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2000年7月,日本伊豆群岛北部及邻近地区发生了Ms6.0-6.4级地震2次、Ms5.0-5.9级地震8次.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室首次远距离地预测了这次日本地震,预测与实际发生的地震对照见表1.  相似文献   

2.
综合多学科观测方法预测强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个成功的预测震例,以此解析了多学科的地震预测方法.列举了13次成功的临震预测及16次较好的年度地震预测.自1995年以来全球发生伤亡人数较多的大地震,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都收到了明显的临震信号,这说明多学科的观测方法是有效的,实践证明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相似文献   

3.
利用复发间隔公式和地震发生概率模型计算了吉林地区2006—2022年4.0级以上(M≥4.0)地震的相关数据,得到了研究区内4个震级档的平均复发间隔和发生概率,并以此建立了吉林地区M≥4.0地震的4级预警模型.利用吉林地区的地震数据对目前吉林地区4个震级档所处的地震预警级别进行预测显示:M≥4.0的地震目前不在预警范围内,M≥4.5和M≥5.5的地震处于C级黄色预警级别,M≥5.0的地震处于D级蓝色预警级别.该研究结果可为吉林地区的地震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99-09-21台湾集集(23.85°N,120.78°E)发生了M_s7.3地震.这次地震前,距震中1800 km以外的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39.88°N,116.47°E)接收到多种非常清晰的临震信号:次声波异常、地应力突变及虎皮鹦鹉跳动频率异常等.在对这些信号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成功预测了在台湾发生的地震,包括:1999-09-21 M_s7.3地震、2001-12-18的M_s7.5地震、2002-03-31的M_s7.5地震、2004-05-19的M_s6.7地震、2004-10-15的M_s7.0地震和2005-10-15的M_s6.6地震等.  相似文献   

5.
临震预报     
运用多学科观测地震的手段,对其异常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探索解决临震预报问题,并结合实例加以说明。部分震例表明,该方法预测发震时间误差小于3天,震级误差小于0.5级,震中位置误差小于50km。  相似文献   

6.
日本大地震及海啸的早期预测及临震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引发10~23.6 m的大海啸,造成核电站泄漏,损失惨重.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早在2008年7月25日,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根据5种异常信号作出"关于日本大地震及海啸预测".实际发生的地震正好在预测的区域范围之内,而且确实发生了高达10 m的破坏性海啸.并且在这次大地震前,北京工业大学地震研究所还记录到5种前兆异常信号.这表明一个7级以上的地震有一个能量积累的过程,往往在震前几年就会出现前兆异常信息,尤其在震前几天还会陆续出现临震前兆异常,抓住这些信息对实现地震的预测预防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华北地区16例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5例在震前2a左右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高值[A(t)≥30]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华北地区5.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中,认为2005年度冀鲁豫交界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用断层总面积理论对华北地区16例中强地震进行了研究,发现有15例在震前2a左右断层总面积有明显的高值[A(t)≥30]异常显示.对断层总面积值随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表明,断层总面积值对华北地区5.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效果.将此方法应用于地震趋势预测中,认为2005年度冀鲁豫交界区存在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诱发地震强度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分两期开发:在初期工程中,水库蓄水后库区地震活动加强:水库续建工程计划提高水位至170m,水位的提高可能引发新的地震活动进行丹江口水库二期工程诱发地震危险性分析和预测震级对水库的防灾和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诱发地震强度评估理论,分析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地球动力学方法计算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库区应变能和释放的地震能,推导出能量转换系数,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丹江口水库提高水位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预测结果表明,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很大,主要发震部位可能位于丹库峡谷形库段和库岸碳酸盐类岩石与其它类岩石的交界部位.提高水位后,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的最大震级为4.5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地震较多的国家,近年来地震频繁,震级也高。从1966年三月河北省邢台地震以来,到1975年为止,我国发生震级大于6.7级的地震已有十次之多,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有7次,最大的达到8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心。今年我国的地震,更为突出。据初步统计,全世界发生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共二十五次,其中就有六次发生在我国。继五月二十九日云南龙陵、潞西强烈地震之后,七月二十八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又发生七级以上的强烈地震,波及天津、北京。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党中央的亲切关  相似文献   

11.
A method of fuzz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S fuzzy model was proposed for predicting temperature Ms from chemical composition,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for low alloy steel. The degree of membership of each sample was calculated with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 Kalman filter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consequent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empir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same data, the results by the fuzzy method showed good precision. The accuracy of the fuzzy model is almost 6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best empirical model. The influence of alloying elements,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Ms 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y using the fuzzy model. It is shown that there exist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s of alloying elements in steels and their Ms, and the effects of austenitizing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Ms temperature cannot be neglected.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应用补充信息进行Bayes分析的决策方法,并给出了一种估计状态参数分布的综合评定法和确定预报发布最佳时机的阈值法,以提高地震预报决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工业生产设备结构特点和震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地面上工业设备的震害预测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大中型企业震害预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14.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为了尽快和最好地利用汶川地震的资料,推动地震地质科学的研究。在论述了汶川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活动构造、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历史强地震复发周期、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龙门山地区未来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等方面的内容。并建议从汶川大地震中汲取教训,整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汶川地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城市公路网络的震害预测作了探讨,采用Montecarlo试验进行网络动态分析,在给定单元可靠度及震害烈度的情况下,对城市公路网络的震害预测提出了计算的方法,同时进行了方法的讨论,并作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6.
短期光伏功率预测统计方法一般采用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的水平辐照度, 而不是倾斜安装的光伏板上接收到的斜面辐照度, 导致预测精度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新的辐照度斜面转换方法, 先将散射辐射分为属性不同的分子散射、米散射, 再对两者分别进行斜面转换; 采用该方法将NWP水平辐照度转换为NWP斜面辐照度, 再基于NWP斜面辐照度进行光伏功率建模与预测。算例结果显示, 本方法的预测精度(均方根误差为10.25%、相关性系数为0.914 0)高于直接采用NWP水平辐照度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防震减灾,可以用震前次声波异常信号出现的时间和异常幅值预测发震时间和震级,有效率达到75%以上.地震预测有3个要素,震中位置是最重要的因素,不能准确地预测发震地点就不能实现防震减灾的目的.利用已建立的次声观测阵,提出了一种三点阵次声源定位估算法,该方法能对次声入射方位角、次声波传播速度以及次声源进行估算.通过一些实际震例对次声波进行了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估算方向与实际震中方向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三点阵估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地震后降雨激发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5·12"汶川地震之后,斜坡结构受地震动松动破坏,在降雨或外届轻微的扰动下发生崩滑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基于概率模型的降雨激发区域地质灾害概率预警的方法.根据地震灾区本身的气象水文和地质环境特点,建立了降雨诱发灾害的概率模型和预警指标体系,以降雨概率和降雨量为基础,以研究区成都市地震灾区为例进行地质灾害预警模拟和结果检验,预警结果表明:需对彭州市中北部地区和都江堰市中部地区发出红色预警和橙色预警,这与研究区降雨触发地质灾害的实际情况相符.该方法提高了区域降雨型地质灾害的时间与空间预警的准确性,可为地震灾区震后的防灾减灾和灾害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煤气管网震害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总结了昆明市地质,场地,地震活动性,历史震害及煤管网的基本情况,建立了煤气管网震害预测方法,研究讨论了昆明市煤气管网在预测分析模型及参数取值,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通过计算得到昆明市煤气管网在七度和八度下的震害预测结果,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