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影响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围  何川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10):1277-1282
建立了盾构掘进三维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的盾构推进力和同步注浆未及时起到支撑作用的施工工况,采用数值模拟和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方法进行了盾构隧道近接下穿地下大型结构施工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对地下结构周围土体扰动有限,不会产生隧道整体漂移。抗拔桩对地下结构的支撑作用明显,使得地下结构底板的拉应力和压应力交替出现,从而减小了应力量值。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衬砌结构受力是安全的,不需进行特殊设计。建议在近接地下结构之前10m处,调整盾构机姿态,放慢掘进速度,并将推进力控制在10000kN以内,以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2.
安子敬 《绿色环保建材》2020,(5):109-109,112
本文主要分析了盾构隧道近接下穿铁路路基施工控制技术在铁路路基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铁路路基施工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该文依托杭州地铁6号线工程,建立盾构隧道近接下穿铁路路基的有限差分数值模型,对比分析了有无地层加固条件下隧道施工对路基的位移变形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未采用地层加固方案时,盾构隧道下穿施工会使路基面产生沉降,路基边缘产生隆起,沉降值与隆起值分别超过了施工限值261.4%、79.2%;(2)路基面沉降及路基边缘隆起值随着盾构隧道施工增长速率不断增大;(3)先行线的地表沉降明显小于后行线地表沉降;(4)注浆加固及旋喷桩加固对铁路路基沉降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平均沉降减少了91.13%,平均隆起减少了95.73%。  相似文献   

4.
隧道下穿既有隧道近接施工将会使土体原有应力释放,引起既有隧道附加应力,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既有隧道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FLAC3D反转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施工对地层的扰动,建立盾构下穿既有隧道三维模型,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精细模拟,分析各主要因素对既有隧道应力增量与变形产生的影响.随着中间地层弹性模量的增大与土舱压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的利用也越来越充分,新建地铁线路不可避免地要近接既有结构进行施工,常常造成新建及既有结构物受力复杂、既有结构变形过大等问题;对于软硬不均地层条件,该类问题更为显著。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线在软硬不均地层条件下下穿既有1号线及上部过街通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数值仿真模型对盾构下穿既有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新建地铁线路正交下穿既有盾构隧道近接施工时,既有隧道上方地表及过街通道沉降、既有隧道二次变形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掘进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依托盾构隧道近接侧穿群桩工程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土体采用小应变硬化(HSS)模型,参数取值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并根据监测位移数据反演,同时考虑土体开挖、衬砌拼装以及盾尾同步注浆等一系列施工工艺措施,并将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地表沉降的形态分布、群桩桩基变形及基桩结构受力,同时考虑地表位移对等代层厚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HSS模型能有效预测隧道近接侧穿高架桥桩引起的变形,模拟结果与监测值较吻合; 隧道开挖引起土相对桩产生了滑移,地表沉降及桩身竖向位移在中心线前后各1D(D为管片外径)范围内随推进步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且增加幅度明显减小; 两线推进地表沉降具有叠加效应,最大沉降量增幅达76.8%; 隧道与基桩水平距离越近,引起基桩沉降变化越大,两线推进基桩桩顶沉降增幅达134%; 群桩中各排桩的水平位移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且同排桩的水平位移值相差不大,由于群桩遮挡效应,水平位移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前排桩、中排桩、后排桩; 桩身水平位移主要在盾构中轴线2.5D范围内,桩身最大水平位移均出现在隧道中轴线附近; 群桩中同排桩桩身附加弯矩及附加轴力沿桩身分布规律相同,桩身最终附加受力与其距离隧道远近有关; 随着注浆充率β的增大,等代层厚度及地表沉降呈线性减小; 穿越段采取的施工工艺方案是有效的,经估算附加弯矩及轴力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在容许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通过有限元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揭示了盾构开挖对既有建筑的影响规律,并对房屋鉴定技术、加强管片设计、加强监测分析等措施进行了阐述,达到了对盾构下穿高层建筑物沉降有效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群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地铁盾构下穿铁路群过程中的沉降控制标准、技术参数、掘进控制措施、渣土改良、注浆控制及轨道加固等施工关键控制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许多大城市都开始修建城市地铁,城市地铁暗挖隧道临近建筑物的近接施工问题越来越多,为保证工程的安全建设,必须分析预测近接施工对既有建筑物和地铁暗挖隧道的影响。本文以广州地铁六号线如意坊站站后渡线区间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和类比法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作了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盾构隧道区间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侧边群桩变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当盾构机切削面逐渐逼近群桩时,各单桩的隧道轴线处横向位移背离隧道,承台背离隧道发生倾斜;当盾构到达各单桩时,横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偏向隧道且为最大,承台发生了双向倾斜;当盾构逐渐远离群桩时,各单桩横向位移变化较小,承台的双向不均匀沉降减小。随着盾构的掘进,群桩整体沿着掘进方向移动,桩身沿隧道轴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达到最大。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处和隧道轴线以上时,群桩承台仅仅发生偏向隧道的单向倾斜;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以下时,群桩承台则产生了双向倾斜。  相似文献   

11.
