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技术能够解决公网IP地址紧缺的问题,确保网络安全,但也阻隔了不同子网内peer之间的直接通信.文章介绍了基于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UDP Hole Punching技术实现NAT的穿越,并提出在完全P2P环境下内网中的P2P节点加入P2P网络并实现了NAT穿透的Friend Select Node(FSN)模型.  相似文献   

2.
该文根据NAT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分类及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网络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AT设备对P2P通信的影响,最后实现利用C#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UDP穿越技术的P2P聊天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3.
王晨阳 《福建电脑》2009,25(10):50-51
本文分析了NAT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对P2P网络应用的影响,提出通过在Internet上部署一台注册服务器,利用UDP穿越NAT实现P2P网络中双向对等通讯的解决方案;同时,提出通过NAT之后的主机定时向服务器发送保持映射的UDP消息,解决了NAT中动态地址映射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4.
余以胜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28-30,68
P2P网络基于互联网,在网络电话、在线游戏、多媒体通信、即时消息、文件和工作空间共享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这促进了健壮、可靠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技术的需求。讨论当前P2P网络中NAT穿越技术及面临的挑战;对检测NAT进行分类并讨论UDP和TCP穿越技术;分析中继、反向连接和打洞等方法;最后简单介绍测试平台的开发,用来评估NAT穿越技术,并且在P2P网构建时给出适合的配置。  相似文献   

5.
混合式P2P网络UDP下NAT穿越方案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P2P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给用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P2P充分利用了网络带宽,大大提高了带宽的利用率。NAT技术的广泛应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公共IP地址不足的问题,却对P2P的深入应用造成障碍,基于P2P的NAT穿越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的热点议题。该方案根据混合式P2P网络中特殊结构的特点,借鉴skype的成功经验,改进超级节点UDP下NAT穿越的设计,利用超级节记录用户信息帮助P2P应用实现非对称NAT的穿越,利用超级节点中继来解决P2P下对称NAT的穿越,最终实现P2P的正常通信。  相似文献   

6.
跨越NAT的P2P应用UDP通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于Interne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NAT之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够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越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的问题。本文在介绍了NAT基本原理和NAT对P2P应用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客户端位于同一个NAT的后面、客户端位于不同的NAT的后面和客户瑞位于多级NAT的后面这三种情况下.P2P软件跨越NAT的UDP通讯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下,通过服务器转发数据浪费带宽,效率低的缺点,本文提出了利用UDP实现P2P网络穿越NAT的即时通讯技术,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中基于intemet的P2P网络技术和NAT基本原理,给出一个用局域网模拟公网的P2P聊天实例.验证利用UDP实现P2P实现网络穿越NAT通讯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NAT穿越技术的P2P通信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徐向阳  韦昌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7):1559-1561,1603
分析了广泛存在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设备对P2P(peer-to-peer)通信的影响,阐述了反向连接技术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打洞技术等NAT穿越技术,基于这些技术提出了一套P2P通信方案并予以实现,使得位于NAT之后的主机可以在中间服务器的协助下穿越NAT建立起P2P通信会话并在此后直接进行P2P通信.最后,对NAT穿越技术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罗勇 《福建电脑》2008,24(6):79-80
当前IPv6尚末全面实施,Internet依然采用32位的IPv4地址。由于IPv4提供的公网IP地址已接近枯竭,导致NAT技术在Internet上广泛应用,而NAT技术的应用给P2P通信带来了障碍。本文试图理清这些问题,并且着重讨论P2P网络中基于UDP穿透NAT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 VOIP 领域中,网络地址转换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由于用户无法得到全局有效的 IP 地址,使得端到端(peer-to-peer)的通信困难重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 ICE、UPnP 甚至配置 IPV6.在分析了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 NAT 穿越技术-hole-punching,该方式一般适用于 UDP 通信,进一步把它扩展到 TCP,详细描述了使用TCP 穿越 NAT 的细节,TCP 连接具备很多优点,存防火墙禁止任何 UDP 数据包时,这种方法成为解决 NAT 问题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广泛使用的NAT穿越方案STUN方法无法穿越对称型NAT,设计改进STUN方案以克服STUN无法穿越对称型NAT的缺陷,从而实现穿越双对称型NAT的目标.新方案保持STUN方式无须改动现有的NAT设备、协议简单等优点,并尽量避免目前TURN、ICE穿越对称型NAT方案延迟和丢包的问题,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提高信息安全性需要使用对称型NAT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P2P技术的发展,很多P2P软件采用了新的技术改善局域网用户的传输质量,导致P2P数据传输中出现了新的特征。针对STUN协议,在多元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的P2P流量识别算法。首先介绍了STUN协议建立会话的消息格式,并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NAT建立地址映射的过程。算法采用多元组描述会话,建立二叉树结构对收发的数据包依次进行分析,识别P2P会话,最后以哈希表存储会话状态。在Linux环境下,以迅雷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算法可以很好地识别P2P数据流。  相似文献   

