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属性网络不但包含节点之间复杂的拓扑结构,还包含拥有丰富属性信息的节点,其可以比传统网络更有效地建模现代信息系统,属性网络的社区划分对于分析复杂系统的层次结构、控制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和预测网络用户的群体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了更好地利用拓扑结构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社区发现,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属性网络嵌入和社区发现算法(CDEMF).首先提出基于矩阵分解的属性网络嵌入方法,基于网络局部链接信息计算相邻节点的相似性,将其与属性接近度联合建模,通过矩阵分解的分布式算法得到每个节点对应的低维嵌入向量,即把网络节点映射为低维向量表示的数据点集合.接着提出基于曲率和模块度的社区划分方法,自动确定数据点集合中蕴含的社区数量,并通过对数据点集合聚类完成属性网络社区划分.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将CDEMF方法与其他8种知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DEMF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语义社会网络是由信息节点及社会关系构成的一类新型复杂网络,因此语义社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是传统社区发现研究的新方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随机游走的语义社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首先以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算法为基础建立语义空间,实现节点语义信息到语义空间的量化映射;其次,以语义空间中节点信息熵作为节点语义信息比重,以节点的度分布比率作为节点关系比重,建立节点语义影响力模型及语义社会网络的加权邻接矩阵;再次,以语义影响力模型和加权邻接矩阵为参数,提出一种改进的语义社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的随机游走策略,并提出可度量语义社区发现结果的语义模块度模型;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算法及语义模块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增量式谱聚类的动态社区自适应发现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盛益  杨博泓  王连喜 《自动化学报》2015,41(12):2017-2025
针对当前复杂网络动态社区发现的热点问题, 提出一种面向静态网络社区发现的链接相关线性谱聚类算法,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式谱聚类的动态社区自适应发现算法. 动态社区发现算法引入归一化图形拉普拉斯矩阵呈现复杂网络节点之间的关 系,采用拉普拉斯本征映射将节点投影到k维欧式空间.为解决离群节点影响谱聚类的效果和启发式确定复杂网络社区数量的问题, 利用提出的链接相关线性谱聚类算法发现初始时间片的社区结构, 使发现社区的过程能够以较低的时间开销自适应地挖掘复杂网络社区结构. 此后, 对于后续相邻的时间片, 提出的增量式谱聚类算法以前一时间片聚类获得的社区特征为基础, 通过调整链接相关线性谱聚类算法实现对后一时间片的增量聚类, 以达到自适应地发现复杂网络动态社区的目的. 在多个数据集的实验表明, 提出的链接相关线性谱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复杂网络中的社区结构以及基于 增量式谱聚类的动态社区自适应发现算法能够有效地挖掘网络中动态社区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思檬  曹佳 《计算机工程》2019,45(6):140-145
为解决社区结构发现算法功能社区与拓扑社区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类型相似性聚类(TESC)的社区结构发现算法。该算法以局部拓扑特征与异质信息为目标进行节点聚类,基于节点邻接边类型构造网络节点之间的相似矩阵,从而获取边异质信息。在该相似矩阵的基础上,通过传统层次聚类的思想将相似度大的节点进行合并,进而利用轮廓系数优化社区数量,得到最终社区划分结果。选取社区结构已知的4个真实网络和6个人工合成基准LFR网络,通过与同质网络的GN、Louvain算法以及异质网络的Hete-SPAEM、Hetero-Attractor算法对比,结果表明TESC算法获得的社区结构更接近于网络实际社区结构。  相似文献   

5.
尚敬文  王朝坤  辛欣  应翔 《软件学报》2017,28(3):648-662
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社区发现对研究网络结构有重要的应用价值.k-均值等经典聚类算法是解决社区发现问题的一类基本方法.然而,在处理网络的高维矩阵时,使用这些经典聚类方法得到的社区往往不够准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的社区发现算法CoDDA,尝试提高使用这些经典方法处理高维邻接矩阵进行社区发现的准确性.首先,提出基于跳数的处理方法,对稀疏的邻接矩阵进行优化处理.得到的相似度矩阵不仅能反映网络拓扑结构中相连节点间的相似关系,同时能反映不相连节点间的相似关系.接着,基于无监督深度学习方法,构建深度稀疏自动编码器,对相似度矩阵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低维的特征矩阵.与邻接矩阵相比,特征矩阵对网络拓扑结构有更强的特征表达能力.最后,使用k-均值算法对低维特征矩阵聚类得到社区结构.实验结果显示,与6种典型的社区发现算法相比,CoDDA算法能够发现更准确的社区结构.同时,参数实验结果显示,CoDDA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比直接使用高维邻接矩阵的基本k-均值算法发现的社区结构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语义聚类的语义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社会网络是一种包含信息节点及社会关系构成的新型复杂网络,因此以节点邻接关系为挖掘对象的传统社会网络社区发现算法无法有效处理语义社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局部语义聚类的语义社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该算法:1)以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为语义信息模型,利用Gibbs取样法建立节点语义信息到语义空间的量化映射;2)以节点间语义坐标的相对熵作为节点语义相似度的度量,建立节点相似度矩阵;3)根据社会网络的局部小世界特性,提出语义社会网络的局部社区结构S-fitness模型,并根据S-fitness模型建立了局部语义聚类算法(local semantic clusterm, LSC);4)提出可度量语义社区发现结果的语义模块度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算法及语义模块度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杨煜  段威威 《计算机应用》2023,(10):3129-3135
动态社区发现研究是社交网络分析(SNA)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节点加入或离开社交网络,节点间的关系也随之建立或消失,进而影响着社区结构的变化。针对社交网络静态社区发现算法缺少必要的社区节点历史信息而导致的网络结构分析、聚类信息不足和计算开销过大的问题,基于社区网络演化事件的划分并根据主要社区事件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谱聚类的动态社区发现算法(SC-DCDA)。首先,根据实验观察使用谱映射的方法将高维数据降维,并采用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确定动态社交网络中的节点与待发现社区的关联度;其次,根据演化相似度矩阵分析社区结构。通过使用真实网络数据集以及模块度得分、轮廓系数等社区发现算法衡量指标,评估所提算法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SC-DCDA的计算开销相较于传统谱聚类降低了8.37%,在所有数据集上的平均模块度得分是0.49,其他衡量指标的定性分析结果也较好,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信息交互、聚类效果和精确度上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寻找网络中连接紧密的、稳定的社区,对网络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节点属性和网络拓扑对社区发现都有重要的影响,由于真实网络中的节点属性维度大,找寻重要属性困难,而且和深层次的结构信息又不易进行高效整合以进行社区划分.为了有效地提取节点的重要属性信息,并和局部链接拓扑信息深入融合,根据矩阵分解,提出了基于特征选择和属性网络嵌入的社区发现算法.首先采用节点的联合相似度潜在表征指导特征选择,筛选出重要的属性后与原拓扑组成新网络,然后将新网络通过融合邻居信息的属性网络表征学习映射成节点低维向量,最后对该嵌入向量进行聚类从而实现社区划分.