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ظ�ѹ�Ѽ����о�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水力压裂技术是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藏必不可少的主要技术措施,但经过水力压裂的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导致水力裂缝失效。为此,文章较系统地研究讨论了重复压裂裂缝延伸方式及判断方法,分析了原有裂缝失效的可能原因,提出了重复压裂的系统评估技术正确评价裂缝当前状况,阐述了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原则与方法和重复压裂裂缝延伸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
胡俊 《天然气工业》1999,19(4):34-37
沉积相的划分,实质上就是对古沉积环境的划分。所谓沉积环境就是地球的一块相对“独立”的表面,即一个发生沉积作用的地貌单元,如河流环境、三角洲环境等,它具有独立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这些特征亦即是古环境的物质表现,包括沉积岩石学的各种特征,如成分、结构、构造、生物、层序、砂体形态、剖面构造、横向变化等等,它们都是判别古环境的标志。在一系列连续或离散的测井资料中,包含了丰富的各种地下地质特征和沉积环境信息,从中提取出表征沉积环境的各种特征参数,建立起某地区的沉积相测井相模型,应用模式识别的各种处理方法,便能划分出该地区的各种沉积相及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3.
李哲  杨兆中  陈锐 《天然气工业》2004,24(11):52-54
数据挖掘是计算机发展的最前沿技术之一。像油气田开发等需要大量依靠经验和实例借鉴的工程领域,数据挖掘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因种种原因,该技术在工程领域尚没有被应用推广。文章以压裂施工为例,研究了该技术在油气开发上的应用。它抛弃了传统设计中“假设—建模—求解—预测—验证”的思维方法,直接从以往大量成功的压裂施工井中,汲取最宝贵的经验,用这些经验直接指导新的压裂。每一个成功的压裂实例都自动成为指导下一个压裂的庞大数据库中的一个新例,在学习循环中不断提高预测精度。它不需要任何理论假设和模型求解,它的失误率一般取决于挖掘的参考数据库/数据仓库的大小和精华程度。文章着重研究了挖掘工程数据源的建立和挖掘功能应用,把数据挖掘从商业推向工程领域。数据挖掘给传统的油气开发工程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文章用热流场模拟射孔完井渗流场,建立了射孔完井热流和裸眼井热流有限元二维(2D)模型,根据该模型,文中分析了理想情况裸眼完井模型的渗流速度场分布,得到了其模型出口处的线流量(Qr),为射孔完井模型出口处线流量(Qp)提供了比较基准。同时文中研究了射孔深度、有无钻井污染和压实带情况下,孔眼内流体流速、压实带外边界渗流速度及产能比与孔深、孔密的关系等,从这些研究中,对射孔完井得到了一些新认识,如孔眼内  相似文献   

5.
宋时权 《油气井测试》2013,(4):13-14,20
常用的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经验方法是基于矿场统计资料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引入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综合考虑地层地质特征、油气藏特性、物性参数、测试和生产数据等多方面的因素,形成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方法。计算证明,该方法对重复压裂选井选层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裂缝系统中流体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地震波特征的变化;裂缝系统中含气或含水对纵横波的影响是不相同的,譬如,含气时纵波速度明显降低,而横波速度保持不变或略有降低,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则明显降低。利用在四川灵音寺地区采集得到的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得到纵波和转换波剖面,并反演出纵横波速度等信息;经过纵横波剖面的直接对比、以及对道积分、速度剖面的综合对比解释,预测出了该区试验测线范围内的含气分布,预测结果与实钻吻合较好。初步实践表明,利用多波资料直接检测油气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谢用良 《天然气工业》2004,24(10):35-37
P波阻抗模型正演技术是一种基于反射系数计算的传统正演技术。经过川西地区多年来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在浅层蓬莱镇组气藏河道砂体展布描述及其含气性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而富有创造性的应用,勘探成效卓著。文章通过块状均匀模型波阻抗正演技术和层状非均匀模型波阻抗正演技术的综合应用,准确建立了不同厚度、不同阻抗特征的河道砂体地震响应模式,对砂体的含气性进行了精细的分类检测,较好地解决了川西地区浅层非均质岩性圈闭气藏的砂体展布和含气性识别问题,实用而且具有针对性。其特点有:①根据已知井的岩性特征和声波、密度测井资料等参数制作砂体模型; ②利用P波阻抗模型正演方法计算出砂体模型的地震记录;③根据P波阻抗模型正演方法计算出的地震响应特征(低频、强振幅)来检测砂体及其含气性。  相似文献   

8.
