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原位红外技术 ,研究了用Na2 CO3 沉淀法制备的Cu/Zn/Al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的程序升温还原过程中 ,CuO和ZnO表面吸附的CO2 可进行加氢反应和逆水汽变换反应。在催化剂中 ,ZnO与CuO、Al2 O3 均发生相互作用。Al2 O3 对CuO和ZnO具有分散作用。提出了Cu/Zn/Al催化剂在还原过程中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完全液相-溶剂热法制备Cu-Zn-Al催化剂,通过老化方式调变前驱体的晶相,利用XRD、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在浆态床反应器中测试催化剂的CO加氢催化性能,考察前驱体结晶度对催化剂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前驱体的结晶度高,即Cu、Zn组分主要以碱式硝酸盐的晶体形式存在,溶剂热处理时自生压低,有利于Cu物种的分散,从而提高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前驱体结晶度低时自生压高,有利于ZnAl_2O_4尖晶石和较大颗粒Cu的形成,催化剂孔径和孔体积较大,且易形成Cu~+和Cu~0共存的状态,有利于C_2+OH的生成,但CO转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以氨水为铜、锌盐的络合剂,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Cu-Zn-Al催化剂,采用XRD、H_2程序升温还原、N_2吸附-脱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浆态床反应器评价催化剂的CO加氢性能,考察Cu、Zn前体性质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NH3)_4~(2+)或(和)Zn(NH3)2+4前体形式制备Cu-Zn-Al催化剂,Cu晶粒尺寸由45.9nm减小到了34.4nm,同时抑制Cu氧化物的还原;表面Cu含量(摩尔分数)由0.73%提高到了2.18%,Al含量(摩尔分数)由11.62%提高到了20.46%,增加了催化剂表面酸强度和酸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改变了产物分布。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化工》2017,(6):34-38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Ti/Si比不同的一系列CuZnTiSi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N_2吸附解吸,H_2程序升温还原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浆态床CO加氢催化反应中,考察了钛硅比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Ti和Si组分均以无定形或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改变Ti/Si比会直接影响Cu物种与Ti、Si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强弱,从而改变其还原性能;同时,Ti/Si比改变会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表面积和表面酸量,最终影响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n(Ti)/n(Ti+Si)=0.5时,Cu物种与Ti、Si组分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催化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5.
房德仁  刘中民  杨越  张慧敏  林金土 《石油化工》2005,34(11):1032-1036
用X射线衍射、微分热重分析、程序升温还原、N2吸附、N2O滴定及常压微反活性评价技术考察了制备溶液pH对CuO-ZnO/A l2O3催化剂前体物相、催化剂物性参数及CO水汽变换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中主要存在3种物相:Cu2CO3(OH)2、(Cu,Zn)2CO3(OH)2和(Cu,Zn)6A l2(OH)16CO3.4H2O。随着pH的升高,Cu2CO3(OH)2和(Cu,Zn)2CO3(OH)2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Cu,Zn)6A l2(OH)16CO3.4H2O的含量则随着pH的升高单调上升。焙烧后的试样中形成的CuO-ZnO固溶体越多,CO水汽变换反应活性越高。实验结果表明,CO水汽变换反应是一个结构敏感型反应。  相似文献   

6.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得一系列CuZnAlX(TiO_2、ZrO_2、CeO_2、SiO_2和MgO)复合催化剂用于浆态床反应器中乙醇的合成。通过XRD、H_2-TPR、NH_3-TPD、BET和XPS表征手段结合活性数据分析不同X对Cu Zn Al催化剂的CO加氢合成乙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u Zn Al Ti与Cu Zn Al Zr催化剂的乙醇选择性较高,分别为41.1%和33.8%,这可能是它们中的Cu_2O较难被还原,即Cu~+存在形式更稳定,且比表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化工》2017,(2):15-20
以三乙胺为络合剂用完全液相法来制备合成气制乙醇Cu/Zn/Al催化剂。通过用H_2-TPR、XRD、BET、XPS和NH_3-TPD技术进行表征和利用浆态床反应器进行反应评价,考察了Cu和三乙胺的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的结构及合成乙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Zn/Al催化剂中有两种铜物相的存在(Cu、Cu_2O);三乙胺的加入可以提高催化剂中Cu_2O的含量,使Cu与Zn、Al物种的相互作用、表面性质和织构发生改变;制备催化剂时三乙胺的添加可以使乙醇的选择性明显提高,经n(Cu)/n((C_2H_5)_3N)=2/2的三乙胺改性后的Cu/Zn/Al催化剂,CO转化率可达到20.6%,而乙醇选择性可达到7.2%,但随着三乙胺的加入量的增大,乙醇选择性开始逐级下降。  相似文献   

8.
《天然气化工》2017,(5):34-39
采用完全液相法制备了一系列Ce改性的CuZnAl催化剂,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氨气吸附-脱附(NH_3-TPD-MS)和N_2物理吸附-脱附法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并在浆态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其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中的性能。结果显示:Ce的加入有助于Cu物种的分散,减小催化剂中Cu~0颗粒大小,同时也会改变Cu、Zn和Al物种之间的作用关系、减小催化剂表面的弱酸量及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CuZnAl催化剂加入Ce有助于抑制水煤气变换反应,减少CO_2的生成,但同时会降低高级醇(C_(2+)OH)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化工》2017,(5):27-33
在完全液相法中,采用预热的液体石蜡为热处理和反应介质,以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制备了CuZnAl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NH_3程序升温脱附、氮吸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液体石蜡进行加热预处理可以增加催化剂中Cu晶粒度和孔径,改变Cu~+的存在形态,提高表面Cu/Zn比例,使催化剂具有适宜的弱酸量,从而促进了C_(2+)OH的生成。对液体石蜡预热处理后,在250℃和280℃进行热处理的催化剂C_(2+)OH/ROH分别达到了14.75%和14.12%,且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反应120h没有发现失活现象。  相似文献   

10.
CO2加氢制甲醇是合成化学增值品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用于CO2加氢制甲醇的Cu Zn Al Zr催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N2O-H2滴定、N2吸/脱附、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所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详细考察了均苯三甲酸(BTC)辅助合成对Cu Zn Al Zr催化剂活性Cu物种的分散度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u Zn Al Zr催化剂前驱体中引入BTC后,焙烧阶段分解生成气体产物有利于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产生更多的孔隙结构,还可减弱Cu与载体氧化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Cu物种的分散。当BTC引入量为n(BTC)/n(Cu2+)=1/6时,在空气中焙烧所得Cu Zn Al Zr催化剂表面存在更多高度分散的较小Cu晶粒和Zn O晶相,Cu与Zn O物种之间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8.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