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休后,原本儒雅的爸爸动不动就发脾气,朋友笑着说:“他呀,恐怕是得了退休综合征.” 哥哥征求爸爸的意见,问他想做点什么.爸爸盯着哥哥看了三分钟,说:“给我买台电脑吧.”哥哥把自己八成新的笔记本电脑拿回家,爸爸高兴得像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妈妈,前几年流行一个段子,说新妈妈的标准是“下得了菜场,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蛋糕,讲得了故事;教得了奥数,讲得了语法;改得了作文,做得了小报……挣得了学费,付得了消费”.众多妈妈们一对照,纷纷自叹不如.其实这类标准不少,如新时代女性标准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不仅如此,新时代男性也有标准,即“睡得了地板,住得了走廊;跪得起主板,补得了衣裳;吃得下剩饭,付得起药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空房”.似乎这年头,没个技能傍身,简直不能够称为新时代的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3.
陈勇 《四川烹饪》2009,(12):97-97
当笔者进到成都老厨子酒楼的厨房找到陈勇师傅时.见他正在给下属包扎手上的伤口。笔者笑着问他:“这种事还需要你亲自动手吗?做厨师的有几个没被刀伤过?”他听到我说的,也只是憨厚地笑着回答道:“都是些小兄弟,关心他们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4.
窦明敏  邵文博 《美食》2015,(3):66-71
视角viewing葛争争:真知味90后新生代厨师91年的葛争争是南京真知味迈皋桥店的一名年轻厨师。葛争争15岁便离开老家安徽宿州来到南京打工,他希望自己可以像做厨师的父亲一样,在南京找到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经过熟人的引荐他来到了真知味。虽然父亲是厨师,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依靠家人,即使是学艺也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而不是一味的仰仗父亲。来到真知味,遇见自己的第一个师父,葛争争第一次了解到当一名厨师的艰辛。虽然以前常跟着父亲耳濡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专业摄影师到月亮湾来采风,都会提前给我打电话,询问拍照的最佳时间.来了之后,他们就叫我做模特,点缀画面,有很多照片都获奖了呢.”江西省婺源县秋口镇外俞村的村民俞树清说起这些时,黝黑的脸庞泛出自豪的笑容.这个45岁的乡村大叔身材瘦小、相貌平平,平日里做小工,似乎和模特没一毛钱关系.但他是月亮湾唯一的模特,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块活招牌!农村小工怎样走上了模特之路?他经历了什么样的故事? 兄弟起哄:够聪明就学撒网 2003年冬天,在浙江杭州打了10年工的小伙俞树清喜从天降——妻子李凤莲生了个大胖小子.  相似文献   

6.
艾广富生于1939年,从1953年在北京西单一家饭铺当学徒算起来,入行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如今,年过古稀的老艾依旧活跃于烹饪界和传媒界,当顾问、写作、出书、接受电视台采访,甚至还像80后一样开通了自己的新浪博客“美食之拍案惊奇”,网名“大厨老艾”,点击率还不低呢。在他的博客首页,赫然写着艾广富的职业格言:“孝顺”是厨师的一种境界,他的名片上也写着“孝顺的厨师”。艾广富说,要解释什么是“孝顺的厨师”,还要从他的三位师傅说起。  相似文献   

7.
马骏驰同志祖籍辽宁省营口市,今年四十岁.现任营口市九龙园餐厅经理.一九六二年,十七岁的马骏驰从初中毕业即投师厨门,从事烹调已有二十四个春秋.在学艺过程中,勤学苦练,几年后便独立执厨.一九八一年被辽宁省商业厅任一级厨师,一九八四年被省政府授予特三级厨师称号.马师傅以烹制海鲜佳肴见长,他烹制的“燕翅席”、“海参席”等均具特色.他烹艺精湛,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九龙宴” 的问世就是证明.  相似文献   

8.
川菜厨师常说的“耍起”,就是指没有可做的事情,也包括失业.在餐饮行业里,厨师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失业,或者是突如其来地请你去上岗就业,可以说当今厨师的“失业率”和“再就业率”,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 厨师失业的现状 在完全市场化的餐饮行业内,恐怕没几个厨师能在一家餐饮企业干到10年以上.我认识的一个厨师,一年中加起来才上了9个月的班,可是他在这9个月的时间里,却一共换了17个工作单位,称得上是一个上岗下岗的高手.  相似文献   

9.
厨人厨事     
《中国烹饪》2012,(9):126-126
武汉六旬厨师耍文艺范儿 60岁的王华林是个身怀绝技的厨师,他能蒙着眼睛切土豆,土豆细得竟然能穿针。除了擅长厨艺外,他还精通文艺——唱起楚剧、湖北大鼓,那叫一个“溜耍”:介绍起武汉的民俗文化,更是“扎实”。1981年,他经人介绍在湖北电影制片厂《三峡情诗》剧组当了10个月厨师,做饭之余,在大山里呆着无聊,王华林不仅过了一把戏瘾,在电影里演了游客、路人等跑龙套的角色,还练会了蒙眼切土豆的绝活。  相似文献   

10.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有所建树的厨师不是好厨师.北京梧桐俱乐部美食创意总监余梅胜京是一个有所建树的好厨师,公不仅创办了品位工作室,还把创意融合做的有声有色,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他在开拓创新的路上找准了位子,做好了成绩.  相似文献   