13.
尹冀波 《微处理机》2007,28(3):41-42,46
根据RFC3261、RFC3489的参考文档,设计了基于SIP技术、遵循开放协议标准的即时通信系统,并且进行相应的SIP用户代理、SIP代理服务器和STUN功能模块的开发,并且在公网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4.
目前众多的P2P软件都采用TCP/UDP协议的穿透,其中穿透的方式ALG、MIDCOM、STUN、TURN、FullProxy等。该文针对这些协议的各种穿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基于UDT传输协议的NAT穿透。它能够使P2P软件在穿透中实现可靠连接和动态设置QoS。通过在本公司自主开发的P2P平台[1]中的应用可以发现UDT穿透可以在数据传输中充分的利用有限的带宽。  相似文献   

15.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the Internet, with hosts behind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 boxes, causes well-known problems for P2P applications. There are several proposals, e.g., STUN, UPnP, MIDCOM, TURN among others, to enable P2P UDP communication for nodes behind NAT boxes, but each technique offers a partial solution that works in special limited cases and fails in other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framework based on the use of IPv4+4 addresses and the standard IPv4 Loose Source Record Route (LSRR) option that offers a complete solution to the secure seamless P2P UDP communication problem. Our proposal requires no changes whatsoever to end-host protocol stacks and Internet routers. The only requirement is a simple upgrade of border routers with a new LSRR-based packet forwarding algorithm for the P2P UDP traffic. We detail our implementation of a Linux-based border router that runs the proposed forwarding algorithm, and describe how applications requiring P2P UDP communication such as Voice over IP (VoIP) using SIP can benefit from our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6.
基于P2P的语言IP穿越网络地址转换和防火墙的统一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P2P网络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语言IP(Voice over IP,VoIP)穿越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和防火墙的统一模型。该模型利用分布式P2P网络的二层拓扑结构,通过最优路径建立算法(Optimal Path Establishment Algorithm,OPEA)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组织会话建立过程,使之能在各种情况下对NAT和防火墙的穿透问题提供最优解。与STUN等单一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健壮性。通过建立原型系统,在校园网环境中进行了模拟测试,证实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以及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韩风  施寅 《微机发展》2006,16(5):163-165
要让私有IP地址的用户通过SIP等协议进行会话,就必须使SIP信令和媒体流穿越NAT/防火墙。STUN,ICE等现有协议只能应用于UDP,不能用在有防火墙限制以及只能TCP连接的环境下。文中在研究了http协议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如:Post,然后借鉴并结合了TURN协议的一些控制方法,提出了SIP phone中用http隧道穿越NAT/防火墙的方案,并且详细叙述了SIP phone注册、呼叫过程。该方法在防火墙受限制端口或者UDP连接的网络环境下,使用户仍然可以进行正常通信,弥补了在现实环境中STUN,ICE协议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TURN协议是一种穿越对称NAT的技术。以RFC3489技术为基础,对TURN协议草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简化了草案中存放动态分配地址的地址映射表结构,设计了TURN技术的工作方式和应用模型。然后,借鉴了STUN方式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TURN服务器原型系统,解决了SIP UA在STUN等方式下不能穿越对称性NAT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内容服务提供商提出离线下载的缓存服务解决方案,旨在大幅度提升对等(Peer-to-Peer,P2P)文件传输性能,解决长期以来由拓扑失配所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而实现缓存服务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对P2P协议的分析。针对在南美区域较为流行的ARES协议展开技术研究。首先采用小波支持向量机模型将ARES P2P协议报文从抓取到的网络报文中进行分离,然后综合各类逆向协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出完整的ARES P2P协议报文格式和报文发送时序。最后,通过ARES离线下载实验验证ARES P2P协议分析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结构化P2P网络上可靠的基于内容路由协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锦岭  金蓓弘  李京 《软件学报》2006,17(5):1107-1114
在结构化P2P网络上构建基于内容的发布/订阅系统,可以很好地支持大规模、高度动态的分布式应用.然而,现有的基于内容的路由协议在P2P网络上只能提供弱的可靠性保证.根据结构化P2P网络的路由协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内容的路由协议--基于编码区间的路由(identifier range based routing,简称IRBR)协议.IRBR协议具有良好的容错性,只要事件的发布者与订阅者之间在P2P网络中是可达的,则订阅者一定能够收到它所订阅的事件,且只收到一次.同时,该协议也比现有的协议具有更高的事件路由效率.在Pastry上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模拟实验表明了该协议的效率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