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BOPP烟用包装膜专用树脂F 1002的开发与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调整催化剂A1/Si及聚合釜内氢气/丙烯等聚合工艺的关键问题为技术开发重点,在气相法工艺200kt/a聚丙烯工业生产装置上,开发和生产了双向拉伸聚丙烯烟用包装膜专用树脂F1002。F 1002的熔体流动指数为2.6~3.0g/10min,屈服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30MPa,等规指数为96.5%~97.5%,雾度小于或等于6%。用户使用反映,F 1002成型性好.制品具有挺度高、透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EPlD30P为基础树脂,添加复合助剂,生产出PP—R热水管专用树脂EP2D30P。对其分子结构、性能的分析及管材挤出试验表明,该专用树脂的物性指标全部达到设计要求,缺口冲击强度大于等于55.54kJ/m^2,氧化诱导期大于等于113.5min,且加工性能优良,管材外观满足使用要求.并通过了1000h静液压试验。  相似文献   

3.
瓶用透明PP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牌号聚丙烯(PP)为基础树脂,通过添加成核剂及其他助剂制备了瓶用透明PP专用料。研究了基础树脂、成核剂种类与含量及其他助剂对PP透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PP透明性优于均聚PP,高乙烯含量PP透明性优于低乙烯含量PP;HB系列成核剂的增透效果要优于Milleda3988等进口成核剂;随着成核剂含量增加雾度降低,当含量超过0.23%时,下降趋势变小且趋于稳定;其他助剂如分散剂B的加入提高透明性,硬脂酸钙的加入使透明性降低。DSC测试发现成核剂的加入使得PP结晶温度提高近20℃。经吹瓶实验,所研制专用料的加工性能、透明性以及瓶的强度、韧性均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熔体拉伸流变仪、动态旋转流变仪和力学性能测试仪对中空吹塑用聚丙烯专用树脂的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并对该树脂吹瓶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中空吹塑用聚丙烯专用树脂可以达到吹瓶应用的各项性能要求,吹瓶成型合格率达到100%,成型后的单瓶瓶重相比聚乙烯可以减少5%~8%,达到了替代聚乙烯中空吹塑专用料水平。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简称北京燕山分公司)聚丙烯事业部与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联合承担的“超高流动共聚聚丙烯(PP)K7760的研制与开发”、“注-拉-吹医用瓶PP专用料B4902/B4908的研制与开发”项目.于2006年11月通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6.
热灌装瓶用聚丙烯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无规共聚聚丙烯为基础树脂,添加少量透明剂,生产出符合热灌装瓶用树脂性能要求的专用树脂:探讨了乙烯加入比例、透明剂的品种及其添加量对专用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乙烯质量分数控制在1%~4%时,通过添加适宜的透明剂,可使专用树脂的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在聚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催化剂和助剂配方的筛选以及聚合工艺的优化等研究,开发了聚丙烯瓶盖专用树脂YPJ-706,并在工业装置上生产出弯曲模量大于1.4 GPa,常温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8.0 kJ/m2的高性能产品,可满足瓶盖制品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大庆石化公司全密度聚乙烯(FDPE)装置上采用Unipol气相法工艺、丁烯-1为共聚单体生产高强度聚乙烯薄膜专用树脂,牌号为DGDB 6097。DGDB 6097的熔体流动速率(I2 1.6)为7~13 g/(10 min),密度为0.945~0.951 g/c m3,拉伸屈服应力大于或等于19 MPa,拉伸断裂应力大于或等于23 MPa,断裂标称应变大于或等于500%。与相同工艺的通用薄膜专用树脂DFDA 7042相比,DGDB 6097树脂的密度高、拉伸强度大,强度优势明显;与同类产品高强度薄膜专用树脂DGDA 6098相比,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分布及薄膜各项性能等均相当。DGDB 6097产品在大庆龙阳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吹塑生产手提袋等高强度薄膜,加工应用表明该树脂的加工性能和薄膜力学性能均满足用户和国家标准(GB 12025)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大口径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专用树脂QHE16A/B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熔体强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QHE16A/B的弯曲模量在1150MPa以上;熔体强度在1.60MPa以上;200℃氧化诱导期在100min左右;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满足国内生产大口径双壁波纹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的生产技术要求,通过添加过氧化物制备出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聚丙烯产品,重点考察不同过氧化物形态及其加入量对最终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过氧化物A,可以使基础树脂MFR显著提高;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变窄;拉伸强度、灰分等性能都达到高MFR聚丙烯纤维专用料的技术指标,满足目标产品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丙烯医用输液瓶专用料B4902、B4908的微观形态、结构及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并与同类进口产品进行了对比。