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自重及地基刚度矩阵对板土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地基取为有限分层弹性体,采用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地基刚度矩阵,根据工程背景下板嵌埋于土中这一特点,考虑土自重应力对地基形变势能的影响,借助于能量变分原理获得了不同地基刚度矩阵时不同荷载作用下的两种不同抗弯刚度的矩形板内力、板底反力和板底位移的数值解答。着重对比分析了地基刚度矩阵的不同算法及土自重应力对板内力及位移计算结果的影响,指出用单位集中力计算地基刚度矩阵,易受Bossinesq解答在集中力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解析法对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弹性薄圆板的简谐振动进行了系统分析.板的挠度、荷载、地基反力及板下地基表面的沉降均被展开为Fourier-Bessel级数,这些级数中的待定系数由板的边界条件、板的控制方程及板-地基的相容条件加以确定,从而将饱和弹性半空间地基与弹性薄圆板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转化为数值积分和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数值计算表明,该级数解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L2[a,b]上的完备正交函数组,将板的位移函数、荷载、地基反力及板下地基表面的沉降均展开为Fourier-Bessel级数,通过解析法对弹性半空间地基与环形板的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这些级数中的待定系数由板的边界条件、板的控制方程及板-地基的相容条件加以确定,从而将弹性半空间地基与环形板的相互作用问题转化为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数值计算表明,该级数解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4.
半解析单元法分析了矩形薄板与弹性半空间地基的静动力相互作用,提出了板单元和地基单元半解析位移函数.采用在水平两方向解析,在竖向进行离散化的方法,使三维相互作用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数值计算问题,大大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根据半解析单元法编制的程序简单,收敛速度快,并提高计算精度,大大克服了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表明:通过与其他文献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结果吻合良好,说明半解析单元法是分析矩形薄板与弹性半空间地基的静动力相互作用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弹性半空间地基上中厚板是板壳结构与周围介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鉴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应用幂级数方法求解了弹性半空间地基上周边自由的中厚圆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弯曲问题.分别假设板的挠度和地基反力为幂级数的形式,采用比较系数法导出了问题求解的基本线性方程组.幂级数的引入,大大简化了计算.文中给出了算例.并与经典的薄板结果做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幂级数解法的有效性.仅取很少几项就能达到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将群桩筏板基础离散成桩和弹性板,桩筏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转化为桩、弹性板与地基之间的力与位移协调分析。对不同的地基模型求解相应的地基柔度系数,同时将桩作为弹性杆件求解其柔度系数,并将筏板视为地基上的四边自由矩形板,求出其在地基反力、桩顶反力和外荷载以及简支边广义位移共同作用下的位移,最后通过力和位移协调建立桩、筏、地基之间的共同作用方程并求解。算例对比表明半解析半数值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能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弹性地基上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单向或双向受压时的屈曲特性,给出了相应的半解析计算格式.通过实际算例讨论了层合板纤维铺设角、地基参数、边界约束条件、板长宽比、弹性转动刚度等因素对其屈曲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各种类型复合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并以试验结果为依据,分析了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以及天然地基的变形模量,证明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能够较好地控制地基的变形。通过对天然地基与半刚性碎石桩小型载荷试验的研究,运用理论公式,计算了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并与实测变形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数值比较接近,证明了运用此种方法计算半刚性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分析弹性地基上复合材料层合板在单向双向受压时的屈曲特性,给出了相应的半解析计算格式,通过实际算例讲座了层合板纤维铺设角,地基参数,边界约束条件,板长宽比,弹性转动刚度等因素对其屈曲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弹性圆板与多层地基表面的竖向位移协调条件与光滑接触条件,再由多层地基应力与位移的传递矩阵解,推导出多层地基上轴对称受荷弹性圆板问题的解析解。