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台架试验将含水甲醇-汽油混合燃料(含水甲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0%和60%,简称M50W、M60W)和93#汽油进行对比,研究了M50W、M60W燃料对汽油机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和排放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该台架上燃用M50W、M60W混合燃料对汽油机动力性影响不大,但汽油机有效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提高,排温有所降低;CO排放减少,HC排放基本保持不变,NOx排放与燃用93#汽油相比有上升。  相似文献   

2.
甲醇作为一种代用燃料,和汽油混合使用,人们对使用低比例甲醇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十分关注。汽车汽油发动机加入15%甲醇和85%汽油混合使用与加入100%汽油燃料分别经过300小时台架强化试验,测试发动机功率、扭矩及油耗率,得出使用15%甲醇和85%汽油混合燃料相对于100%汽油燃料仅是燃料消耗量高于汽油的9%。在汽油发动机中,直接使用15%甲醇和85%汽油混合燃料,除发动机经济性变差外,其他无变化或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目前,新一代以甲醇为动力燃料的汽车已经问世,它可以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避免尾气污染。本研究应用GAUSSIAN 03W密度泛函方法(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的B3LYP/6—31G基组优化甲醇分子结构、计算能量和频率以及热力学数据,得到甲醇燃烧反应热为-1478.3kJ/mol,并预测甲醇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具有良好的热值,作为汽车燃料,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甲醇裂解气-柴油混合燃料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集成式尾气裂解甲醇反应器和进气共轨系统,将YC6A220型柴油机改装成燃烧由甲醇裂解而成的氢富气与柴油混合燃料的柴油机。实验研究表明,改装后的柴油机在中、高负荷运行时可以使NOx、HC和碳烟大幅度降低,且随着甲醇裂解气掺烧量的增加,各排放物质的减少量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防爆柴油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在一台防爆改造后的柴油机上,进气道喷射甲醇,缸内直喷聚甲氧基二甲醚,研究甲醇质量比对聚甲氧基二甲醚/甲醇预混合引燃模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甲氧基二甲醚/甲醇预混合引燃模式的防爆柴油机,随着甲醇质量比增加,燃烧始点晚于采用单燃料压燃模式时的燃烧始点,但是燃烧速度快,压升率峰值升高,放热率曲线呈现单峰形,放热率峰值与原机相比提高142%。同时,随着甲醇质量比增大预混合引燃模式对NO_x和碳烟排放的trade-off关系明显缓解,当质量比大于40%时,与原机单燃料模式相比碳烟和NO_x排放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6.
关于甲醇在内燃机中使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甲醇燃料在内燃机上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甲醇燃料的多项性能都提出了质疑:动力性、排放、磨损腐蚀、冷起动性能等.通过各项试验数据以及甲醇燃料与纯汽油燃料的对比,对上述问题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7.
