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斜井合成记录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斜井的合成地震记录,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制作方法:①根据井斜角、方位角和测量深度(MD)计算测量点偏离井口的的△x、△y和真垂直深度(TVD);②在TVD域内利用常规方法制作合成记录;③将合成记录和测井曲线沿井孔显示,同时考虑井孔方位与地震测线间的关系;④对合成记录进行微调,以使合成记录能更好地匹配地震剖面。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斜井和水平井的合成记录和地震剖面对比较好,达到了斜井层位标定的  相似文献   

2.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其流程为:①通过输出低频剖面,对比、分析平均速度,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性;②利用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室测试进行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明确储层相位特性;③通过VSP平均速度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反求平均速度进行速度似合,得到速度模型,进而作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④通过声波与密度测井曲线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用准确的时--深转换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相关性,用时变提取子波、分频滤波宽频合成记录来提高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程度。用上述方法对某工区的两口井进行了层位标定,分别识别出16.9m和5m的砂体,与钻探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零偏移距VSP勘探中,井口附近可重复的地表震源向井中检波器发射信号,检波器记录几道后,通过求和生成该深度的合成地震道。在不同深度重复这一过程,可生成VSP剖面。VSP剖面经过处理生成最终的道,它可代替从测井曲线得到的零偏移距合成地震记录。  相似文献   

4.
叠前深度偏移地震资料以其独特优势在地质综合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地震剖面上的深度与实际钻井深度间存在误差,限制了其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广泛应用,做好深度校正是更有效地应用该资料的前提与关键。虽然地震与测井资料形成机理不同,不可能在各个方面完全一致,但单纯就地层界面的深度而言,二者应该一致。为此,提出基于动态深度规整的高精度井震匹配方法,分析深度域井旁道与合成记录的相似性,利用递推规划算法,通过计算波形幅度、波数等特征综合确定地震与测井资料的对应关系,得到井旁地震道各小层的偏差校正量,实现对地震深度误差的校正。最后用理论模型和实际数据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深度域综合解释的效率及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水平井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测井数据计算的垂深误差较大。对比分析了长庆油田32口水平井井眼轨迹,对同一口井的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数据,均采用平均角法计算井眼轨迹,从测井工艺、深度计量、测量仪器精度等方面分析了垂深误差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随钻测斜与电缆连斜井眼轨迹误差校正方法。实际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误差校正方法后,计算出的水平井井眼轨迹更接近实际,这对于正确分析水平井眼与地层关系,以及评价水平井测井资料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斜井中测量到的声波记录了泥岩中纵波速度的各向异性,进行泥岩速度各向异性校正需要确定泥岩的汤姆森系数,传统上汤姆森系数通过泥岩实验测量或应用地震资料经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非双曲时差速度反演获得。针对这两种方法存在的困难,提出在多口斜井声波资料地层对比的基础上,选取同一层位多口井的测井声波资料,以椭圆方程作为反演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汤姆森系数的新方法,由此实现斜井泥岩声波速度各向异性校正。该方法在渤中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大斜度井中实测声波速度与地层真正垂向速度的差异巨大,校正量达到了20%~30%,为斜井地震正、反演提供了精确的声波速度,提高了斜井测井刻度在地震实际应用中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地层倾角测井标定过井地震剖面是提高地震成果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及在微机上如何对其进行实现:①利用测井数据合成地震记录;②利用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地震层位标定得到准确的时深关系;③将地层倾角杆状图标定到地震剖面上;④进行交互解释。  相似文献   