�Ľ��ۻ�����ʣ�ྲУ���е�Ӧ���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最大能量法的剩余静校正由于采用互相关函数计算时间延迟,在处理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得到的低信噪比或含有相关高斯噪声以及大剩余静校正量的地震资料时,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文章提出了采用地震信号的高阶(四阶)累积量估计子函数代替互相关函数来进行时间延迟估计,针对高阶统计量对高斯噪声的盲目性特点,对常规的最大能量法剩余静校正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得到了一种新的基于四阶累积量时间延迟估计的剩余静校正处理方法。该计算法可以通过FFT变换实现其快速算法,与互相关函数时间延迟估计算法计算速度相当。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很好地抑制地震资料剩余静校正处理中的相关高斯噪声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处理复杂近地表资料中相对较大的剩余静校正量。  相似文献   

9.
GM(1,N)��ɫģ����ѹ�Ѿ�����ѡ���е�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水力压裂是低渗透致密气藏开发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压裂井的评井选层是实施水力压裂的基本工作,常规方法是利用经验进行定性分析,给定选层标准。 文章尝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灰色建模,采用灰关联分析和GM(1,N)灰色模型对拟压裂井的拟压裂层段进行定量分析,确定该层段压裂后可能 具有的开采潜力以及潜在的压裂效益,为压裂井评井选层提供一种新 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传统的模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新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聚类方法。在模糊聚类时,考虑到事物特征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该方法将事物特征按其在不同层次上对事物的影响程度分类,再在各层次上确定不同特征的影响程度,最终建立起模糊等价矩阵进行聚类,它克服 了传统方法对多目标聚类的笼统性,使分析结果更可靠,该方法用于压裂酸化选井选层,其结果与现场情况相符,通过对比其它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事物的特征,计算简单,实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Һ����Ȼ��������Ӧ���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对液化天然气公交车供气系统中的燃料储罐等关键部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所选用的燃料储罐、供气管路等部件在Cummins CG—250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采用所选择的供气系统基本达到了原机的功率和扭矩水平;同时发动机具有明显的低速大转矩特征,而且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转矩曲线比较平坦。在台架试验的基础上,与上海申沃客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SWB6115LQ—3型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样车试制完成后,委托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对样车进行了车辆参数和有关性能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排放指标,能够满足公交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水平压裂气井的渗流过程进行了分析,将气体从地层流入水平井底的压降分为三部分:一是气体从地层基质流入到裂缝,通过复位势理论和势的叠加原理得出了有关产能的压降方程;二是从裂缝流入到水平井段,通过对裂缝微元体的分析,得出有关裂缝参数的产能压降方程;三是气体从水平井段指端流入水平井段跟端,通过动量定理得出考虑井筒摩擦等影响因素的产能压降方程。根据得出的这三部分压降方程,考虑各部分间的连接条件,得出了含多条垂直裂缝的水平压裂气井的产能预测模型,通过编程求解了该模型,并分析了裂缝半长、裂缝条数以及裂缝在水平井筒中的位置对水平压裂气井产能的影响,从而为压裂后的产能评价及压裂井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下篇为上篇的模型方程组提供一个全新的等效求解方法:根据方程组潜在特征,变换自变量(把自变量由位置参数x换为压力参数p),以显式化手段解决了模型方程组极严重的参数耦合问题。针对迭代运算中可能出现的发散,运用Stenffensen 法防散与加速迭代,使运算在数学理论上更严密。迭代运算中采用预报—校准思想,让前步运算的结果作为后步运算的初始迭代值,在滤失计算中,把二维模型中的裂缝延伸缝长—时间关系作为拟三维模型的裂缝延伸速度用,这样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大大减少了计算上的复杂性。同时,在初始流量分布假设中,也以二维模型的流量分布代替线形流量分布假设,使迭代初始值尽量接近收敛结果。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公式和预报-校准思想,使新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向上挂靠真三维模型,向下联系二维模型,实现三类模型的横向渗透。  相似文献   

14.
