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蜡晶形态结构对原油降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条件下蜡晶的形态变化,对蜡结晶过程中的结构、分布状态和生长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了用52#、62#、80#蜡配制的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考察了凝点与蜡含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质、胶质和大分子降凝剂(PPD)对模拟油降凝、降粘的影响,为改善原油流动性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蜡晶的微观形态结构、蜡在油中的溶解性能以及降凝剂的降凝作用与模拟油中蜡的碳数分布密切相关,只有当降凝剂分子结构与油中蜡的结构匹配时,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凝效果。通过实验确定了模拟油降凝时的临界蜡含量为40%(质量分数),大于该临界值后,凝点随着蜡含量的变化幅度将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组成、不同分子量的聚甲基丙烯酸正十八酯/醋酸乙烯酯P(n-OMA-CO-VA)共聚物样品对新疆混合原油、马岭原油和大庆原油进行降凝降粘试验。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1×105,VA含量为33.3%和14%的P(n-OMA-CO-VA),加50μg/g使新疆混合原油降凝20.5℃;分子量约1×105,VA(醋酸乙烯酯)含量为18.4%~14%之间的P(n-OMA-CO-VA),加200μg/g使马岭原油降凝24℃。两种原油的粘度都有显著的下降。而大庆原油随着P(n-OMA-CO-VA)分子量增加,降凝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5.
卢雄辉 《石化技术》2022,(2):221-222
本文针对海上油田某平台高凝点管输原油开展降凝研究,经过凝点值、粘度值及屈服值测定数据对比,筛选出适合的降凝剂,使原油凝点由27℃降低至8.5℃,并对降凝剂进行了环道试验,验证了降凝剂在降低原油凝点、改善原油流动性方面效果显著,对台风期间海上油田更安全、经济、高效进行远程控制模式生产及海管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凝原油分布广、产量高、流变性差,易造成运输管道堵塞的安全隐患,提出添加化学降凝降黏剂是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单一及复配降凝降黏剂的研究应用现状,指出采用降凝剂复配技术可大大提高降凝降黏效果,并进一步阐述了降凝降黏剂对高凝原油的流动性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原油降凝降粘剂HC在稠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祝明华  姜红金 《油田化学》1998,15(1):28-30,41
本文概括介绍了原油降凝降粘剂HC的基本组成,作用原理和性能指标,详细介绍了在中原油采油三厂各类稠油生产井中投加HC的降凝降粘开采工艺,简要说明了现场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为降低高蜡型JENM原油的输送成本,合成了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梳型共聚物降凝剂,考察了降凝剂相对分子质量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实现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调控,研究了加剂前后JENM原油的析蜡特性和蜡晶形貌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反应溶剂用量增加,降凝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降凝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先增大后减小。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降凝剂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000时对JENM原油的降凝效果较好,典型优化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100℃、溶剂用量77%、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合成的降凝剂加剂量为0.3%时,JENM原油凝点由30℃降至17℃,降幅为13℃;30℃时黏度由9.12 Pa·s降至2.24 Pa·s,降黏率为75%,显著改善了JENM原油的低温流动性。结合DSC和显微分析发现,降凝剂的加入使JENM原油析蜡点和析蜡峰温降低,凝点处析蜡量增加。降凝剂的极性基团抑制了蜡晶生长,促进了蜡分子的分散,使晶种在更低温度才开始析出。同时,由于蜡晶更加细小,析蜡量较大时才使原油失去流动性,从而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刘枫林 《润滑油》2003,18(4):33-35
利用酯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MA降凝剂小样,考察了在各种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重点探讨了PMA降凝剂的分子量和酯基侧链碳数分布等化学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对提高我国PMA降凝剂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庞万忠  王彪 《石油学报》1995,16(2):125-134
选用最常用的两类原油降凝剂,即乙烯-醋酸乙烯酯类共聚物和丙烯酸高碳醇酯类聚合物,以大庆、大港原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油降凝剂及其有关非烃组份对降凝剂降凝效果的影响.发现大庆原油对许多降凝剂之所以没有良好的感受性,是因为大庆原油中存在着一种对某些降凝剂的降凝效果有强烈抑制作用的胶质.  相似文献   

13.
筛选出VA含量28%,相对分子质量23000左右的EVA28/03降凝剂,考察了此降凝剂对大庆原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在降凝剂用量100mg/kg,活化温度65℃,热处理时间0.5h,冷却速度0.5℃/min时对大庆原油降凝效果较好,降凝幅度达14.5℃。同时根据降凝剂协同作用的原理,对其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带有脂肪族碳链及胺类和醚类极性基团的1210、HY1017、1202、Yeyouan1、Yeyouan2对大庆原油都有一定的辅助降凝效果,与EVA28/03(1:1)复配,可使凝点降低15.5℃。  相似文献   

14.
以全氟烷基乙基羧酸酯(CAM)、马来酸酐(MA)、苯乙烯(St)为原料合成了三元共聚物CMT,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CMT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4 000~50 000之间;CMT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CAM)∶n(MA)∶n(St)=4∶1∶0.7,AIBN加入量为0.6%,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 h。聚合物CMT以500 mg/L加入惠州原油时,原油凝点由32℃降至20℃,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蜡晶形态发现,加入上述聚合物后,蜡晶形态由棒状、片状断裂成颗粒状,蜡晶颗粒的平均直径由10~20μm降至1~5μm。  相似文献   

15.
刘枫林 《高桥石化》2003,18(4):10-12
利用醇化反应和聚合反应合成各种不同化学结构的PMA降凝剂小样,考察了在各种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重点探讨了PMA降凝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酯基侧链碳散分布等化学结构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对提高我国PMA降凝剂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几种原油降凝降粘剂作用机理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张付生  王彪 《油田化学》1995,12(4):347-352
详细研究了从大庆、江汉、冀东原油分离出的石蜡、胶、沥青质用降凝降粘剂处理后红外特征吸收峰和X射线衍射峰的变化。由红外数据证实,降凝剂分子与石蜡分子发生共晶是原油降凝作用的主要机理。由红外和X射线衍射数据得出结论;降粘剂破坏胶质、沥青质分子平面重叠的聚集体,使聚集结构变疏松,聚集有序性降低,是原油降粘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三元共聚物COVAM的合成及其对原油降凝粘粘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菊勤  姚军品 《油田化学》1994,11(3):250-252,246
  相似文献   

18.
19.
将丙烯酸十二酯分别与第二单体(丙烯腈、马来酸酐)进行共聚:单体摩尔比0.95/0.050.7/0.3、聚合溶剂用量30%0.7/0.3、聚合溶剂用量30%60%、引发剂用量0.4%60%、引发剂用量0.4%1.0%、聚合温度701.0%、聚合温度70100℃、聚合时间2100℃、聚合时间25h。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十二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降凝度为115h。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十二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降凝度为1120℃,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腈共聚物降凝度为920℃,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腈共聚物降凝度为916℃;用120#溶剂汽油作聚合溶剂与100SN基础油作聚合溶剂的丙烯酸十二酯与马来酸酐共聚物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降凝效果基本相当;马来酸酐与丙烯酸十二酯的共聚物的降凝效果明显优于丙烯腈与丙烯酸十二酯的共聚物的降凝效果。丙烯酸十二酯与丙烯腈、马来酸酐的共聚物都有较好的降凝效果,可作润滑油降凝剂使用。  相似文献   

20.
高蜡原油化学降凝作用机理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原油降凝剂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原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考察了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包括原油组成和性质、相对分子质量、胶质、沥青质等。提出应加强对原油降凝剂降凝机理、原油降凝与不同化学剂互配的影响以及原油降凝剂研究方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