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与其他代表性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特征选择性能和社团划分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复杂网络社区划分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布局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真实的网络都可以用复杂网络的思想进行研究和解释,而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社区结构的网络布局算法.首先利用复杂网络社区发现算法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社区划分,并将一个社区抽象为一个节点,以社区间的关联为边构建新的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物理类比方法确定社区中心点的位置,并根据社区的规模确定社区的区域范围;最后运用条件择优的方式填充社区内部节点以完成网络拓扑的布局.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与传统的可视化布局算法相比,具有计算量更少、收敛速度快、结构清晰的特点,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发现是当前社会网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方法包括:(1)优化以网络拓扑结构为基础的社区质量指标;(2)评估节点间的相似性并进行聚类;(3)根据特定网络设计相应的社区模型等.这些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通用性不高,难以同时在无向网络和有向网络上发挥出好的效果;(2)无法充分利用网络的结构信息,在真实数据集上表现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节点不对称转移概率的网络社区发现算法CDATP.该算法通过分析网络拓扑结构来设计节点转移概率,并使用random walk方法评估节点对网络社区的重要性.最后,以重要性较高的节点作为核心构造网络社区.与现有的基于random walk的方法不同,CDATP为网络中节点设计的转移概率具有不对称性,并只通过节点局部转移来评估节点对社区的重要程度.通过大量仿真实验表明,CDATP在人工模拟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均比其他最新算法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Recently,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re offering a rich resource of heterogeneous data. The analysis of such data can lead to the discovery of unknown information and relations in these networks. The detection of communities including ‘similar’ nodes is a challenging topic in the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 data, and it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social networking community in the context of underlying graph structure. Online social networks, in addition to having graph structures, include effective user information within networks. Using this information leads to enhance quality of community discovery. In this study, a method of community discovery is provided. Besides communication among nod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discovered communities, content information is used as well. This is a new approach based on frequent patterns and the actions of users on networks, particularly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here users carry out their preferred activities.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proposed method are twofold: First, based on the interests and activities of users on networks, some small communities of similar users are discovered, and then by using social relations, the discovered communities are extended. The F-measure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two real-world datasets (Blogcatalog and Flick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principals to improve the community detection quality.  相似文献   

12.
Community detection in social networks is a well-studied problem. A community in social network is commonly defined as a group of people whose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group are more than outside the group. It is believed that people’s behavior can be linked to the behavior of their social neighborhood. While share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ies have been used to validate the communities found, to the best of authors’ knowledge, it is not demonstrated in the literature that communities found using social interaction data are like-minded, i.e., they behave similarly in terms of their interest in items (e.g., movie, products). In this paper,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on a social networking movie rating dataset, that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an item are socially better connected than the overall graph. Motivated by this fact,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finding communities wherein like-mindedness is an explicit objective. We find small tight groups with many shared interests using a frequent item set mining approach and use these as building blocks for the core of these like-minded communities. We show that these communities have higher similarity in their interests compared to communities found using only the interaction information. We also compare our method against a baseline where the weight of edges are defined based on similarity in interests between nodes and show that our approach achieves far higher level of like-mindedness amongst the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this baseline as well.  相似文献   

13.
