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每个人都在寻找理想中的房子,以期容纳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其实每一栋建筑也在寻找适合的人。建筑,通过凝固的语言,与生活、与人相互匹配,达到圆满境界。  相似文献   

2.
住在月牙里     
正中国设计师孙敏与德国建筑师克里斯(Christian)在北京相识、相知、相爱。婚后,两人定居在北京,跟大多数生活在城里的人一样,他们老想在城市郊区找一处地方,一处哪怕是暂时离开城市享受乡村生活的地方。"北京附近有许多村庄,但都发展得比较商业了,那不是我喜欢的。我想象中的‘世外桃源’,必定得有山有水。"那还是在6年前,孙敏和克里斯用谷歌地图尝试着以北京为中心寻找。"没想到还真被我们找到了,就在长城附近。从地图上看那是一座月牙形状的村子,溪水潺潺,群山围绕,村子就在山洼里。"这让夫妇俩很兴奋,第二天,就开车找了过去。"那会儿可不像现在有GPS导航,但很神奇,一去就让我们给找到了。"孙敏直说这房子跟他们有缘。  相似文献   

3.
小世界     
正"那些大人就喜欢数字。你跟他们讲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总爱问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他们不会问你,他说话的声音是怎样的?他喜欢玩哪些游戏?他是不是收集蝴蝶标本?他们问的是,他几岁?有几个兄弟?他父亲挣多少钱?这样问过以后,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你要是对大人说,我看见一幢漂亮的房子,红砖墙,窗前种着天竺葵,屋顶停着鸽子……他们想象不出这幢房子是怎样的。你得这么跟他们说:我看见一幢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马上会大声嚷嚷:多漂亮的房子!""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小王子》  相似文献   

4.
共享时代的城市与建筑,表面上似乎是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关系,而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今的城市建筑与过去的聚落不同的是,过去是人们将自己早已存在的空间意识通过建筑来展现,而现在的中国城市中特别是住宅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是仅仅通过几个人就能决定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共享经济、共享生活的历史发展与共享城市和建筑的时间、空间概念等方面来探讨未来共享时代的城市与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所房子,面朝山川湖海,眼里四季如春。有人画在纸上,有人埋在心底。而南山之巅的"山鬼"民宿,索性造出了这所心中的房子,把理想生活装进了一座玻璃房里,与人共勉之。山中幻影长江南岸,有座南山,是山城重庆的"城市之肺"。植物园边,有间民宿,是闲云野鹤的理想国。这栋长在山间绿林、悬崖峭壁的玻璃房,共有5层,  相似文献   

6.
兔子博物馆     
他俩共同拥有的兔子已经多到淹没了整座房子,于是这座房子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兔子博物馆"。大多数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美国人坎迪斯·弗雷齐和丈夫史蒂夫·卢巴斯基的最爱是兔子。18年前,他们一见钟情之后,坎迪斯就开始甜蜜地称呼史蒂夫为"亲爱的兔子"。恋爱初期,两人相约每个特殊节日都互  相似文献   

7.
<正>梭罗曾说:"如果我真的对云说话,你千万不要见怪。城市是一个几百万人一起孤独生活的地方。"在福建,有这样一群城市孤独者,从厦门移居至长泰,在后坊村建起了"龙人古琴文化村"他们栖居于天柱山下、马洋溪边,每日于古樟荫绿处斫琴、抚琴,在琴声中追寻理想的生活,实现自我的认同。弃商从艺做琴人斫,砍削之意。古琴选材和斫制有严格要求,斫制一张好琴不易,想成为斫琴师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8.
<正>"拍摄长江、黄河、澜沧江,是我终生的选题。"郑云峰在三峡度过了7个春夏秋冬,闯过了150多道激流险滩,寻访了50多座移民城镇和山村,徒步踏遍了峡江两岸大大小小近百座山峰,拍摄图片资料5万余幅。"三峡工地有建筑大军、移民大军、考古大军,他们都说我是一个人的摄影大军。"在生活中记录,在记录中生活上世纪60年代,在机关单位做宣传工作的郑云峰,初入摄影圈。那时候摄影是一件稀罕事,一个相机的价格差不多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旧货吃货吉治,暗喻着极致。在杨函憬看来,极致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希望用一枚馅饼,黏住过往的人们。吉治百货,是杨函憬的另一场关于厦门生活的梦,在他破产以后。说起来,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一个人能在这么些年里面,做这么多的项目。杨函憬就做了,并且,跌倒了,只留下"旧物仓"。可谁曾想,两年后,杨函憬就邀上"阿吉仔",喊上"老厦门",带着吉治百货,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桃花源,让自己偶尔放松,静静地待在里面畅想天下。其实,小孩子也不例外。除了要出手购买房屋住宅,平时的你喜欢看建筑模型吗?答案一般是否定的。因为那些四四方方的家伙既呆板又枯燥,但这次或许就不同了。眼前的20座建筑模型天马行空、别具创意,有的像大树,有的则是从"海底"层层垒建而成……独特的廓型结构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这些建筑模型来头可不小,作者是全世界20个顶尖设计师和建筑机构。他们受大教堂集团(The Cathedral Group)的委托,在75厘米见方的"地基"上构建房子,再将这些"迷你屋"拿来拍卖,所得利润全部捐给英国慈善团体KIDS,以帮助更多的残障儿童。这些迷你屋的内部细节十分精巧,小小的房间里,壁炉、浴缸、艺术品等一应俱全,小巧得让人不禁莞尔。在设计时,每位创作者都让自己的屋子至少包含一项特殊功能,以方便有行动障碍的儿童。比如为轻微残障儿  相似文献   

