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蒜泥白肉     
正蒜泥白肉香辣鲜美,蒜味浓厚,肥而不腻,属于经典凉菜。其老祖宗是白肉,最早见于宋代盂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耐得翁的《都城纪胜》等书,但发源地却是在满族同胞聚居之地东北。袁枚《随园食单》说白片肉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割法虽用小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  相似文献   

3.
蒜泥扇贝     
  相似文献   

4.
蒜泥茄子     
鲍鱼 《食品指南》2009,(11):72-73
茄子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蔬菜。不仅物美价廉.还是心血管病人的食疗佳品。特别是对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和坏血病患者非常有益.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常吃茄子,还可预防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和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很多人认为油炸红烧的方式不利于茄子的营养吸收.那么试试这道凉拌小菜吧。  相似文献   

5.
蒜泥白肉卷     
《四川烹饪》2009,(1):F0004-F0004
  相似文献   

6.
炎热的季节里,最怕的献是长时间的煎炒烹炸。一盘简单又好吃的蒜泥茄子,只需几分钟就能迅速搞定,还不用开火的哦。  相似文献   

7.
杭文文 《烹调知识》2006,(12):16-16
蒜泥白肉是四川最著名的大众化家常冷莱,是用肥瘦相连的猪腿肉,经过烫煮、切片、凉拌而成。莱虽很普通,但风味独特。制作蒜泥白肉,主要集中在选料精、火候准、刀工绝、调料香4个要素上,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的佳品,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众多食客,蜚声海内外.蒜泥白肉成菜,白里透红、色泽美观、香气四溢;闻之欲食,胃口大开;肥而不腻,味美可口.但是,要  相似文献   

9.
芮成钢 《中国酒》2013,(3):30-30
英国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曾说:“拉菲与中国的大多数食物搭配都像是一场酷刑。”我从小就爱喝红酒.红酒于西方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生活方式,国人对它的理解却存在很大的误区。法国红酒已经和瑞士手表一样.在“崇洋“的心理暗示下被炒作成一种“高尚生活方式”.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近年来.由于价格飙升、适合长期贮存,红酒又从一种普通的饮品升级为投资品.富裕人士不惜出价亿万囤积居奇,或收购知名酒庄。于是红酒市场形成一拨人炒作,一拨人起哄.一拨人出钱.一拨人围观的奇特格局。  相似文献   

10.
大蒜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是人们佐餐之佳品。但它不易长期保存。通过实验研究,我们以优质紫皮大蒜为原料,试制出鲜大蒜泥,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大蒜原有的成分与风味,并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我国近年来在卷烟制丝线相关工艺设备方面的改造成果,以期为现有制丝线流程的优化、设备的调整与更新以及管理方法的调整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中式烹调中的汆制法,是厨师必须掌握做汤菜的技法之一。据我所知,从目前已出版的多家教材书、考核参考书,对汆制法下的定义带有片面性。在这些书中,对汆制法下定义时,都离不开"原料下入沸水……投料后一滚即成"两句关键词汇。所谓沸水是指水温达到99℃~100℃的水面腾滚表现形式;"投料后一  相似文献   

14.
崔祥印 《烹调知识》2007,(11):32-33
中式烹调中的汆制法,是厨师必须掌握做汤菜的技法之一。据我所知,从目前已出版的多家教材书、考核参考书,对汆制法下的定义带有片面性。在这些书中,对汆制法下定义时,都离不开“原料下入沸水……投料后一滚即成“两句关键词汇。所谓沸水是指水温达到99℃-100℃的水面腾滚表现形式,“投料后一滚即成”是指加热时间极短。在制作氽制系列的菜品时,是否都应按定义中指出的水温下料?  相似文献   

15.
崔祥印 《烹调知识》2007,(12):29-29
例证:汤爆双脆(山东风味) 原料:净猪肚仁2个(约200g),净鸭胗200g。 调料:香油5g,酱油50g,精盐8g,香菜末10g,料酒5g,味精3g,白胡椒面1.5g,清汤750g,食碱面5g。  相似文献   

16.
张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1995,16(4):28-28,46
对蒜的香辛味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并研究出无蒜臭味,可长期保存的蒜泥。  相似文献   

17.
品种对蒜泥绿变无影响,蒜泥绿变的适宜pH在6左右,适宜温度为45℃,蒜泥绿色素对pH很敏感,在30℃及30℃以上的温度下贮藏大蒜,可抑制蒜泥的绿变,而在0℃的低温下贮藏大蒜,可促进蒜泥绿变,在蒜泥中加入还原剂抗坏血酸、半胱氨酸和亚硫酸氢钠,对蒜泥绿变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半胱氨酸可完全抑制蒜泥的绿变,而加入氧化剂H_(2)O_(2),则可促进蒜泥的绿变只有出了休眠期的大蒜,其蒜泥才会绿变,在5℃的低温下贮藏新收获的大蒜,可促进蒜泥绿变  相似文献   

18.
对蒜泥变绿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克  徐淑英 《食品科学》1989,10(11):37-38
蒜泥作为一种商业上的食物制品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它是把蒜头去皮,分成瓣,清洗并将它们磨碎而制成的,通常还添加入食盐和柠檬酸,其最终的pH值接近4,然后在热交换器中升温使酶失活,同时也起到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理想的产物应具有微褐色或奶油色。但有时制得的蒜泥颜色却是处于深绿色到兰绿色之间的,从而影响其外观质量。本文就有关绿色形成的原因及其抑制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蒜为葱科植物。具有特殊的香、辣气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除蛋白质、脂肪、糖类成分外,钙、磷、铁等无机盐含量也很高。大蒜的主要成分为大蒜素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大蒜及其制品除用于烹调各种菜肴外,还具有杀菌、解毒、防止动脉硬化等医疗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蒜泥绿变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对洋葱泥红变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蒜泥绿变的机理。通过测定休眠与打破休眠的大蒜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活性存在与否,大蒜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变化与蒜泥绿变的关系,以及在不能绿变的大蒜中添加γ-谷氨酰转肽酶而使蒜泥变绿,确定了γ-谷氨酰转肽酶对蒜泥绿变的作用。研究了与蒜泥绿色素形成有关的物质:色素中间体、蒜酶、氨基酸、羰基化合物和色素前体,提出了蒜泥绿色素形成的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