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川东石炭系黄龙组由于优越的储集条件,近年来一直作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对象。该文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川东石炭系进行层序地层研究,阐述了层序顶、底界面的类型及其识别特征、层序内岩石组合特征、岩石的沉积环境、低频层序的划分及高频层序的划分。认为川东石炭系黄龙组为I型层序,通过界面识别和与邻区的对比,将川东石炭系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三个四级层序,七个五级层序。通过联井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石炭系层序地层的等时格架。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地层划分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层序地层研究的理论及方法,针对塔里木盆地石炭系东河砂岩开展层序地层研究,探讨在塔里木盆地利用露头—钻井—地震资料为基础的综合层序地层解释方法技术,识别层序边界,建立地层格架。通过野外露头观察、钻井资料分析及地震剖面综合解释方法技术,在石炭系识别出了6个层序。重点对觉马—赛克区东河砂岩段层序进行分析,认为该段是一个穿时岩性地层单元,跨3个层序,即C-SQ1,C-SQ2,C-SQ3,其主体相当各层序的低位—海进域(TST),为一套海岸上超砂岩沉积,是今后的重点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综合利用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在研究区石炭系识别出了7个层序边界界面,包括3个Ⅰ型层序边界及4个Ⅱ型层序边界。相应地,将石炭系划分为6个沉积层序(2个Ⅰ型层序,4个Ⅱ型层序)和13个体系域,除陆架边缘体系域不发育外,其它体系域发育齐全。满西地区石炭系沉积于陆棚区,为海陆交互的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沉积,区内石炭系层序地层框架相当于Vail模式的陆架坡折向陆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塔河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及与邻区的对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根据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塔河地区石炭系可划分为6个标准三级层序,反映了海平面的6次升降旋回。在归纳总结塔河地区石炭纪沉积演化和石炭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根据沉积相分析并结合海平面变化对地层沉积及演化的影响,认为塔河地区下石炭统巴楚组砂砾段与塔中、满西地区的生屑灰岩段为同期沉积,岩性的差异是同期异相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5  
通过地震、钻井和露头三位一体的研究方法,把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划分为2个超层序(J1-2SS1、J2-3SS2)、7个层序(J1S1-J3S7)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包括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中上侏罗统的石树沟群,包括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介绍了各层序划分的主要依据和特征。指出Ⅲ层序底界面位于J2S^22砂层组内部,是一个油气勘探意义重大的不整合面。Ⅱ、Ⅳ层序底界面位于煤层发育段之间,煤层不能作为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LF-ST)以及湖泊萎缩体系域(LWST)等术语;总结出了层序界面的4种类型—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火山-局部不整合面、湖盆萎缩最大暴露冲刷面及区域性超覆不整合面;指出了生物富集层和油页岩的底界面以及低能量细碎屑与下伏钙质团决和滑塌构造层之间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而规模较大的水深突增岩相界面、较厚的滑塌构造层顶界面以及颜色突然变深的较厚泥质沉积物分界面可作为准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LF-ST)以及湖泊萎缩体系域(LWST)等术语;总结出了层序界面的4种类型—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火山-局部不整合面、湖盆萎缩最大暴露冲刷面及区域性超覆不整合面;指出了生物富集层和油页岩的底界面以及低能量细碎屑与下伏钙质团决和滑塌构造层之间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而规模较大的水深突增岩相界面、较厚的滑塌构造层顶界面以及颜色突然变深的较厚泥质沉积物分界面可作为准层序界面。   相似文献   

8.
根据T.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对地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划分出2个长期地层旋回(相当于Ⅲ级层序),主要发育陆源碎屑岩层序。识别出了2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岸-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潮坪-泻湖沉积体系。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生、储、盖发育情况,指出垂向上LSC2下部为本区相对有利的储集层段;平面上,草1-草6井区附近的滨岸-扇三角洲砂体是本区相对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川东石炭系储层及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概括了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天然气、地层水和储层有机质及储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川东地区石炭系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储层主要由较纯的白云石和方解石组成,其晶形和产状、碳氧同位素值和微量元素都有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它经历了沉积、暴露剥蚀和深埋藏三个演化时期。储层沥青为多期次演化产物,并已进入高、过成熟演化阶段,主要来源于志留系源岩有机质中各种细菌等原核生物和藻类(如蓝绿藻等),而与下二叠统页岩无关。地层水总体上属于封闭水,水型主要为CaCl2型,对天然气的保存有利,天然气主要分布在钠氯比小于0.75的区域,且地层水高矿化度分布区与石炭系地层残余厚度分布大的地区有一定对应关系。天然气具有干燥系数高,非烃含量少,甲乙烷碳同位素组成轻且值倒转,浓缩烃含量较低等特征,这说明天然气具有相同的母质类型和大致相似的热演化经历。  相似文献   

10.
通过江苏宁镇地区的野外剖面研究,分析了该区下古生界四种主要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特征,对该区下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层序划分.共划分出5个二级层序、34个三级层序。通过对影响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层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主要受气候、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11.
根据层序地层经典模式,运用地层垂向和横向综合对比的方法,在野外露头上对马角坝地区石炭纪地层进行了三级层序及沉积相上的分析。研究剖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1个Ⅰ型层序,4个Ⅱ型层序,认为马角坝地区石炭纪为一套局限—半局限、开阔台地沉积。  相似文献   