11.
丛林色界     
樱雪 《中华手工》2013,(4):74-76
色彩缤纷的小屋与绿色丛林相融,其实,色无界。面对城市的喧嚣和环境恶化,谁不希望回归丛林生活,拥抱自然,畅快呼吸。即便是住在丛林废弃的小屋里,又有何妨?不过,若是经过创意改造,让废弃小屋焕发新生,岂不更有意思?这是一个在巴西圣保罗郊区的废弃小屋,屋主是一对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心手造屋     
家在一点一滴的改造中慢慢成形,慢慢积累沉淀,慢慢有了主人的气息。走进Amy和Eric的家,左边是一幅长长的开普敦城市照,右边是一面照片墙,墙上横七竖八地贴着两人在世界各地游玩的照片,张张笑脸拼成一个心形,一块白橡木的"home"安扎在心形上方,安静沉稳,昭示着家的安定与温暖。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与工业》2015,79(4):32-35
  相似文献   

14.
船屋     
她不想一辈子睡在全世界99%的人都睡着的相似的床上,她要睡的地方像她无数次出行时睡的吊床,她要它摇曳生姿,像一艘船,张开风帆,在梦里穿行……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家与勺子有着深厚渊源的店,找一个悠闲的下午,去探寻勺子的各色风情吧。  相似文献   

16.
船屋     
她不想一辈子睡在全世界99%的人都睡着的相似的床上,她要睡的地方像她无数次出行时睡的吊床,她要它摇曳生姿,像一艘船,张开风帆,在梦里穿行……  相似文献   

17.
枕莲堂     
奔走在繁杂都市,偶尔想慢下脚步,找个恬静之地,畅快谈聊人生,品味中式茶道,享受西式咖啡。这些,在常州枕莲堂可以尽得满足。入得厅堂,耳边飘来古典旋律,宽敞的空间让人眼前豁然一亮,手工莲花灯垂涎欲滴地倒悬于高顶,墙上油画阐述着东方佛教文化的神秘,棕木地板踩上去发出慵懒的声音,恰被那滴水观音点缀了鲜活,安腾忠雄式的清水泥茶格摆放着各色茶叶:普洱、铁观音、大红袍……店主陶嵘嗜爱茶道,他将自己收藏了十多年的普洱重新做了包装,配上精挑细选的宜兴紫砂壶,颇有茶调。忽而撩过一阵咖啡香,我顺着香味穿过一道西班牙风格的白色拱门来到二楼。与楼下中式风格不同的是,这里弥漫着优雅闲  相似文献   

18.
恋恋老屋     
陈丽萍 《中华手工》2011,(10):86-89
外公的书桌,妈妈的嫁妆,黑白电视机……老屋里有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屋主兼设计师:万敏(网名冷梦燃),从事销售房屋年龄:19岁(1992年老房)改造造价:12万元+全身心投入  相似文献   

19.
《国外塑料》2004,22(5):73-73
在1958~1959年间.美国Ralph Wilson塑料制品(现改为Wilsonart国际)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造了首栋塑料住宅大楼,这栋民用住宅楼命名为Wilson House大楼。  相似文献   

20.
走进婧婧的家,第一感觉是明亮,第二感觉是有点空,随后,就被那些剞圣的家具吸引,然后好奇,这房子真是租来的,这些家具真的都可以打包带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