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双跨连续梁不同部位张拉预应力筋时的内力计算,推出加固双跨连续梁不同截面时支座截面产生的综合弯矩计算表达式,分析了预应力筋位置和支座负弯矩的关系,给出了优化布筋方案。  相似文献   

2.
韩应军 《煤炭工程》2007,(12):44-46
针对局部预应力筋加固混凝土超静定梁内力,可采用结构力学方法分析计算。论文研究分析了局部预应力筋加固两端固定单跨混凝土超静定梁次内力,并进行了预应力筋位置的影响分析。进而还就两端固定单跨超静定梁可能的加固部位进行了布筋设计,并分析了不同布筋形式下的次内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27 m跨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设计,从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的确定、预应力损失值计算、预应力等效荷载计算、强度及抗裂验算、使用阶段挠度验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虑了次内力对框架梁的影响。分析结果充分显示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大跨度结构中十分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等效荷载原理,建立了直接计算杆系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次弯矩时,所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和直接计算结构总弯矩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不论预应力混凝土杆件中的预应力筋线形如何,本法均适用。本法概念清楚,方法简单,所得出的固端弯矩计算公式简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等效荷载原理,建立了直接计算杆系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次弯矩时,所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并和直接计算结构总弯矩需要的预应力混凝土杆件固端弯矩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不论预应力混凝土杆件中的预应力筋线形如何,本法均适用。本法概念清楚,方法简单,所得出的固端弯矩计算公式简明。  相似文献   

6.
作用有均布活荷载和静荷载的等跨等截面连续梁板,按弹性方法设计时,往往需做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以寻求跨中或支座的最大内力用以设计截面.一般有表格(如静力计算手册等)可逐步查求,但不够简捷.本文引入参数α(活荷载与静荷载的比值),利用三弯矩方程,求得考虑活荷载最不利组合后最大弯矩及切力的直接计算公式,并根据不同的α值编制成内力系数表,设计使用时十分简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通过改变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8根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进行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不同非预应力筋配筋情况对试验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试验加载阶段中裂缝形式、裂缝分布、裂缝间距、开裂荷载及抗裂度验算。结果表明: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对试验梁开裂前的抗弯性能基本无影响,开裂后期,随配筋率的增加,极限弯矩增加明显;平均裂缝宽度、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间距随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活性粉末混凝土预应力钢筋能充分发挥两者协同工作时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体外预应力复合材料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和承载性能,对12根全FRP筋试验梁开展了三分点加载试验,其中体外预应力筋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受力筋和箍筋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筋。对比分析预应力水平、剪跨比、混凝土种类等因素变化对GFRP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影响,推导了包含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影响的受弯承载力表达式,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无预应力梁的破坏主要由变形控制,施加预应力梁的破坏由变形控制转变为承载力控制。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跨中挠度与预应力增量基本呈正比例关系。FRP筋梁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且剪跨比对开裂荷载的影响更显著。混凝土种类对预应力梁开裂荷载的影响大,而对无预应力梁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影响较小。本文推导的预应力FRP筋混凝土梁承载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基于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箱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各级荷载作用。构件跨中截面混凝土应变分布变化规律,同时编制了箱形截面的等效“工”字形截面抗弯计算非线性分析程序,通过全过程对比分析,确定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抗弯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等效“工”字形截面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和剪力滞系数,为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抗弯正截面承栽力计算奠定了基础。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0.
王哲  李碧雄  王旋  周薇 《西部探矿工程》2009,21(10):164-166
基于连拱隧道分别在地形偏压与施工偏压条件下完成了数值模拟,并对中墙内力及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中墙内力发现,在不同偏压条件下,中墙底截面弯矩、剪力均较大,故底截面应做为中墙内力的控制截面。此外,计算结果显示,在地形坡度约为1:1.4时,中墙弯矩、剪力发生突变,当坡度大于1:1.4时,其弯矩、剪力明显增长,故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超出这一坡度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