袁鹏 《土工基础》2020,(4):442-446
超大直径盾构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建(构)筑物基础施工时存在极大风险,以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为工程背景,对该隧道近距离穿越逸仙路高架和轨道交通3号线高架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采用MJS工法在穿越前对高架桥梁桩基进行隔离加固的措施,在穿越过程中通过试验、监测、调整确定出盾构机推进穿越高架桩基时施工参数的建议值,穿越后对桩基础进行监控,直至变形稳定且满足工后变形标准。工程的成功穿越,可为同类型工程超近距离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深层基础提供可借鉴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由于隧道穿越城市中心高楼,可能导致桩基沉降、倾斜。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和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2种典型工况下群桩基础变形和荷载传递机制。首先通过雨流沉积法制备含群桩基础的砂土层;其次在40 g的条件下通过预埋水袋的排水来模拟隧道分阶段开挖的效应,利用线性可变差动变压器测定群桩基础的沉降和转角;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出相同条件下的桩基沉降与横向倾斜并与离心机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2次试验中桩基沉降的最大值分别为桩径的2.1%和2.4%,最大倾斜度发生于第1条隧道开挖后,分别为0.2%和0.08%;隧道埋深较大时,桩基的沉降量较大但转角较小,桩基向摩擦桩转变,桩基底部土单元强度发挥值减小;隧道埋深较小时,桩基的沉降量较小但转角较大,桩基向端承桩转变,桩基底部土单元强度发挥值增大。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建筑技术开发》2022,49(15):128-130
以深圳地铁12号线盾构下穿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变形。较坚硬地层盾构下穿施工,地表沉降值不超过1 mm。既有隧道削弱了掘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导致地表沉降曲线在既有隧道位置出现回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高速发展,建筑密集化程度日益加深,地铁盾构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运用,关于盾构近接既有线施工也越来越多。施工中穿越、重叠问题直接对整个既有地铁线路的影响越发深刻。科学了解盾构隧道近接施工影响规律,以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当前城市地铁建设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汤海祥 《山西建筑》2010,36(35):295-296
以沈阳市地铁一号线云沈区间土压平衡盾构下穿铁路轨道群工程为例,对施工中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着重介绍了盾构机掘进控制措施和地表沉降控制措施,从而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陈尤斌 《四川建筑》2021,41(6):134-136,139
建筑物的桩基设计不当时,近接于该建筑物的地铁施工极易造成其桩基变形、应力集中,给建筑物的结构正常使用带来极大风险.文章依托金结余地铁7号线螺蛳湾北站—羊甫南站区间的中豪置业螺蛳湾A2地块消防站项目(以下简称A2地块),应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既有结构桩基类型对抵抗近接地铁区间扰动的影响,为设计施工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地铁3号线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高铁高架桥桩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了盾构施工对临近桥桩的影响,并提出设置隔离桩保护桥桩的方案。结果表明:盾构近距离侧穿桥桩时,桥桩会产生较大的竖向沉降和水平弯矩;采取设置隔离桩的措施后,对桥桩的沉降及受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较大限度地减少盾构施工对桥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内地铁建设常采用盾构法施工,而由于城市交通繁杂、市政管线改移困难等原因,极易出现盾构接收井施作场地受限的问题,使得盾构机必须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拆解、转场。在此背景下,以某实际盾构工程下穿护城河为例,阐述可拆解盾构下穿护城河过程中的施工控制技术,并通过地表沉降监测结果对盾构下穿河道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监测结果可知,地表最大累计沉降值为14 mm,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说明可拆解盾构下穿护城河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多线叠交隧道空间布置形式下,盾构近距离穿越既有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主要通过扰动周边的土体,使其应力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既有隧道的应力状态。针对外力作用下衬砌和土体两种不同介质进行耦合作用时应力的快速迁移现象,构建了考虑土体流变特性的盾构近接施工应力迁移模型,推导出新建隧道以任一穿越角度施工时,既有隧道和扰动土体在时间域内的应力迁移解析式,并讨论了取值参数的敏感性程度。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多线叠交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依托长沙市轨道交通4号线阜碧区间盾构工程,对盾构近接既有隧道施工地层变形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地层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断面处地层在盾构机靠近时变形较大、远离时变形较小;靠近隧道轴线处地层沉降较大、远离轴线处沉降较小;从地表至地层一定深度,隧道两侧水平位移均向隧道中心收敛;既有隧道的存在会增强该侧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使得新建隧道两侧地层变形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