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太赫兹通信相关器件的总结和相关信道特性的分析,调研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实验的结果,对重点实验结果做了着重描述,总结出了未来室内无线通信可能的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太赫兹波段是介于毫米波与远红外的电磁辐射频段。室内无线局域网的高数据率传输要求通信系统运行于更高的频率以获得更大的带宽。太赫兹频率范围未受军事管制,可实现Gbit/s数据率,并且太赫兹频域不像光频受环境噪声干扰那么严重。全固态室温太赫兹器件的研究为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奠定了基础。已探明适于未来太赫兹室内通信系统运行的大气窗口。基于飞秒激光门控光导天线的太赫兹通信链路实现了太赫兹波载波音频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相似文献   

2.
《新电脑》2013,(10):40-45
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和他的搭档弗莱明公开演示远距离无线通信,马可尼在伦敦皇家学院向300英里外等待的弗莱明发送摩尔斯电码,试图证明无线通信是安全可靠的。马可尼曾夸口无线通信所发送的信息完全保密,不用担心被劫持。然而,发明家内维尔·马斯基林摧毁了这一安全错觉,他对于马可尼获得的无线电通信专利可能会导致自己的生意受到威胁而愤愤不平,为此他证明了仅凭一个简单的发射器即可控制马可尼用于演示的设备,并直接向对方发送带有侮辱性的摩尔斯电码信息“Rats”。  相似文献   

3.
1901年,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时.人们或许并未意识到百年后移动通信会如此辉煌。那个曾设在英国康沃尔郡的普尔度的音响火花式电报机.仗仅发射了“SOS”呼救信号的第一个字母.但已经充分证明远距离无线通信的巨大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也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对对于无线通信新技术领域里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无线局域网、宽带无线接入以及移动通信等技术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何异同点?为此,我们从本期起邀请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著名专家和学者,针对这些技术概念作一介绍,并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移动通信系统诞生于本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以美国的AMPS系统和英国的TACS系统为代表的窄带模拟通信系统。80年代末,以欧洲的GSM系统和美国的IS-95系统为代表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迅速崛起,在容量和功能上都比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有很大的提高,但其仍属于窄带系统,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猛增和用户对宽带业务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为了满足21世纪移动通信的发展需求,国际电联正在积极规划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有关的候选技术。本文将简要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并介绍…  相似文献   

6.
况君 《网友世界》2014,(19):44-45
移动互联网是指在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背景下,Internet和移动通信网络互相结合的产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持移动设备的应用成为了提供信息化智能服务的重要方向,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远程监控,有着广阔的研究价值。以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为平台的无线抓拍技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一套完善的移动互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可在交通监控,校园监控,大型厂区和公共场所监控,工程施工和监理,居家安全上有广泛应用。为此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抓拍系统。  相似文献   

7.
无线局域网是率先打入市场的短距离无线通信产品,已经令移动通信运营商感到不安,那么,这种无线局域到底采用的是什么技术,它与移动通信、3G所描述的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8.
电力行业信息化.如果从六十年代初计算机应用算起,已有40多年的历史。 这四十年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电力企业计算机应用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电力计算机技术主要应用在:电力实验数字计算、工程设计与计算.科研计算、发电厂设备自动监测、变电站所自动监测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2009年4月,安捷伦科技公司(NYSE:A)日前在2009年美国无线通信展(CTIA)上展出了面向移动通信市场的全套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安捷伦测试解决方案使研发、制造、部署和维护等部门的工程师能够更好的开发和提供创新的产品,从而满足快速发展、成本竞争异常激烈的移动通信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公众移动通信持续快速增长、移动通信网络向3G全面演进的同时,WLAN、UWB、Zig—Bee、RFID等新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相继涌现,并不断走向成熟,无线通信产业发展呈现多样化的新格局。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的逐步演进,3G与各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短距离无线技术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这将为未来移动行业应用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Ad hoc网是多跳的、临时性自组织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它不依赖预设的网络设施,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组网,与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存在很大区别。文章介绍了Ad hoc网络的特点和体系结构,并从网络结构。网络应用等角度详细分析和比较了Ad hoc网络与传统固定网络、蜂窝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Ad hoc网络无需架设基础设施,可临时快速组网的特点,在军事与民用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太赫兹技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其电磁波段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太赫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介绍了太赫兹波的独特性质,太赫兹产生和检测的方法,概述了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反恐安检、无损探测、天文大气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和进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人们疯狂地迷恋上了无线技术。以前被认为将永远受电缆和连线束缚的电子通信突然摆脱了束缚,而且看起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根深蒂固的垄断将被打破,新的无线时代所带来的亲密接触不仅会改变商业活动,而且将改变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传感器、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在宽带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在仓储物流、智能电网、公共安防、智能楼宇等领域,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视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作为连接感知网络与传统通信网络/互联网的桥梁,物联网网关在物联网...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3G通信的覆盖与切换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新华  朱铨  邹复民 《计算机应用》2012,32(9):2385-2390
针对高速铁路环境特点及其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影响进行了综合探讨,重点分析了国内三大主流3G通信标准的技术特点及其在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建设方面所遇到的无线网络覆盖和快速切换关键技术问题,归纳总结了我国各主要高速列车部署3G通信网络的车体损耗、最小切换区和建网策略等优化方案,同时展望了高速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长期演进(LTE)为高速铁路的高速率、大流量应用服务的承载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我国需要大力加强TD-LTE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无线移动通信传输性能的改进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6.
1.引言 90年代以来,以蜂窝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从原来的模拟无线电台、第一代模拟无线电话发展到第二代数字式蜂窝电话、数字式寻呼设备,再到即将进入市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以及正在酝酿之中的4G,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对象进行通信的愿望正在成为现实。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们不满足于仅仅通过无线网络传送语音,还想无线传送数据信息,实现“移动计算”的梦想。而要想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移动计算”,不但要  相似文献   

17.
移动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移动M2M门户网站消息,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在历次的技术变革中,都准确把握了技术方向,在适当的时机引入了适当的技术,保证了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在未来的20年里,移动/无线技术还将向何处发展,我们又面临哪些机遇呢?当前,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同时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技术竞争加剧,未来的移动/无线通信将呈现网络日趋融合、多种接入技术综合应用、新业务不断推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移动应用系统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了起来,但另一方面,GPRS平台本身的安全漏洞也给各种应用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移动通信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提出了一种GPRS接入方案,并且针对信息安全问题,综合运用VPN、动态密码技术、访问认证和开发应用安全等技术手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实践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了第四代移动通信时代,这标志着我国的移动通信已经正式进入了4G时代,本文主要在介绍宽带无线通信的基础之上,对宽带无线通信在军事上的应用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继移动通信之后,智能家居在近两年来迅速窜红。但随着智能设备、无线传输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在物联网时代下,业界对于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目前智能家居控制的市场需求,笔者拟以蓝牙4.0技术为基础,并利用CC2540芯片构建一个简单的低成本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为家居智能化技术研究及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普及做出微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