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在短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在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粒子群优化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新的全局优化算法,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用它来优化RBF神经网络的权值,并用优化好的RBF网络进行负荷预测.仿真在虚拟仪器LabVIEW和Matlab软件平台上进行,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高于传统RBF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负荷预测中存在的参数的选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求SVM模型的最优参数。经典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FAPSO)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测试,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FAPSO优化的SVM模型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高于传统SV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的SVM模型在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针对传统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负荷预测中存在的参数的选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预测模型:用改进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寻求SVM模型的最优参数.经典粒子群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粒子群算法(FAPSO)并对其进行收敛性测试,将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FAPSO优化的SVM模型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精度高于传统SVM预测模型,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优化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建立GRU神经网络,GRU神经网络采用了门控循环单元,与采用传统循环单元的传统循环神经网络相比,克服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梯度爆炸和梯度消失问题;继而采用具有较强全局优化能力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GRU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实际算例仿真分析,并与传统的GRU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及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传统BP神经网络对负荷高频分量预测精度不高、泛化能力弱的缺点以及粒子群算法(PSO)在解决高维、多模复杂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混合小波包变换和自适应交叉粒子群算法(ACPSO)优化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通过小波包变换对负荷样本进行多层序列分解,对单支重构所得的负荷子序列采用自适应交叉粒子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最后叠加各子序列的预测值,得出实际预测结果。通过实际电网负荷预测表明,新模型能充分掌握负荷波动的变化规律,有效提高负荷波动大的地区的预测精度,且预测模型具有较强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机计算资源不足和提高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Spark和粒子群优化深度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引入Spark计算平台,将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部署在平台上,对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网络结构和权重及阈值参数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再利用优化后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力负荷.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不...  相似文献   

7.
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负荷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BP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算法。采用自适应惯性权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使得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有所提高,改进后的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过程中,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等参数进行改善,并建立基于IPSO-BP算法模型对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以某地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训练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收敛速度和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粒子群-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改善了粒子群算法和神经网络各自的缺点,提高了BP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该模型提高了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平均相对误差在1%左右,模型可用于电力系统的短期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8.
准确预测短期电力负荷在精细化电网规划、减少发电成本和提高用电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大幅度的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了一种新的电力负荷预测模型(IPSO-LSTM)。该模型采用能有效寻找全局最优解的IPSO,解决了LSTM预测电力负荷时超参数难以选取的问题。考虑到粒子群算法(PSO)中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是固定不变的,这容易导致粒子群在前期掉入局部最优而错过全局最优,模型将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由固定值改为非线性变化,以平衡其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寻优能力。通过实际案例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并与粒子群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PSO-LSTM)、LSTM以及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预测效果更佳。实验表明,所提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训练RBF网络的方法,在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后,将RBF网络各个参数编码成学习算法中的粒子个体进行优化,由此可在全局空间中搜索最优适应值的参数。用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负荷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相比,减少了训练时间并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粒子群算法优化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模型.首先,将量子加权神经元融入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中,构建量子加权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利用量子信息处理机制,提高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泛化能力.然后,使用全局优化能力较强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所提出模型的参数进行寻优,构建权...  相似文献   

11.