社区发现是一个基础性的且被广泛研究的问题。现有的社区发现方法大多聚焦于网络拓扑结构,然而随着真实网络中实体可用属性的激增,捕获图中结构和属性的丰富交互关系来进行社区发现变得尤为必要。据此面向属性图提出了一种基于染色随机游走的可重叠社区发现算法OCDC,该算法解决了传统的基于随机游走的社区发现算法利用结构转移矩阵造成社区发现效果不佳的问题。具体地,首先利用经典的初始种子策略选出网络中差异度较大的节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种子替换策略,挖掘网络中质量更佳的种子替换路径集合对初始种子集合进行替换;其次构建结构-属性交互节点转移矩阵并执行染色随机游走过程得到高质量种子节点的染色分布向量;最后基于融合结构和属性的并行电导值对社区进行扩展。在人工网络和现实网络上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属性社区并显著优于基准算法。  相似文献   

14.
邓琨  李文平  陈丽  刘星妍 《控制与决策》2020,35(11):2733-2742
针对现有基于标签传播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区识别方法所存在的社区识别精度不稳定,以及随机性较强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标签传播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区识别算法NOCDLP(a novel algorithm for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based on label propagation).该算法首先搜索网络中若干以度较高节点为中心的完全子图,并以这些完全子图为起点进行标签传播;其次通过分析节点与社区连接强度以及社区接纳某节点后的社区内部连接紧密度情况给出节点归属社区强度函数,以此作为标签传播的依据提高社区的识别精度;再次,在标签传播过程中,NOCDLP算法设置标签传播控制标记,以避免标签传播算法随机性较强的缺陷;最后,在已形成的社区中通过整理重叠节点获得更准确的重叠社区结构.算法在人工网络与真实网络中完成测试,同时与多个经典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NOCDLP算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但也带来了大量复杂的交互行为和连接模式。如何有效地综合分析网络中的交互信息和网络节点之间存在的连接信息,进而完成高效的社团检测,是在当前网络多维属性的复杂背景下进行网络分析所面临的关键难题。基于此,从有效融合两类不同的异质信息研究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行为和连接分析的社交网络社团检测(CDUILS)方法。该方法基于两类信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网络同一个社团归属的假设,采用联合非负矩阵分解架构,以迭代更新的方式,同时利用两类信息进行社团结果的获取。在真实网络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融合两类信息进行社团检测,取得了更好的社团划分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相互关联、彼此依赖的数据,这些数据根据不同的主题形成了各种复杂网络。挖掘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因为其在推荐系统、行为预测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区结构中的重叠社区结构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更具有实际研究意义。为有效发现复杂网络中的重叠社区,文中引入了粗糙集理论对社区进行分析,识别出重叠节点,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和密度峰值的重叠社区发现方法OCDRD(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ough Sets and Density Peaks)。该方法在传统网络节点局部相似性度量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求出网络节点间的全局相似性,进而将其转化为节点间距离。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的思想应用于该算法中,以根据网络结构自动选取社区中心节点。依据网络中节点的距离比例关系,定义了社区的上近似、下近似以及边界域。最后,不断调整距离比率阈值并进行划分迭代,在每次迭代中针对社区的边界域进行计算,从而获得最佳重叠社区划分结构。在LFR基准人工网络数据集和真实网络数据集上,基于标准互信息(Normalized Mutual Information,NMI)和具有重叠性模块度EQ这两个评价指标,将OCDRD方法与近几年效果较好的其他社区发现算法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结果显示,OCDRD方法在社区划分结构方面整体优于其他社区发现算法,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节点属性的社区发现博弈算法G_NA(game algorithm based on node attributes for community detection)。将社区发现的过程看做网络中节点的博弈,当所有节点都不能提高自身收益时,博弈结束。首先,G_NA提出基于节点度属性的收益函数;然后,在迭代过程中,节点按照重要度从大到小排序,并依次选择策略提高收益;最后,将提出的算法与现有算法分别在不同的真实网络和人工网络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8.
刘井莲  王大玲  冯时  张一飞 《软件学报》2020,31(11):3481-3491
近几年,在线社交媒体发展飞速,出现了大规模社会网络.传统的基于网络全局结构的社区发现方法难以有效地处理这些大网络.局部社区发现作为一种无需知道网络的全局结构、仅通过分析给定节点的周围节点之间的关系即可找出给定节点所在社区的方法,在社会网络大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针对真实世界网络结构中个体间的相似关系是模糊的或不确定性的,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相似关系的局部社区发现方法.首先,采用模糊关系来描述两个节点之间的相似关系,以节点对的相似度作为该模糊关系的隶属函数;然后证明了该关系是一种模糊相似关系,将局部社区定义为给定节点关于模糊相似关系的等价类,进而采用最大连通子图算法求得给定节点所在的社区.分别在仿真网络和真实网络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揭示出给定节点所在的局部社区,相比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F-sc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