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莱钢六机六流方坯连铸机出坯系统适应性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钢六机六流连铸机出坯系统原设计存在冷床出坯能力不足,铸坯无法进行热装,移坯车、翻钢机因整体强度、刚度低易变形,以及拨爪机构不合理等,为此对重点部位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移坯机车架强度,拨爪升降机构改为减速机通过链条拖动,并改造拨爪结构;增加梁、加厚钢板等,增强翻钢机的抗变形能力;取消翻转冷床及推钢机液压系统,增加滑轨冷床,保证了钢坯的热装热送。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  相似文献   

2.
1988年,鞍钢二炼钢相继对1号及2号小方坯连铸机的出坯冷床进行了改造。改造后两个来冷床共发生了三次较大事故,连铸生产中断累计50余小时,经过深入研究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推钢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失误和调整不当。 推钢机是小方坯连铸机在线主体设备之一,用它把辊道上的铸坯及时推至冷床。鞍钢小连铸采用摆动杠杆式液压推钢机如图1,由推头小车、摆杆、同步轴和液压缸等部件组成。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方坯连铸工艺中,翻钢机是将每流由输送辊道运输到出坯辊道上的铸坯翻送到上层冷床滑架上的重要设备,如果翻钢机系统运行不正常,铸坯就会在下层输送辊道上被顶死,后续铸坯就无法进入上层冷床而造造成停流。方7翻钢机主要由转轴、翻爪、液压缸和液压控制系统组成,自2012年建成投产运行以来,平均每月都有1.5流  相似文献   

4.
西钢电炉分厂把定尺长度3~6m的滑轨推钢式冷床改为6~12m步进翻转式冷床,在改造中解决了链式引锭杆存放困难、切后输送辊道区缓冲空间紧张和12m铸坯易弯曲等问题,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三炼钢小方连铸机为8机8流,断面为150mm*150mm,拉速为0m/min^3.4m/min。翻转冷床系统是连铸关键设备,主要功能是翻转冷却,矫直、储坯、出坯,为铸坯的生产创造条件。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冷床行走机构零部件、关节部位极易损坏,严重影响生产。通过改善车轮结构改造,大幅提升车轮对方坯的承载能力,延长上下车轮的使用寿命,确保方坯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6.
宋志强 《钢铁》2004,39(5):70-70
安钢第一炼轧厂与高速线材轧机配套的6流方坯连铸生产线系统改造项目顺利完成。日前,该工程热试一次成功。此次改造是由安钢第一炼轧厂和安钢设计公司共同设计完成,围绕生产中后道出坯能力受限这一瓶颈,对翻转冷床的速度进行了电气、液压、机械、仪表、PL C等综合的系统性改造,使翻转周期由过去的4 5 s缩短到30 s,大大提高了单支出坯能力。对粒化冲渣水系统进行了改造,有效地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铸机的作业率和铸坯质量。同时调整了双列地面过跨车的位置,解决了板坯运输和方坯铸机的干扰,使方坯—高线、方坯—小型的运输线路得到…  相似文献   

7.
1 概述 南钢一轧分厂为1958年开始筹建,于1972年正式投产。该分厂主要生产方坯和薄板坯,可生产部分中型材,原轧机组成为Φ650×3,后经过几次改造,现轧机组成为Φ650×2、Φ650×2二列布置,其他主要辅助设备有:燃油连续式推钢加热炉2座,轧机前后升降台及移钢装置、3台热剪机、2组板坯型钢冷床和2组方坯冷床等,已形成4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坤鹏  白凤 《工业炉》2016,(4):14-16
介绍了推钢式加热炉采用一种新型的出钢方式,是在加热炉出料侧采用悬臂辊道将加热好的坯料送出炉外,区别于常规设计的顶钢机出钢方式。通过4年的实际使用,验证了悬臂辊道出钢方式在推钢式加热炉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9.
特殊钢信息     
《特殊钢》2002,23(4)
X0 2 4 0 1 莱钢特钢厂 1 #合金钢连铸机热试成功4月 1 8日 ,莱钢特钢厂 1 #合金钢连铸机一次热试成功 ,揭开了莱钢电炉钢系统全连铸的序幕。特钢厂 1 #合金钢连铸机是“莱钢提高电炉系统核心竞争力工程”的重点技改项目。该连铸机是将原转炉厂 1 #4机 4流小方坯普钢连铸机拆迁到特钢厂 ,并改造为 3机 3流合金钢连铸机 ,采用定径水口 +浸入式水口的保护浇注 ,生产 2 0 #、45 #、40Cr、锚链钢、齿轮钢等钢种 ,年设计能力 2 1万t。 1 #机原为ROKOP连铸机 ,为保证该铸机生产合金钢铸坯 ,将原四连杆振动改为半板簧振动 ,拉矫机改为渐…  相似文献   