基于QPSO_RBF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量子粒子群优化(QPSO)算法训练 RBF 网络的方法,在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个数后,将 RBF 网络各个参数编码成学习算法中的粒子个体进行优化,由此可在全局空间中搜索最优适应值的参数.用优化后的网络进行负荷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相比,减少了训练时间并提高了预测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多因素互影响造成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相关分析修正与全局粒子群优化(GPSO)的长短期记忆循环神经网络(LSTM)短期负荷预测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负荷相关序列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EDA)及预处理,找寻特征内在机理与相关联系并加以修正,保证输入特征的强相关性和完整性.针对传统前馈神经网络无法处理序列关联信息和普通循环神经网络无法记忆久远关键信息的缺陷,构建基于LSTM负荷预测模型进行深度学习.由于LSTM网络权值的随机初始化,使得目标函数在训练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预测模型的网络权值,提升模型整体预测能力.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递归神经网络(El-man)的基准模型相比,所提模型方法的预测精度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短期负荷预测的特点,提出基于粒子群(PSO)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将PSO与模糊优选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融合,在对模糊优选神经网络训练中采取PSO算法和梯度下降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PSO全局寻优的能力和梯度下降局部细致搜索优势。对广西某地区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模型应用于短期负荷预测能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传统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和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优缺点,提出一种自适应变系数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variable coefficients particle swarm optimizer,AVCPSO)。该算法与RBF神经网络结合形成自适应变系数粒子群-径向基(AVCPSO-RBF)神经网络混合优化算法。基于此优化算法,建立了短期电价预测模型,并利用贵州电网历史数据进行短期电价预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AVCPSO-RBF混合优化算法在短期电价预测中优于传统RBF神经网络法和PSO-RBF神经网络方法,克服了上述2种方法的缺点,改善了RBF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具有输出稳定性好、预测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特点,使用该方法得到的各日预测电价的平均百分比误差可控制在2%以内,平均绝对误差最大值为1.652RMB/MW·h。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提出基于提升小波和改进PSO-Elman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针对负荷的波动性和趋势性,将提升小波算法用于分解原始负荷数据并提取其主要特征,然后,在蚁群算法改进粒子群算法(GPSO)中,采用混沌理论,对部分适应度值较差的粒子进行混沌扰动,提出CGPSO算法,改善细致搜索的准确性,并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将CGPSO算法用于Elman神经网络初始参数优化,最后建立负荷预测模型。本文采用我国北方某地区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相比于传统ENN方法提高了2.3626%。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该方法通过对用电负荷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得到与原始数据长度相同的分量,对低频分量建立LSSVM预测模型并利用PSO算法找出最优参数,对高频分量建立LSTM预测模型,将各分量预测结果组合实现最终的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传统LSSVM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WD-LSSVM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粒子群优化的灰色模型在中长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胡萍  毕志鹏 《电测与仪表》2011,48(2):40-43,63
针对GM(1,1)模型的局限性及在负荷预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灰色模型.粒子群算法是一种新的全局优化算法,有很强的全局寻优能力,用它来优化灰色模型的背景值及初始值修正值,能较好地提高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在虚拟仪器LabVIEW平台上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的凝汽器污垢热阻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凝汽器污垢热阻难以预测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建立凝汽器污垢热阻预测模型。根据粒子个体与全局的认知能力动态调整惯性权重,改进粒子群算法,提高算法收敛精度和速率,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阀值,提升模型的预测能力。以某电厂300 MW机组凝汽器清洗后的运行状况搭建模型,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和适应能力,为凝汽器污垢热阻预测和清洗时间间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持续法、ARIMA方法、改进BP神经网络3种不同的风电预测模型,在相同条件下,经实例仿真发现,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好于ARIMA预测模型,而ARIMA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好于持续法预测模型。基于上述3种不同的风电预测模型,建立了风-水发电联合协调运行的模型。采用遗传粒子群和混合粒子群2种不同的优化算法来研究风电预测精度对风-水电协调影响,通过仿真实例发现,风电预测模型精度越高,得到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偏差越小;在考虑2种不同优化算法的情况下,遗传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的数值与实际值偏差比混合粒子群大,同时基于不同风电预测模型下的误差也要比混合粒子群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微粒群神经网络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传统神经网络在中长期用电量负荷预测中的速度和预测精度,将文化算法、微粒群算法融入神经网络中,设计了文化微粒神经网络模型;将该模型用于我国某地区中长期用电量预测建模,采用了滚动时间窗技术处理输入输出数据,进一步优化模型数据输入量.该方法综合了微粒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文化算法的演化优势.通过与传统的灰色预测模型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