12.
川东云和寨气田石炭系储集层特征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和寨气田石炭系黄龙组主要储集空间为孔隙和裂缝,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而裂缝在改善储层渗透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测井信息为基础,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该区未取心井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参数及裂缝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使用误差统计法对储层参数预测模型效果进行评价,预测效果满足本区所需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要求,证明了神经网络算法是在测井信息较少的情况下预测储层的有效手段,为气田评价井、开发井的部署、储量计算及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川东石炭系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层系之一。基于气藏发育构造部位、圈闭类型及主要特征的不同,将川东石炭系已有气藏分为主体构造断垒型、潜伏高带断垒型和潜伏高带断鼻型等3类,预测了向斜悬挂式、向斜低缓微隆型和向斜地层岩性型等3种新的气藏类型,并总结了川东石炭系气藏分布模式。在分析6种气藏富集特征后,认为川东石炭系气藏富集优越性依次应为潜伏高带断鼻型、潜伏高带断垒型、向斜悬挂式、主体构造断垒型、向斜低缓微隆型、向斜地层岩性型。其中,潜伏高带断鼻型富集优越性最好,是川东石炭系大型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向斜悬挂式气藏富集优越性较好,可能是川东石炭系下一步勘探的最为有利气藏类型;向斜低缓微隆型和向斜地层岩性型也是川东石炭系勘探的潜力类型。  相似文献   

1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川西地震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雷雪  李忠  巫芙蓉  林刚  邓雁 《石油物探》2003,42(4):493-500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构建地震剖面的等时地层格架 ,建立高精度地震层位框架。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在 2种不同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下的反演结果说明 ,在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用三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结果 ,生成三维波阻抗反演中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 ,建立强地质约束 ,可以减少方波化反演的横向多解性 ,且可获得地质意义上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5.
五灵山—蒲包山地区在石炭纪时期,主要为潮坪—浅海泻湖沉积环境。依据岩石学、古生物学以及测井相综合分析,得出研究区主要发育有三种亚相,并可细分为七种微相,三种亚相为潮上带、潮间—潮下带和泻湖相;而潮上带又可分为泥(膏)云坪和潮池二个微相,潮间—潮下带分为颗粒滩和滩间泻湖二种微相,泻湖相又可分为泻湖浅滩和灰质泻湖两个微相。研究区随着海侵的继续,从蒸发潮坪到局限台地,再往开阔台地过渡。沉积相的研究为进一步勘探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依据丰富的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哈得逊地区下石炭统下泥岩段海相溥层产油砂体进行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该套薄层砂体层塔里木盆地石炭系层序Ⅰ高位体系坡的低能砂质滨岸相沉积,发育的多个明显向上交相的准层序又构成一个(弱)前积准层序组。层序Ⅰ高位体系域发育早期为远滨环境,随着海平面的缓慢下降逐渐过渡为远滨和临滨一前滨环境交互,最后演变为滨海平原,识别出的5个单独薄砂体由下向上逐渐向海迁移,砂体间出海相泥岩分隔,互不连通,呈孤立的席状透镜体,侧向相变为泥岩;平面上砂体沿古海岸线发育,其走向大致为北西-南东向。薄层砂体砂岩粒度细,厚度薄(薄于3m),但分布广,发育明显受层序(体系域)背景、古地貌和物源控制,其分布面积远大于已知油田的面积,有希望寻找到主要受岩性控制的较大型地层油气藏。图4表1参19。  相似文献   

17.
川东—渝北黄龙组碳酸盐岩储层的成岩系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川东—渝北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储层的成岩作用方式、成岩演化序列和相对应的地质作用产物、组合及稀土元素和碳、氧、锶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按“水文体制”将黄龙组划分为不同成岩阶段的孔隙水、压实卤水、大气水和温压水4个成岩系统。各成岩系统流体来源、性质、水 岩石相互作用过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与储层发育密切相关的成岩体系和成岩方式主要为:早成岩阶段压实卤水成岩系统的埋藏白云岩化作用;古表生期大气水成岩系统的岩溶作用;再埋藏成岩阶段温压水成岩系统的深部溶蚀和构造破裂作用。根据成岩系统和水 岩石相互作用序列与储层演化在时间 空间上的耦合匹配关系,颗粒滩沉积微相控制了储层的区域分布位置;早成岩阶段埋藏白云岩化形成了储层发育基础;古表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扩大了储层分布范围、发育规模和提高了储层质量;温压水条件下的深部溶蚀和构造破裂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层的孔渗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在张东开发区古近系可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沙三段相当于层序Ⅰ,沙二段相当于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沙一段下亚段相当于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沙河街组油藏具有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复式油藏特征,其主力储层为沙三段的底部和沙二段。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东部的石炭系黄龙组(一般厚度40-60m、最大厚度小于100m)是川东地区天然气的重要储集层,它属局限少湾沉积环境,中生代及其之前以升降运动为主,之后主要是褶皱运动。钻井,测井资料及其相应的研究成果证实;埋深达4000-5000m的黄龙组灰炭聚集油气之后,声波速度下降了400-500m/s,地震剖面上天然气藏的信息不但客观存在,并有相应的强度。由于该地区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储层厚度小,埋深  相似文献   

20.
根据T.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对地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研究区石炭系地层划分出2个长期地层旋回(相当于Ⅲ级层序),主要发育陆源碎屑岩层序。识别出了2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岸-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潮坪-泻湖沉积体系。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生、储、盖发育情况,指出垂向上LSC2下部为本区相对有利的储集层段;平面上,草1-草6井区附近的滨岸-扇三角洲砂体是本区相对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