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汽车轮胎工作状态智能监测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轮胎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研究首先构建了汽车轮胎工作状态智能监测系统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汽车轮胎自适应监测与控制方法,为汽车轮胎工作状态智能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汽车轮胎防爆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了直接式TPMS气压、温度在线监测系统,把传感器和发射器直接装在汽车轮胎内,采集各个轮胎当前时间的气体压力、温度数据,经调制后再以无线射频信号发射给车厢内的数据接收模块,及时准确地检测各个轮胎的压力和温度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3.
基于SP30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集成传感器SP30和射频收发模块为核心器件.详细说明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发射系统和主机接收控制系统的电路图、软件流程和通信协议等.该设计采用集成化芯片以及低功耗技术,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电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提供了廉价、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轮胎处在异常胎压状态下,容易引起爆胎,成为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文章提出了一种汽车胎压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利用压力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射频电路实现了对轮胎压力的实时监测,当汽车轮胎压力、温度处于非正常状态运行时,通过报警来通知驾驶员,控制轮胎爆胎发生,以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是行车安全的关键,是汽车安全课题中的热点。基于无线胎压监测系统无需对现有车辆进行任何改造,安装调试方便快捷的需求,研究了基于无线传输的通用型汽车胎压胎温监测系统。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无线传输方案,使得系统工作在ISM频段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相距35米时误包率低于1‰,且数据采集发射模块的温度压力测量精度不低于±2%FS,实现了远距离、高精度的无线传输。重点解决了卡车等大型车远距离无线数据有效传输问题,并提出了一种纯软件的轮胎定位方法,方便了系统的初装和更换。有效地防止轮胎爆胎,节省轮胎磨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用的单片机AT89C51、A/D转换器ADC804、显示模块LCD1601、射频模块NRF24L01以及传感器Model 3000等,设计一款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可以同时采集监控多个轮胎压力情况,满足汽车轮胎胎压监控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汽车轮胎挡泥罩结构复杂,曲面很多,采用传统方法无法检测其温度发生变化时的形变。通过对汽车轮胎挡泥罩的温控形变检测实验,提出将逆向工程技术运用在其检测技术方法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Handyscan3D获取轮胎挡泥罩点云数据,将轮胎挡泥罩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进而利用NURBS方法在CATIA V5软件平台上重构轮胎挡泥罩三维模型。就逆向结果对比标准数据进行精度分析,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轮胎挡泥罩拟合精度,确立该检测技术的正确性及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形变后的汽车轮胎挡泥罩检测以获取其温控形变参数。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车辆     
“轮胎安全卫士”———AH-TPMSAH-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是继ABS、安全气囊之后的第三大汽车主动性安全系统,目前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品牌豪华车辆配置。美国联邦法案规定2006年11月1日起所有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必须安装TPMS安全装置。可以预见,TPMS是一个国际汽车安全装备标准的重大发展方向,是一项世界汽车电子前沿科学的最新技术成果。AH-TPMS汽车轮胎智能安全预警系统是深圳市安航科技公司的一项高新技术成果。它具有先进的低电耗、抗干扰的无线传输技术和人性化、智能化自动控制技术的产品优势,在每个车胎内安装一个…  相似文献   

9.
利用有限元软件的接触单元和非线性分析技术,建立汽车轮胎与道路接触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在一定胎压、车身自重及一定水平加速度的作用下,轮胎与道路接触的应力及其应变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轮胎接地部分接触应力最大,轮胎两侧位移呈对称分布,胎侧下端中部变形最为明显; 在轮胎周向,横向变形从轮胎接触部分向胎圈部位逐渐过渡,变形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0.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速滚动轮胎单向实时红外测温系统(由轮胎高速转鼓试验台、MikronM90B红外测温仪及红外测温仪夹具等组成),对解放CA1092型5t载货车用9.00-20规格斜交轮胎表面温度的稳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建立了稳态时轮胎表面最高温升与速度的回归公式。为研究汽车轮胎高速滚动温度分布及爆胎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转向时的附加阻力和减少轮胎的磨损,应设计出合理的转向梯形机构。本文给出了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CAPE封层沥青路面的剪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研究CAPE封层的脱皮、推挤和滑移现象,以期得出CAPE路面的合理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把轮胎简化为实心弹性体,采用变形等效原则拟合轮胎计算参数,考虑轮胎与路面的相互接触,对CAPE封层路面中产生的剪应力进行数值分析.结果低胎压的195/60R14轿车轮胎接地形状可近似为梯形,高胎压的315/80R22.5货车轮胎接地形状可近似为矩形;轿车轮胎与货车轮胎刹车时在路面中产生的剪应力分布规律基本类似,但货车轮胎影响深度大于轿车轮胎,在封层与下面层界面处引起的剪应力也大于轿车轮胎;剪应力的大小随着胎压、路面水平力系数、车轮负荷的增大而递增,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却降低,但气温升高时路面发生层间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却增大.结论采用变形等效原则拟合得出的轮胎计算参数进行CAPE封层沥青路面的剪应力分析是可行的,计算结果与CAPE封层在实际运营中表现出的规律相同,可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轮胎成型机是关系到轮胎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装备,其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轮胎的质量和产量.作者在充分了解轮胎成型生产工艺过程和控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数字直流调速、PLC程序设计、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等原理和技术,设计完成了新型轮胎成型机控制系统.实践证明,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强,生产效率高,完全能满足轮胎成型生产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4.
轮胎成型机是关系到轮胎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装备,其控制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轮胎的质量和产量.作者在充分了解轮胎成型生产工艺过程和控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数字直流调速、PLC程序设计、过程控制、计算机控制等原理和技术,设计完成了新型轮胎成型机控制系统.实践证明,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性强,生产效率高,完全能满足轮胎成型生产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A revised flexible roller contact tire model (RFRC tire model) is proposed, which considers not only the geometric and flexible filtering effect, but also tire damping and pavement displacement. A vehi-cle-pavement coupled system is modeled as a two DOF oscillator moving along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on a linear viscoelastic foundation. By using the Galerkin’s and Direct Integral method, dynamical responses of the vehicle-pavement coupled system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RFRC tire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地基加固新方法,解决废弃橡胶轮胎堆放引起的环境问题,提出了一种废弃橡胶轮胎环箍散体材料的新型复合地基。通过橡胶轮胎条拉伸试验,得到废弃橡胶轮胎的弹性模量;通过废弃橡胶轮胎-砂土复合体轴压试验,分析加载制度和侧限条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轮胎内壁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复合体内部土应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快、慢速加载制度相比,单向往复加卸载时,复合体的承载性能和自恢复能力最优;有侧限条件下复合体的承载性能较好,但侧限条件对复合体的自恢复能力没有影响;在有、无侧限条件下,轮胎内壁的应力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径向平面上,距复合体中心处越近,受橡胶轮胎环箍效应的影响越小,土应力值越大。  相似文献   

17.
以挤压态和压铸态AZ91镁合金为对象,研究其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分析两种成形工艺对AZ91镁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研究表明:随着载荷增加,两种镁合金的摩擦因数均减小,而磨损量增加;随着转速提高,两种镁合金的摩擦因数均减小,而磨损量增大;在相同磨损条件下,挤压态AZ91镁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低于压铸态AZ91镁合金;挤压态AZ91镁合金和压铸态AZ91镁合金在干滑动摩擦条件下具有相同的磨损机制,50 N载荷加载下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100 N载荷加载下的磨损机制主要为轻微剥层磨损、黏着磨损和氧化磨损,150 N载荷加载下的磨损机制为剥层磨损、氧化磨损和黏着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