煤制甲醇清洁汽车燃料发展前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单靠石油资源是不够的,必须建立新的能源体系。随着我国汽车需求总量大幅增长,推进车用燃料的多元化是缓解石油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甲醇清洁汽车燃料在多元化构成中占有重要角色,山西充分利用自有优势,建设甲醇产业基地,发展煤制甲醇清洁汽车燃料是区域经济和国家能源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论文介绍了甲醇及甲醇发动机的特点,并阐述了甲醇汽车的优势、劣势与国内外总体发展概况,同时重点针对军用甲醇汽车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军用甲醇汽车在安全性、隐蔽性、驾乘舒适性、整车轻量化及复杂地形通过性等方面均有着其独到的优势。尽管目前甲醇燃料仍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相应工业体系也有待于完善。但不可否认,随着相关技术及设施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其必定有着其广阔而美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寻找替代传统燃料的可持续能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甲醇燃料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燃烧效率高、排放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内燃机动力系统中。本文通过对甲醇燃料的特点和在船舶内燃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甲醇燃料在船舶行业的前景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甲醇、生物柴油和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的优势,为了改善经济性,在一台CY25柴油机上分析不同引燃燃料对甲醇预混合气引燃燃烧模式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ODE引燃模式的排放特性较差,CO浓度相较生物柴油模式可高达2-3倍。在大甲醇质量比下HC排放浓度可高达生物柴油的5倍。甲醇质量比较小时促进了NO_(X)生成,增大质量比可以降低NO_(X)浓度。生物柴油引燃模式的排放特性随甲醇质量比变化较平稳,PODE引燃模式则随甲醇质量比变化增长较快。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业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但是大量的汽车尾气,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汽车排放问题,必须要以汽车发动机为切入点,创新降低排放的技术,减轻车辆尾气造成的污染。本文主要针对汽车发动机降低排放技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的整体消声性能是影响整车NVH性能和发动机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多级消声单元组成的排气消声系统中,消声单元的排列位置不同,对系统整体的消声效果也不相同。对某型汽车消声器在各消声单元的排列位置不同的情况下,测量了相应的插入损失和排气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布置消声单元可以获得较大的插入损失和较小的排气压力,使消声器整体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Research-N1型全数字网络型热像仪对裂解器内温度场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裂解器催化室外壳阻挡废气的流动,使催化室后的温度和远离催化室底部处的温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甲醇的裂解效果。为裂解器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碳平衡法是根据燃料在发动机中燃烧后排气中的碳质量总和与燃料燃烧前的碳质量总和相等的质量守衡定律,间接并准确地测算汽车燃料消耗量的方法。碳平衡法汽车燃料消耗量检测仪广泛适用于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和汽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现有以发动机尾气为热源对甲醇进行裂解,生成CO和H2,以此来进一步降低发动机尾气污染物,从而改善发动机燃烧过程,有效提升发动机热效率的可行性方案以及面临的困难,并预测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全睿  李涛  乐有生  常雨芳  谭保华 《中国机械工程》2022,33(16):2000-2007+2015
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在接入发动机的排气管时会改变其气流,为了尽可能降低对发动机原有性能的影响,提高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发电性能,针对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用六边形热交换器,以表面平均温度最高和压力损失最小为目标进行其车载兼容性优化。基于CFD软件搭建了热交换器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热交换器的入口气体流速对其表面温度和压力损失的影响,以及入口气体温度对其表面温度的影响,以翅片长度、角度、宽度及翅片间的间距为设计变量,针对试验数据建立高斯过程回归代理模型,并采用灰狼算法在多目标优化函数空间中寻求最优解。结果表明,与经典的NSGA-Ⅱ算法相比,利用多目标灰狼算法进行优化时所得Pareto解集更为集中,设定的评价指标值也更高;与优化前的几种结构相比,优化后的热交换器表面平均温度有所降低,但压力损失下降显著;与空腔结构热交换器相比,其表面平均温度和压力损失均有提升,压力损失增加幅值在可接受范围内,证明优化后的热交换器能有效兼顾汽车尾气温差发电系统的功率及其车载兼容性。  相似文献   

17.
小型通用汽油机燃用甲醇/汽油排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68F通用小型汽油机上,按照EPA制定的排放法规中的6工况方法,测量了燃用汽油与甲醇汽油混合燃料M15、M25的HC、NOx、CO常规排放和甲醛、乙醛非常规排放污染物随负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甲醇作为一种含氧燃料,其低热值及高汽化潜热使得HC、CO排放量会随着甲醇掺入量的增加而降低,NOx排放量则随着甲醇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加;甲醛、乙醛的排放量均随甲醇掺入量的增加而降低。汽油机能耗率随着甲醇掺入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的日益普及,其排放的尾气危害也就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城乡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首先对汽车排放尾气的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然后再分别从汽车技术、汽车管理以及汽车使用的角度.详细地探讨了其尾气排放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广醇燃料对于我国具有重要意义,醇燃料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研究较少,总结了现有的醇燃料应用于压燃式发动机的各种方法,并简要介绍太原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以达到抛砖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