8.
测井曲线对垂向地层剖面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其横向探测范围有限。地震资料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较密的采样间隔,但其垂向分辨率有限。地震响应对横向岩性(地层厚度或性质)的变化是灵敏的,虽然其垂向分辨率不能满足确定岩性变化的要求。按统计学,地震资料可用来检测井旁地震道的横向变化量。因而,利用地震资料作为传递函数,可以外推高分辨率的测井曲线。垂直地震剖面资料常用以校准地震资料和声波测井曲线,也用于井下外推地震/测井资料,以便划定目的层, 测井曲线与相应地震道进行对比校准,并作出统计评价。同样,将目的层处的地震道与参考道对比校准,用时间变量相关函数检查每个地震道与参考道的相似性。通过下式使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相结合。 G_t=C_t·R_t+(1-C_t)·S_t式中,c_t是相关系数;R_t是测井曲线;S_t是地震道。合成信号是外推的结果。它是利用地震道的相似性作为外推测井曲线适用性的一个准则。地震资料可用在地震道与地震测线上任何一条测井曲线都不相似的情况下。外推方法可以帮助解释人员用几种方法来解决疑难的地层学问题。按测井曲线确定的井位条件在横向上可能有局限性。可沿水平测线检查其他的井位条件。可确定剖面上的振幅包络线,以改善反射波的振幅比,及提高高分辨率测井资料的横向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9.
根据垂直地震剖面的基本原理,针对非零井源距(偏移距)观测资料,研究和制定出一套垂直地震剖面处理方法。主要处理过程包括:动校正和静校正;上行波、下行波球面扩散振幅补偿;中值滤波与二维滤波相结合分离上行、下行波场;垂直地震记录变换为共反射点叠加记录(VSP-CDP 变换)。该处理方法适合于比较复杂的非零井源距垂直地震测量资料处理,也适合处理直井或斜井观测资料。通过对赛伯720计算机现有一些地表地震处理软件作了改进,同时又新增加了一些软件,使上述处理方法已模块化。本文还介绍了实际处理的两口井的非零井源距观测资料,其结果表明所使用的处理手段是正确而实用的。利用处理结果,结合测井和地表地震资料,精细地分析了井周围地层与地震反射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海拉尔地区复杂地震资料作为研究剖析实例,根据叠前深度偏移剖面的具体特点,通过建立新的合成地震记录模式和新的地震数据处理模式,探索出一套针对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解释方法,使深度剖面的岩性解释工作得到了补充。变频率初相位的合成地震记录方法合理有效地解决了模拟地震子波的相位问题,使层位的对比更加可靠;通过峰谷差值剖面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类似于经过反演处理的剖面,有效避免了振幅横向不均匀变化给岩性预测带来的影响,使得深度域的解释方法更加简便和合理;地震资料相干体技术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储层构造分析精度提供了有利的工具。结合钻井资料,对海拉尔地区叠前深度偏移地震数据体进行了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布井有利区,为进一步的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斜井声波测井曲线校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斜井声波测井曲线生成的合成记录,不能用于沿斜井轨迹标定层位,只能在斜井井口垂直道上进行层位标定。但受地层倾角的影响,这样标定的层位有很大误差。因此,对斜井声波测井曲线进行了地层倾角校正和地层埋深校正,求出一条反映井口垂直道上地层物理特性的“虚”测井曲线。然后,用该曲线按直井方法生成合成记录,用来标定井口垂直道上的地震波层位。文中给出的应用实例表明,用该方法标定的地震波层位准确、可靠。这说明此方法在构造简单地区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2.
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它是连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的桥梁。从合成地震记录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油气勘探过程中的具体研究实例,分析了VSP资料与合成地震记录时深关系的差异性、地震资料对合成记录的影响和子波的选择;最后,利用勘探实例着重用阐述合成地震记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把握区域速度、明确储层地震响应特征、识别地震资料的多次波和剔除地震资料的地质"假象"。  相似文献   