B4902、B4908中的乙丙橡胶粒径较小且分布均匀,产品具有适宜的刚韧平衡性,加工性能优良,达到同类进口产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挤-拉-吹输液瓶专用树脂的要求,确定了产品的技术指标及工艺条件,开发了PP输液瓶专用树脂B4901。B4901的乙烯含量控制合理,产品具有适当的刚性和韧性并有较好的透明性,杂质含量少,符合医用树脂的使用要求;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布宽,较好地满足了挤-拉-吹成型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几种加工助剂在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3种加工助剂对聚丙烯(PP)基木塑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芳香族碳氢化合物(S-105)和改性烷基酚醛树脂(TKM-M80)能够提高木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改善基体与木粉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加工性能;脂肪醇和脂肪酸酯的混合物(Deoflow A)能够明显提高木粉在PP基体中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但用量较大时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聚丙烯(PP)为基材,加入一定量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通过与二元乙丙橡胶(EPR)熔融共混制备了易开启式输液瓶外盖用料。根据外盖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外观及加工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确定共混工艺参数。研究发现,当在共混体系PP/EPR/LDPE(共混比为30/50/20)中加入质量分数3%的DOP后,共混体系的拉伸屈服强度降至4.08MPa,基本达到易开启式输液瓶外盖料的性能要求。此共混工艺具有生产工艺简单、设备占用少、容易实现产业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对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生产的流延聚丙烯专用树脂X37F,从常规物性、流变性能、结晶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出了X37F挺度和开口性能不如进口料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在造粒过程中加入过氧化物进行降解,将X37F的熔体流动指数提高到12g/10min,因此可以少生成(或不生成)有颜色的醌酮,同时解决X37F分子量分布过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姝  张木  盛德生 《辽宁化工》2012,41(2):124-127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硅橡胶为增韧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为辅增韧剂,制备了一系列的PP/硅橡胶LLDPE的三元共聚物,考察了PP填充不同配比的硅橡胶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硅胶含量不断的增加,样条的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冲击强度逐渐增加,样条的拉伸强度随着硅胶的增加而逐渐减少;LLDPE的加入量为15%时,PP/硅橡胶/LLDPE的三元共混体系力学性能最佳;硅橡胶的加入量为20%时,PP/硅橡胶/LLDPE的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乙烯质量分数[ω(C2H4)]对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PP)性能的影响,并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提出了其加入范围。试验证明,随着ω(C2H4)的增加,无规共聚PP的屈服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降低,冲击强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雾度有降低趋势。含有较高ω(C2H4)(如大于4%)的PP,具有相对较低的雾度(38%左右),是透明PP专用树脂的良好基料。添加透明剂A的无规共聚透明PP,ω(C2H4)至少在3%以上,专用树脂的透明度和其他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长碳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加工工艺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单螺杆挤出机,采用电缆包覆式工艺,进行聚丙烯树脂包覆长碳纤维,然后再二次造粒,制备出长碳纤维/聚丙烯合粒料,对此复合材料和原PP树脂的性能测试结果发现,因碳纤维表面未经处理,致使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伸长率,缺口冲击强度较原PP树脂有一定程度地下降,而此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却大大提高,结合其断口和横截面和电子扫描电镜照片,讨论了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和电学性能提高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