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要介绍了2根桩试成孔连续跟踪监测试验成果。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成孔后,随着空孔时间增长,其桩孔孔壁会出现坍塌,局部孔径增大,导致孔深减小,沉渣加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成孔与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时间间隔,以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分析了施工中坍孔、掉钻头、缺陷桩等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利于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比了钻孔灌注桩与PHC管桩在性价比、施工质量可控性及对环境影响方面的差异,着重分析了PHC管桩与钻孔灌注桩的力学性能差异,同时还对比了在相同轴向承载力的情况下,PHC管桩与钻孔灌注桩在原材料消耗成本、施工制作成本方面的不同。结果表明,在公路、铁路、水利等相关工程中,用PHC管桩替代钻孔灌注桩,不但可以节省25%~40%的工程造价,而且PHC管桩的施工质量可控性远高于钻孔灌注桩,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远小于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4.
旋挖钻孔桩沉渣产生原因及清孔工艺优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旋挖钻孔灌注桩的广泛应用,桩底沉渣过厚成为突出的质量通病。结合旋挖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桩底沉渣过厚产生的原因,介绍了6种泥浆正循环、反循环、无循环清孔工艺和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清孔工艺的特点,提出了旋挖桩清孔工艺的优化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5.
林郭辉 《广东建材》2007,(8):101-102
本文对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经验教训进行汇总,并从中总结出钻孔倾斜、断桩等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梁亦垅 《山西建筑》2009,35(22):117-118
结合工程实践,对影响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和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成孔和成桩两方面提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桩身质量的方法,以积累钻孔灌注桩施工经验,推广钻孔灌注桩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泥浆净化装置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莉波 《建筑施工》2007,29(6):392-394,402
在含砂率较高的土层中施工钻孔灌注桩,采用离心式泥浆净化装置用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的泥浆处理,能够有效的筛徐泥浆中的砂颗粒,减少坍孔现象及桩底沉碴厚度,提高成桩质量,增加单桩承载力,而且减少成孔时间,减少泥浆外运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桩端和/或桩侧土的性质、桩身结构和强度、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是影响其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系统总结了提高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各种有效措施,以确保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9.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本文以某住宅小区高层建筑项目为背景,简要分析钻孔灌注桩桩长设计与单桩极限承载力数值的计算与合理性验算,并提出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梁栋芝 《山西建筑》2015,(4):213-214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应做的准备工作,结合具体实例,详细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并对钻孔灌注桩成桩后承载力的检测方法进行了论述,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某粮库工程共 13栋平房仓 ,分 2个区段 , 区 7栋 , 区 6栋 ,每栋平房仓 30 m× 6 0 m,门式刚架结构。两端山墙及中间廒间墙下基础为条形基础 ,纵向是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下有夯扩桩 6 6根 ,分 3排 ,桩间距 1.5 m,排距 1.7m,独立基础下有夯扩桩 4根 ,间距 1.7、1.8m,夯扩桩设计直径 42 6 m m,桩顶标高 - 1.9m,有效桩长 4~ 7m(视持力层深度而变化 ,桩端进入持力层 1m) ,钢筋笼比设计桩长短 5 0 0 m m,混凝土强度等级C2 5 ,设计扩大头直径 70 0 mm、高度 10 0 0 m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70 0 k N。1 施工工艺夯扩桩施工采用两次夯扩的施工工…  相似文献   

12.
无桩尖管桩锤打过程易造成管桩移位、内伤、断桩、嵌岩差、持力层锚固长度小。  相似文献   

13.
针对 TBSA- F使用上的不便 ,编制出一段程序解决该问题。程序根据 TBSA5.0计算得到的上部结构竖向构件底部组合内力 ,求出桩基础各单桩反力 ,并验证其是否满足单桩极限承载能力。该程序采用 FOR5编制 ,可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中  相似文献   

14.
沈保汉 《施工技术》2001,30(12):43-4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PC桩)1928年在法国开始应用[1],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则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欧美兴起,广泛地应用于基础桩.我国台湾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大量应用PC桩.北京丰台桥梁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PC桩,尔后在铁路工程中大量应用.广东从1984年起开始研制和推广预应力管桩,产量出现几个发展台阶,1986年2万m,1990年80万m,1996年400万m,1999年1500万m,2000年突破2000万m.广东现有管桩生产厂约50家,占全国管桩厂总数的50%,产量却占全国的80%左右.预应力管桩(含PC桩和PHC桩)成为广东地区应用最多的一种桩型.上海地区的交通部三航局混凝土制品厂于1988年正式生产φ600mn、φ800mm和φ1000mm的较大直径的PHC桩.据不完全统计,至1997年底,我国管桩生产厂近80家,主要分布在广东和华东地区(上海、宁波、福清及连云港等地),海口市也有管桩生产厂[2].  相似文献   

15.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土体加固技术与桩工技术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的一项新技术.文中介绍了桩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要点、工序技术参数控制和过程质量监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例,阐述了树根桩的设计、施工,以及施工工艺对其的影响,分析了树根桩的设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於程席  刘鹏 《建筑施工》2022,44(1):4-6,9
结合武汉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项目,以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为手段,比较分析了有桩帽的CFG桩与无桩帽的CFG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及受力的差异,进而分析了桩帽的尺寸及强度对复合地基以及桩间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桩帽改变了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的受力和变形;桩帽的尺寸越大,桩顶的位移越大,桩间土的位移越小;桩帽的强度越大,桩顶位移及桩...  相似文献   

18.
桩端后注浆技术是提高桩端面上的单位面积阻力的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桩端后注浆技术适用的地质条件,论述桩端后注浆主要工艺参数设计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可供相同地质条件的基础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某高层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在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上采用DDC工法结合桩基础的地基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DC工法消除地基湿陷性,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在形成的复合地基上进行桩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经DDC工法处理后其湿陷性基本消除;同时单桩竖向抗压静力载荷试验结果表明,桩基础的承载力与沉降量均达到设计要求,并表现出摩擦桩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高地震区砂土液化地基土处理中,应用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对碎石桩、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进行了检验及CFG桩的载荷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