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园板刚度对弹性圆板的位移以及圆板中心下的竖向应力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折线式基础板地基反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折线式混凝土基础板地基反力,以南昌市某电排站底板为例,综合考虑上部载荷、底板厚度和地基弹模3种因素的耦合作用,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底板地基反力进行分析计算。通过对3种影响底板反力主要因素组合方案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得到:板厚与板中部地基反力成反比;上部载荷和地基反力变化规律相同;地基模量对地基反力影响最明显。传统设计中用弹性方法假定按直线分布简化计算地基反力,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出现较大偏差。文中提出了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桩基础沉降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高层建筑桩基沉降计算的一种实用方法。该法考虑承台下地基土明确分担荷载,用基于Geddes应力解的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分担荷载引起的地基沉降,用基于Boussinesq位移解的分层总和和法计算承台下地基土分担荷载引起的地基沉降,将两者之和作为高层建筑桩基的沉降量;另外,探讨了桩基整体优化的设计思想,与常规设计的桩基相比,经优化设计的桩基用桩量可望减少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的稳定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探索采用可靠度方法分析、计算塑板加固地基的稳定、根据塑板加固地基抗剪强度参数变异性的特点,介绍采用可变误差多面体法计算地基可靠指标;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我国地基稳定可靠指标值的取用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坑开挖对邻近桩筏基础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无限元边界模拟地基半空间特征以避免"静力边界效应",同时考虑体系界面的非连续接触特性和地基土的弹塑性本构特性,通过建立桩筏基础-地基-弹性支撑构成的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了基坑开挖共同作用体系弹塑性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邻近基坑开挖引起地基应力和筏板基础沉降分布向基坑方向调整.并且其分布的非对称性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逐渐显著;与筏板基础沉降和地基土内力分布调整特征方向相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桩基础承载中心向远离基坑方向调整,体现了桩基础对筏板起到补偿作用;当由筏板基础主导开挖引起的桩筏体系承栽变化时,桩项总反力和与其相关的桩-土荷载分担比在开挖过程中呈现非单调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Boussinesq公式为依据,获得了均布荷载作用于矩形面积上时计算地基内侧向压力的方法。文章的结果可用以计算作用于刚性墙上的侧向压力。文章还探讨了计算地基内剪应力影响值的方法。对于所获得的影响,均可编成表格以利实用。  相似文献   

16.
双参数弹性地基板的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带自由边的双参数弹性地基板的边界条件及基本方程在使用上的混乱情况,为了板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的严密性和计算的可靠性,将板和地基作为一个总系统,利用H am ilton动力变分原理,重新系统地审视了双参数弹性地基上板动力问题的基本理论,给出了地基附加质量影响的明确计算公式,建立了考虑地基附加质量影响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并对边界条件的简化进行了讨论.所得的结果还可推广到位于层状地基上的板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弹性地基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基于Winkler地基模型的差分法与美国混凝土学会推荐计算法,基于弹性半空间地基模型的差分法与链杆法求解地基梁内力的计算方法。对某地基梁实例在不同地基条件下的内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建议用弹性半空间地基的差分法和易于手算的美国混凝土学会推荐计算法计算地基梁内力,为安全计,可对后者的计算弯矩作一修正(增加),作为设计弯矩。  相似文献   

18.
粘弹性地基上矩形板的准静态弯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的研究粘弹性地基上板弯曲问题的文献.其研究对象或为无限大板,或所取的粘弹性模型不是土工计算中最常用的模型.本文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对应原理,解答了麦钦特型粘弹性地基上矩形板的准静态弯曲问题,可以方便的求出板的挠度、内力和基底压力.伏吉特和马克斯威尔型粘弹性地基上矩形板则是其特例.并以四边简支矩形板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用单位力偶矩法分析弹性地基上和具有复杂边界条件的连续矩形板,用它推导弹性地基上三弯矩方程和计算侧面具有固定边的连续矩形板都很简单.单位力偶矩法和单位荷裁法联合应用可解决具有自由边和自由角点连续矩形板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用Williams幂级数展开的方法,对开裂Reissner板进行了特征展开,获得了Reissner板裂纹尖端位移、应力展开式,然后利用分区广义变分原理对Reissner有限板计算了裂端应力强度因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