10.
宣钢公司棒材生产线对热送区域进行了系统改造,新增分钢机、拨钢机、摆动辊道及弧形辊道,将热连铸坯由原来的多支成组摆送在移钢链分钢单送方式,改为红坯单只直接拨钢直送方式。连铸坯切割完后走南线辊道,至完全入炉时间缩短了60 s,连铸坯入炉温度由650℃提高至800℃,煤气消耗由243 m~3/t降为150 m~3/t,比改前低93 m~3/t,年节约煤气效益1 200多万元。通过开展连铸直接轧制试验,连铸机拉速为3 m/min,连铸坯上冷床,由分钢机拔至北线旋转辊道,快速输送至1#轧机,开轧温度为900℃。通过对连铸坯热送进行优化,大幅降低了能源消耗,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杭钢电炉改造后连铸六流机的翻转冷床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并分析冷床在使用初期出现的主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生产过程中冷轧机组的轧辊轴承漏油问题,将稀油润滑系统改造为油气润滑系统。将油气润滑系统应用到冷轧五机架六辊轧机工作辊和中间辊止推轴承、支撑辊的径向和止推轴承中。改造后冷轧机组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解决了轧辊轴承漏油的问题,提高了轧制液在线使用质量和带钢表面质量,节省了大量润滑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台湾烨联钢公司的现有小方坯连铸机改造成可生产小方坯和窄板坯的兼用连铸机。经改造后,该小方坯连铸机设有谐振式结晶器和组合式结晶器搅拌器。板坯铸流采用四偏心轮振动系统。板坯铸流至小方坯铸流的间距为1650mm。同时也可以1100mm间距按一机两流方式在板坯铸流上浇铸小方坯。板坯铸速0.8—1.2m/min。小方坯铸速1.1-2.2m/min。在设计方案中考虑了通过更换极少量部件和通过快速更换铸流导辊,形成板坯铸流浇铸方式,使调整时间大大缩短,与单一功能连铸机相似。除了可生产小方坯,该新的高度灵活兼用连铸机还可生产最大宽度1300mm的板坯,藉此钢厂可将板坯产量提高到150000t/a左右。  相似文献   

14.
针对棒材精整对齐量不足,切头去尾浪费大,弯钢现象严重的难题,采用将对齐辊道由原来的柱形辊改为槽形辊,三组移钢传动机构用同步轴相连,连锁控制的方式,对棒材冷床进行改造.改造后棒材定尺率、成材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利 《冶金设备》1995,(3):23-25
济南钢铁总厂针对250mm半连轧机原冷床上料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将双槽推料改为单槽推料,并优化控制系统,简化设备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半连轧机后面配65m超短冷床实现高速、无间隙轧制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唐山瑞丰钢铁公司1#连铸机成功地从4机4流改为5机5流,改造后的铸坯质量得到改善,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茆勇  王民章  宋超 《钢铁》2003,38(4):27-28,33
对马钢新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生产的低碳易拉丝钢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分析 ,认为新六流生产的低碳易拉丝钢 ,在采取了精炼站在线定氧喂铝线 ,将钢水活度氧控制在 ( 40~ 5 0 )× 10 - 6 ,同时连铸采取保护浇铸和电磁搅拌等技术后 ,铸坯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 ,轧制的盘条表面质量良好 ,拉拔性能比旧工艺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宣化钢铁集团公司炼钢厂现有六机六流小方坯连铸机两台,其中每流铸机都采用五辊三驱动装置,其工艺要求这种装置的控制系统速度快、响应频率高、速度一致,以提高铸坯质量,增加铸坯产量。  相似文献   

19.
《宽厚板》2004,10(3):48-48
安钢第二轧钢厂前身为安钢中板厂,1972年建厂,1995年进行异地改造,一期工程为单机架2800mm四辊轧机,设计年产量为42万t,2003年产量为90万t。二期工程包括:一座高效双蓄热三段推钢式加热炉,2800mm四辊粗轧机,3#冷床和一条现代化的钢板剪切精整线。预计2005年7月全部投入使用。改造后生产规模将达到120万t以上。安钢第二轧钢厂现有职工868人,各类专业人员144人,中高级技术人员66人。  相似文献   

20.
于滨海 《江苏冶金》2001,29(6):50-52
利用推钢工连铸坯冷床的特点,连铸坯热量散失慢,对热轧弹簧圆金钢60Si2CrAφ13退火热处理,使其硬度降低,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