神州、驰名中外.在举国上下欢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喜庆时刻,来自苏鲁豫皖四省的白酒(酿酒)协会领导、国内权威专家、部分白酒国家评委及近30家白酒骨干企业负责人于10月16日至10月19齐聚古井,就促进白酒业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白酒板块,适应市场多元化要求进行研讨交流,这标志着四省白酒企业将在和谐的氛围中,进一步助推打造黄淮名酒板块.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上来看,苏鲁豫皖一直是中国白酒生产和消费的主力区。四省的白酒生产能力一直位居行业前五位,只有川酒能抢占其中一席。随着经济蓬勃发展,四省的白酒消费能力和消费量也一直位居前列。在白酒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的市场较量中,苏鲁豫皖白酒板块是唯一能与川酒分庭抗礼的一支集团军。  相似文献   

10.
王科 《新食品》2008,(15):26-27
顶着老十七大名酒的光环.还有酱香三大品牌“茅武郎”口碑的武陵.在大浪淘沙的白酒市场洗礼下.眼观茅台成为高端白酒市场的领头人物.郎酒也成为名酒回归中发力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而自己却退守潇湘一隅,除了在常德地区保持一定的销量之外.名酒的光环早已淡去。  相似文献   

11.
龙晓敏 《新食品》2013,(13):138-138
今年以来,高端白酒受压,名酒价格不断下滑让不少名酒经销商对白酒市场失去了信心。甚至出现了名酒经销商转行的现象。然而,记者5月见到河南九州国酒行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文的时候。他不仅没有担心自己代理的五粮液卖不出去,反而在招商会上创下了单日1300多万元的合同订单。蒋文表示:“未来必定还是名酒品牌的市场。只有名酒的生命力存在,其他二三线品牌的产品才能长存,只有高端产品实现动销,才会有腰部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2.
冯孝新 《新食品》2012,(14):43-43
“限高”、“双公开”之后,外界更多地把目光聚焦于这些政策对白酒企业的影响。行业媒体也在一直重点关注着这些政策对上游企业的影Ⅱ向,或者是这些政策之后某些品牌在市场上的变化是怎么样的。但是我们貌似忽略了这些政策之后,在企业采取行动以及社会监督力量的影响之下,所谓的“名烟名酒店”面临着怎样的未知危险。而事实是,名烟名酒店在这次风波中是遭受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已经走在了危险边缘。  相似文献   

13.
傅子宴 《新食品》2005,(13):48-48
蚌埠白酒市场一直是皖酒的天下,当地太大小小的皖酒品牌占据了白酒市场80%以上的份额,无论在营销手法、促销力度上,皖酒凌厉的攻势都让川酒心存顾忌。因此,安徽白酒界流传着这样一个定律:“川酒不进皖,皖酒不入川。”  相似文献   

14.
穆峰 《中国酒》2010,(2):56-57
进入2010年以来.茅台、五粮液等名酒相继调高了出厂价格,很多酒厂也“被迫涨价”。但市场却出现了异样的反应,五粮液等高端酒价格的提升.非但没有影响市场销售量.反而出现“越涨越好卖“的态势,部分品牌甚至脱销。其实,连续6年.中国的白酒都一直在不断涨价.部分名酒的价格甚至已经翻了两番。这似乎不符合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15.
莫尔佳 《新食品》2014,(18):70-75
白酒“黄金十年”结束,中国高端白酒市场呈现一片愁云惨淡之状一一而其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当属以“茅、五”为代表的一线名酒:随着这一形势的持续,各大名酒企业纷纷开始放下身段,掀起“亲民潮”:茅台汉酱、仁酒降价,五粮液推出头曲、特曲……一时间,一线名酒纷纷进攻腰部价位市场,力争抢占各区域品牌的市场份额.然而一年多过去,  相似文献   

16.
张健 《新食品》2011,(11):66-67
目前,在安徽高档白酒市场上,除传统强势名酒“茅、五、剑”外.水井坊、国窖1573等白酒新秀都有涉足,省内区域强势品牌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纷纷推出年份酒系列,如高炉家和谐年份酒、古井年份原浆26年等,致使高档白酒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17.
吴冕 《新食品》2005,(8):24-24
市场将进一步向名酒集中,这是“中国白酒未来五年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业内人士的共识。而在向名酒集中的过程中,除了现有的十七大老名酒,实质上还包含着另外一个命题,那就是“新生代名酒”也将成为聚合中心。  相似文献   

18.
"9"论中国白酒金三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老的天府之国,悠久的巴蜀文化,孕育了闻名天下的川酒文明,长江中上游成为中国名优白酒的核心腹地,由此以泸州、遵义、宜宾为顶点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应运而生,三地山水相连,得天独厚的酿造条件,造就了以泸州老窖、郎酒、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等为代表的中国名酒。中国白酒金三角,为白酒产业集群发展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流鸿 《新食品》2012,(16):166-166
“六十年一甲子!”,自1952年中国第一届名酒评选,诞生了四大名酒品牌之后。中国白酒60年的变化,可以说风起云涌、跌宕生姿。而作为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更是凭借三千年无断代传承的极致技艺和“以人为本”、以“品牌为核心”的市场运作思路,在全国名酒品牌中,  相似文献   

20.
刘彬 《新食品》2009,(24):39-40
2009年,当全国名酒区域落地的红箭头与二线名酒全国拓展的篮箭头在区域市场相撞,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成为全国品牌与二线名酒的角斗场,无论谁胜谁负,都将会影响白酒市场的格局; 2009年,资本的一系列动作,搅动白酒市场,并让行业发展进入另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