�ظ�ѹ���������·�����о�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重复压裂技术是提高低产压裂井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重复压裂新裂缝的重新定向,有利于在油气层中打开新的油气流通道,更大范围地沟通老裂缝未动用的油气层,大幅度地增加油气产量,进一步提高油气藏的开发效果,因此,重复压裂新裂缝的重新定向分析是具有相当难度和应用价值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重复压裂优化设计的关键。文章系统地研究了重复压裂井中的应力大小和方向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缝重定向、重压造新缝机理、重复压裂的最佳时机、新缝延伸规律和缝长特征等问题。现场实践证明,该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为低渗透油气田后期开发的增产稳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力压裂中适时预测裂缝几何形态对压裂施工的成败至关重要,文章(上篇)在拟三维的假设条件下,重新推导和改进了权威的拟三维Palmer模型。文章改进的重点是裂缝高度控制的处理,这是三维模型与二维模型最本质的差异,高度控制直接决定着模型刻划实际的精确度。原 Palmer模型使用Rice静态应力强度因子积分公式作为裂缝垂向延伸的判据,这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施工过程中裂缝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不断延伸的,裂缝壁面也始终是动态受载,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更为合理。文章引入了在真三维模型中才使用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公式来替代原来的静态公式作裂缝延伸的判据,并且把缝高与缝宽方程融合起来,巧妙地求出缝高,避免了真三维求缝高极其复杂的处理方法。实现拟三维模型向真三维模型的横向渗透,使新模型兼具拟三维模型的简单和真三维模型的精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民摩托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摩托车尾气排放污染已成为城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减小摩托车排气污染的理想清洁燃料首选LPG。为解决摩托车LPG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的问题,分析了LPG的物化特性,并进行了LPG进气道气态喷射、进气道液态喷射和缸内液态直接喷射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液态LPG缸内直接喷射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较燃用汽油时提高约10%,能有效解决LPG常规供应方式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实现快速排液的纤维增强压裂工艺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川西新场气田在压后排液测试及采气初期,常常出现支撑剂回流返吐的问题,给压裂井测试和正常输气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文章进行了不同闭合压力、不同压裂液粘度和不同纤维浓度的支撑剂稳定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纤维后的支撑剂充填层的临界出砂流速提高了10倍以上,稳定性显著增强,对预防支撑剂回流非常有效。CX483井现场试验表明,采用纤维增强加砂压裂工艺,排液速度明显加快,排液时间显著缩短,见气时间显著提前,达到了“能快速、高效排液,避免支撑剂回流返吐”的应用效果。这项工艺的成功应用,为进一步降低川西低渗致密气藏压裂液的滞留伤害和预防因地面管线的冲蚀破坏而造成的安全生产隐患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ʯ������ʵ���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针对某高温高压含蜡凝析气井在开采过程中是否存在石蜡沉积展开实验评价研究,利用自行开发的固溶物沉积实验激光测试系统,测试了脱气油在不同压力下的析蜡温度和溶蜡温度。结果表明,脱气油的析蜡温度和溶蜡温度随压力降低基本呈直线下降,析蜡温度比溶蜡温度低10~20 ℃,升温溶蜡曲线滞后于降温析蜡曲线,说明蜡一旦析出,更难溶化。该井压力在0.10~60 MPa,脱气油的析蜡温度在38~49 ℃,溶蜡温度在52~63 ℃,因此在地层中不会出现石蜡沉积,同时,只要井口温度不低于38℃,井筒中也不会出现石蜡沉积。一旦有蜡析出,采用热清蜡技术的加热或热油温度必须高于70~80 ℃。在常压下,粘温曲线法和密度温度曲线法测试的析蜡点与激光法接近。实验还发现,脱气油石蜡结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触变性,表观粘度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这是因为结晶石蜡所形成的网状结构较弱,持续剪切使结晶石蜡网状结构容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9.
气井动态优化配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静态配产计算过程,减小了对生产数据的依赖,可以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配产不当和规划错误,使配产更具有普遍意义。文章以较成熟的气井动态分析为基础,考虑了生产时间对地层压力、气体性质以及井底积液、地层垮塌、最小经济产量和计划产量等外在因素对气井合理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井筒内流体流动的数学模型并实现了井筒内流体压降变化的计算机仿真;建立了气井最大的日配产量、最长稳产年限、最大可采出量3个优化配产模型。实例分析说明通过所建立的优化配产模型所获得的配产量是整个系统的最优产量,能满足气井长期稳产的要求,配产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