11.
桃花香扇是沈阳特二级厨师刘国栋的创新名肴,已被拍入“沈阳名菜”纪录片中.要介绍“桃花香扇”,不能不先说说老厨师刘国栋.刘师傅是沈阳园路餐厅副经理,他从十六岁开始入厨门,已从事烹饪生涯四十余年.长期实践,勤奋学习,使刘师  相似文献   

12.
《中国烹饪》2013,(12):40-41
余勇浪生于1985年,却已拥有13年的从业经历。他的厨师生涯从16岁那年暑假去饭店打工开始,此后他做过3年粤菜、5年川莱,后来又自学了西餐,从一名普通的厨师成长为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从履历表上看,他的职业发展之路走得颇为顺利,那为何要从酒店跳出来、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呢?  相似文献   

13.
刘瑞琪是江苏南京市旅游系统特级厨师,现年43岁,现任南京饭店厨师长.1964年步入厨师生涯,先期在南京六华春菜馆拜著名厨师胡长龄、屠文元学艺,从老前辈那里博采众长,从而打下了坚实的烹饪技术基础,继而到全国许多地方学习,兼容并蓄,吸收了各地烹饪流派的精华.刘师傅对京苏菜中的炖、焖、烤、炒、贴等烹饪方法有较深的造诣.他制作的“京葱扒鸭”、“火(足童)鱼翅”、“锅贴干贝”、“清蒸鲥鱼”等菜肴,独具特色,深得中外宾客的青睐.下面介绍他的几个拿手菜,以便同业交流,互相学习.  相似文献   

14.
某王爷手下有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拿手好菜是烤鸭,深受王爷府里的人喜爱,尤其是王爷,更是倍加赏识。不过这个王爷从来没有给予过厨师任何鼓励,使得厨师整天闷闷不乐。又一天,王爷有客从远方来,在家设宴招待贵宾,点了数道菜,其中一道是王爷最喜欢吃的烤鸭。厨师奉命行事,然而,当王爷挟了一鸭腿给客人时,却找不到另一条鸭腿,他便问身后的厨师说:“另一条鸭腿哪里去了?”厨师说:“禀王爷,我们府里养的鸭子都只有一条腿”王爷感到诧异,但碍于客人在场,不便问个究竟。饭后,王爷便跟着厨师到鸭笼去查个究竟。时值夜晚,鸭子正在睡觉。每只鸭子都只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烹饪》2012,(7):126-126
近日,湖南长沙县青山铺的厨师杨刚翔的公司正式揭牌,“刚翔农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农村聚餐服务公司。老杨今年40岁,他办公司就是:“想赚钱,想赚更多的钱。”他的想法是,公司成立后,主要业务是接办农村红白喜事,以及一些农家乐里的团体聚餐、旅游家宴等。像老杨这样的乡村厨师,青山铺镇大约有12个流动班子。老杨这次办公司后,就把大家组织起来当公司的员工。按照老杨公司的运作模式,将“市场”按照属地相邻原则将7个村和1个社区分为A、B、C三个服务片区,每个片区由1个领衔厨师和三个跟班厨师负责。  相似文献   

16.
穷吃四季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在华北农村的我,可以说是赶上了好时光———从小没有挨过饿,文革也没留下什么印象。因此我们这一代被上辈人称为“幸福的一代”。而我文章标题里之所以用了一个“穷”字,那是因为我们这些平原上的农民素有勤俭持家的传统,在吃穿上从来不肯奢侈,富日子当穷日子过嘛!小时候嘴谗但又被父母强制节俭的我,曾梦想长大后做个厨师,其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解谗!长大后,为了挣钱在城市里东奔西跑。真是世事难料,当儿时的那个“没出息”的厨师梦差不多快要忘记的时候,我却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做了厨师,而且一干就是六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烹饪》2011,(9):7-7
厨师小张是学中餐的,可是在他的嘴里,却一口一个当个西餐厨师好。为什么?西餐厨师银子比咱挣得多?西餐厨房比中餐厨房整洁敞亮?西餐的客人比咱的客人多拄了一根“文明棍”?小张一概摇头。他力挺西餐厨师的理由有点儿怪:羡慕西餐厨师手上的那些刀。  相似文献   

18.
套用一句现在的流行语来形容我们的主人公。就是”不喜欢熨斗的厨师不是好收藏家”。今年已过不惑之年的宁波熨斗收藏家赵雪林住在宁波江东,目前在江东经营着一家饭店。赵雪林曾获得过国家一级厨师的职称,据说冷盆雕刻是他的拿手绝活,虽然现在已经当上了饭店老板,但每逢婚宴,聚会宴,他都会雕上几只龙或凤。  相似文献   

19.
周俊强今年 37岁,1982年毕业 于北京市服务管 理学校烹饪管理 专业,毕业后曾在 北京哈德门饭店 任厨师、厨师长。 1993年调入北京 103中学职业高中 任烹饪专业教师,周俊强是个虚心好学的人,做厨师,他刻苦钻研烹饪技术:做教师,他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技能课教法。1995年,他获北京崇文区职业高中青年教师评优课二等奖,教案评比一等奖同年获得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式烹调考评员资格。1997年编著了《广东菜巧作指导》一书,1998年在北京名菜名点鉴定会上,他做的“拔丝苹果”、“芫爆里脊丝…  相似文献   

20.
声音     
《中国烹饪》2012,(3):73-73
只会吃“鲍参翅肚”的时代已经过了;当你把文化融入到商业里的时候,它才可能会打动人,才会走得更远;好厨师的先决条件是耐得寂寞,学会专注;老板越做越累,说明企业缺乏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