13.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制作及纵、横波层位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及其与纵波资料对比标定层位,是应用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解释的基础。采用全波列测井资料制作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需要考虑地层倾角、岩层各向异性、横波测井资料的环境校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纵、横波资料对比中,又需要考虑极性、井资料的深时转换、子波带宽等的影响。本文从模型资料和莺歌海盆地实测多分量资料出发,研究了转换波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具体制作的方法和步骤,以及纵、横波对比标定中的基本问题和解决方法。实际资料的对比标定证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是连接地震、地质、测井工作的桥梁,是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储层分析和油藏描述的基础工作。对合成地震记录层位标定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经时间偏移的地震道信号来自于地层在成像射线轨迹上的反射,而不是来自地震道正下方地层的反射,合成地震记录上的反射与井旁地震道的反射在横向上存在偏离;基于一维褶积模型的合成地震记录没有考虑多次波和转换纵波的影响,与井旁地震道在地震波场上存在差异;井旁地震道经历了动校正、叠加等由叠前到叠后的处理过程,而合成地震记录由简单的一维褶积模型产生,两者的形成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地震资料解释人员在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的同时,应该承认并正视两者的差异,并综合利用其它地质信息对地震反射层位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5.
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这就导致仅用单一属性解释储层不可避免地存在多解性。在利用属性进行储层预测过程中,单一属性或综合属性能否指示含油气情况,往往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即存在模糊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模糊逻辑的多属性融合方法,即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属性融合,利用隶属函数将模糊问题进行定量化处理,通过模糊贴近度矩阵求取各自的权重,最终得到一个定量的综合结果。属性融合过程中各种属性权重的求取完全基于数据驱动,降低了人为操控的主观性。数值模拟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显示,用本文方法所得融合结果与井资料能较好吻合,表明利用本文提出的基于模糊逻辑的多属性融合方法进行油气预测是有效且实用的。  相似文献   

16.
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时间域,合成地震记录是地震子波与反射系数的褶积。深度域的合成地震记录也与时间域类似。只不过先要将时间域的子波转换成深度域的子波转换成深度域的子波;然后利用皮时差曲线和密度计算出深度域的反射系数,再二者褶积便可得到深度域的合成地震记录。本方法的关键在于提取子波和计算反射系数。要在深度偏移剖面上选取品质较好的井旁地震道计算子波的主频,要选用零相位子波。在计算反射系数之前,要对声波时差曲线和密度曲线进  相似文献   

17.
这里介绍一种应用地层倾角测井,声波测井,密度测井资料制作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的方法,其内容包括:(1)把声波曲线和密度曲线生成的声阻抗曲线作基础道:(2)按地层从而倾角和CDP间距把该基础道向左,右分别外推两道,形成一个5道的地质模型;(3)进行断层,不整合修正后,利用褶积正演产生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这种井旁二维人工合成记录有以下优越性:①增加了构造倾角,断层,不整合信息;②可提高钻井资料与地震  相似文献   

18.
小波变换在合成道与井旁道对比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震与测井资料在时间、相位、频率和振幅等方面的差异,采用小波变换的Mallat算法对测井资料进行重采样,并把制作的合成地震道与井旁地震道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采用最小平方算法求取不同尺度空间的匹配滤波因子,再利用最小熵滤波方法来校正这些滤波因子,最终重构合成道信号。通过迭代计算,达到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实际资料的试处理验证了所用方法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阿尔善油田进入开发之前,应用合成声波测井剖面技术对油层进行横向预测是减少钻探失误的一项重要措施。构造简单、平缓,目的层埋藏浅,地震测网密,地震资料质量较好,又有质量好的实测声波资料是制作高质量合成声波测井剖面的必要条件。由过井地震道转换的合成声波测井曲线的精度,取决于振幅处理的精度,波形质量和获取低频及高频信息的程度。过井地震道转换的合成声波测井曲线和该井实测声波曲线的相似性是合成声波测井剖面解释的基础。此外,要十分重视测线交点处合成声波速度的闭合和储层速度的标定。在本文所述的条件下,利用速度特征研究储层,其厚度一般不小于50m。本文利用合成声波速度剖面对阿尔善油田进行了横向预测,已被5口井证实,其中在预测范围内有3口井钻遇油层,在预测范围外的两口井未见油。  相似文献   

20.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人工合成记录在地震资料的解释和储层预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从5个方面论述了合成记录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即①褶积模型建立;②子波参数选择;③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匹配;④层位标定与地震记录的极性;⑤反射系数的精确提取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合成记录的翩作精度,而精确的合成记录又是储层预测和油藏描述的重要前提。提出了用相关系数、声波曲线对比和求剩余记录等方法来检查合成记录制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