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秦皇岛33-1油田油、气、水在平台经过计量后通过海底管线输送到秦皇岛32-6油田处理。为提高采收率,平台空间极为紧凑,同时为保证相邻油田区的经济利益,交接计量精度必须满足三级计量要求,即计量不确定度为±5%。根据QHD33-1油田配产,经过计算,若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内部交接计量,液体出口含气率为5%~15%;若采用三相分离器进行内部交接计量,含气率为1%~10%。经综合分析,采用旋风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作为秦皇岛33-1油田外输交接计量系统。为保证计量不确定度满足要求,油出口含气率应低于3%,油出口计量组合确定为:测量体积流量和含水率,含气分析仪监测含气不要超过3%。  相似文献   

2.
海上油田开发初期钻井方式、中后期修井和钻调整井方式直接影响海上平台的数量和形式,同时开发后期调整井作业又制约着前期总体开发方案机具选择.以渤海A油田开发实例,计算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钻调整井的时间和工作量对前期研究时钻修井机具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后期调整井作业影响油田新建时钻修井机具的选择,该认识可为海上油田开发初期钻修井机具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浅海采油修井一体化平台的建造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海洋开发工程技术开发日初产 3 0~ 5 0t单井或井组 ,或开发中后期单井日产 1 0~ 2 0t的浅海油田是不经济的。采油修井一体化平台的设计 ,考虑了中后期生产时须简化修井设备和采油工艺、降低海上修井作业费用等问题。同时 ,总体设计与常规海上采油装备有机结合 ,满足了日常采油工艺管理的要求。该平台包括固定采油平台 (结构基础)和一体化平台移动 (修井采油模块 )两大部分。建造中采用多种新技术、新工艺 ,满足平台的使用和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秦皇岛32-6油田单砂体的油藏描述成果建立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在对秦皇岛32-6油田开采方式选择、开发层系划分以及井网、井距和水平井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后,提出了采用水平井与定向井相结合的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5.
边际油田交接计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边际油田依托开发交接计量的难题,在对分离器尺寸选择、计量仪表的选型、计量误差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出将气液旋风分离器(GLCC)与常规计量分离器相结合的交接计量系统。该交接计量系统已在渤海A油田开发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这对于今后边际自营油田依托合作油田开发以及其他有关计量交接的需求,均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胜利浅海石油勘探开发平台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胜利岛油田现有浅海平台设施,指出这些平台从材料使用,设备造型等方面既符合国情,又切合该油田的海况;亦介绍了胜利局井工艺研究院为适应油田的发展而设计开发的多种新型平台及配套设施,最后给出几个正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垦利6-1油田的开发模式研究中,根据其储量大、区块多、平面分布广、储量不集中的特点,以及周边在研 究油田、已建油田的位置和产量规模,对垦利油田群再次开展区域开发研究。通过研究,对垦利6-1油田中具备依 托条件的4-1、10-1N区块就近依托、先行建设、提前投产,对垦利6-1油田中不具备依托条件的5-1、5-2、6-1区块 与周边在研究的渤中29-6油田联合开发整合新建处理设施,区域设施进行升级形成2个处理中心,规划建设上岸 海底管道复线,形成区域1×10 7 m 3/a的设计产能,再一次对区域开发的模式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在开发方案中, 采用8座20井槽标准化无人平台的开发模式,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手段保证无人平台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经 济效益,该开发模式可为后续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张爱红 《油田节能》2004,15(2):45-46
文中主要根据油田低产液井计量的实际情况,在采用质量流量计的基础上,根据油、气、水各项流体的性制和工况条件,开发出了能够适合油田低产液井计量使用的仪表,这种低产液井量油技术能够取代目前普遍采用分离器量油的方法,可实现单井计量仪表的创新,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对秦皇岛32-6油田在勘探井及评价井中使用的钻井液体系进行抑制性、流变性、造壁性、润滑性对比分析,并从快速钻井和储层保护的要求出发,提出了用于秦皇岛32-6油田开发井的钻井液体系及合理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0.
海上边际油田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开发边际油气田,根据边际油田的特点及渤海湾常规油田的钻完井技术,提出了海上边际油田钻完井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单筒双井技术、随钻测井及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实时可视随钻决策系统、领眼技术及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生产井采用裸眼下优质筛管+砾石充填防砂完井技术、单井双泵技术。该关键技术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海上优快钻完井技术,在秦皇岛33—1油田的成功使用,节省了钻井工期,有效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渤海湾边际油田的成功开发使渤海湾边际油田钻完井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为以后渤海湾边际油田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带锈防锈涂料“惠雅底漆王”应用对比试验,说明这种涂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防锈功能,而且易于在工程建设和防腐施工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分馏塔塔体与热膨胀系数的关系、变形原因、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带切口的合金结构件一花键联轴节在周期性单纯扭转力矩的交变应力作用(或由机械加工时产生应力)下产生微裂纹,并由微裂纹扩展至极限临界尺寸时的断裂情况,为类似工件的切口件在相似工况下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4.
Content of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变密度仪在野外使用中,井场电源频率对测井信号的影响,通过三种典型情况,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影响时序逻辑信号发生异常的原因。改进后的电路在室内模拟检测和野外测井都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这时各油田现场使用此类仪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川西地区雷口坡组沉积与其顶部风化壳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海域在印支晚拉丁末期隆升前,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主要为陆表海断续淹没的蒸发台地,台地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古地理格局,台内发育的次级隆凹是蒸发台地上潟湖、咸化盐湖的基底。雷三-雷四段沉积时期,咸化湖盆低凹处随东高西低格局的演化迁移到川中-川西的南充、成都一带;拉丁期末的"印支早期运动"使四川海域整体隆升,在雷口坡组顶部形成分布广泛的古风化壳。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古风化壳主要形成于雷四段的上部,风化壳主要经历了暴露溶蚀和深埋溶蚀两大阶段的成岩作用,在风化壳内形成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的缝洞型储层。缝洞型储层发育与否是雷口坡组顶部成藏的主控因素之一。川科1井已在川西坳陷孝泉构造雷口坡组顶部获得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通过对风化壳成因及控制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分析,指出川西地区雷口坡组顶部的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环氧苯乙烷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主要用于香料,制药工业。环氧苯乙烷主要由苯乙烯环氧化制得,本文介绍了卤素法,过氧化物法,氧气或空气环氧化法以及相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储层微型构造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搞清楚剩余油的分布是关系油田生存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在胜三区进行微构造分析,研究实际测井数据,认为储层的含油饱和度和综合含水率受微型构造的控制,对处于同一开发期的井来说,同一韵律层中位于鼻状构造高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要低于位于侧翼部位的井的综合含水率,而含油饱和度数值却较高。研究证实.微型构造是控制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齐静  赵智 《石油规划设计》2002,13(6):134-135
2000版ISO 9000族标准拟定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现代经营战略——顾客满意战略。建筑企业要处处体现以顾客满意为中心和主线的质量策划和质量控制。项目管理要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率,依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坚持管理创新,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通过强化过程控制,以过程精品塑造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20.
讨论尿素车间计量包装和存储外运33条输送带的设计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实际运行过程中防止发生事故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