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改性剂M对PAE改性,探讨了改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固含量对产品结果的影响。同时和市售的PAE进行其它增强指标如撕裂度、耐折度、耐破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的PAE(M-PAE)熟化期明显缩短;作为增湿强剂其性能达到了市售PAE的增强效果:与APAM和CMC协同作用时(PAE用量1.0%,APAM和CMC为0.3%)比单独添加PAE要好。  相似文献   

2.
热交联反应性湿增强剂EA/WEP/PAE的制备及增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两步法并加入乙醇胺(EA)和交联剂水溶性环氧树脂(WEP)对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进行改性,讨论了影响其合成的因素;并采用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作助留剂和阳离子改性PAE同时应用于棉浆抄纸。研究结果表明,n(NH2)/n(COOH)=1.05,n(EPA)/n(EPI)=1.5,n(EA)/n(EPA)=0.08,WEP用量10%,合成温度为60~70℃时,改性PAE对棉浆有很好的增湿强效果。当改性PAE用量为1.0%,助留剂APAM加入量0.3%(相对绝干浆料),浆料pH值7~8时,成纸的湿强度可达39.8%,耐折度达3435次,裂断长达7.43km。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改性剂M对PAE改性,探讨了改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固含量对产品结果的影响。同时和市售的PAE进行其它增强指标如撕裂度、耐折度、耐破度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经改性的PAE(M—PAE)熟化期明显缩短;作为增湿强剂其性能达到了市售PAE的增强效果;与APAM和CMC协同作用时(PAE用量1.0%,APAM和CMC为0.3%)比单独添加PAE要好。  相似文献   

4.
两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其纸张增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娜  龙柱  张荣 《中华纸业》2008,29(10):40-43
以CTS-ETA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制得两性壳聚糖,制备羧甲基化CTS—ETA的优化条件为:CTS-ETA/氯乙酸(质量比)=1.5:1,碱化时间为1n,醚化时间为5h,醚化温度为60℃,并将自制改性壳聚糖应用于纸张的增强。试验结果表明:两性壳聚糖可用作纸张的增强剂,加入少量(0.2%~0.3%)就能显著提高纸张的物理强度。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CMC)对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的改性工艺,探讨了CMC改性PAE树脂的应用性能及改性后PAE树脂的动态流变特性.研究显示,经CMC改性后的PAE树脂,具有比传统PAE树脂更优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MC对PAE树脂的末端改性优于过程改性;CMC的较佳用量为9%(以改性PAE树脂质量计);在此情况下,当改性PAE树脂用量为0.3%(以绝干浆质量计)时,与未改性的PAE树脂相比,纸张干抗张指数提高约8%,湿抗张指数降低约5%,耐折度提高约21%,撕裂指数提高约25%,内结合强度提高约48%.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壳聚糖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胺(AM)、马来酸(MA)接枝共聚得到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CAmPAM),研究了单体选择、反应浓度、温度等影响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壳聚糖改性两性聚丙烯酰胺增强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CS):m(DMC):m(AM):m(MA)=1:5:9:1,反应温度80℃,硝酸钸铵的浓度为0.4mmol/L,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A的用量各0.075%,壳聚糖用乙酸溶解20min,接枝共聚反应4h,pH开始时2.0,结束时3.2,反应单体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7.
该文探讨了醚化改性剂对PAE树脂的改性方式和改性剂用量,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PAE树脂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醚化改性剂可以对PAE树脂进行改性,改性后提高了PAE树脂的增干强效果;醚化剂对PAE树脂的末端改性优于过程改性;醚化剂的较佳用量为质量分数15%(对改性PAE树脂总固含量);当改性后的PAE树脂用量为质量分数0.5%(对绝干浆)时,与改性前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纸张干抗张指数约3%,而湿抗张指数降低约19%,耐折度提高约9%,撕裂指数提高约19%,内结合强度提高约37%.  相似文献   

8.
来水利  王宾  柴强  杨宁  韩武军 《中华纸业》2011,32(20):32-35
以二乙烯三胺和己二酸为原料,利用常用廉价改性剂M对中间体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出陛PAE)产品。结果表明:当胺酸比为1.05:1.0,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5.5h,降温到120℃时,加入1mol改性剂M,继续反应1h,调节固含量为50%,得到改性中间体溶液的黏度适合进行下一步反应。制备的改性PAE添加量为绝干浆的1.2%~1.4%时,湿强度最高可达;55.6%,且改性产品PH值调节在5~4.5之间,稳定性和水溶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丙烯酸聚氧乙烯酯(BE)合成了一系列阴离子型P(AA—BE)高分子脱墨剂。考察了其最佳合成工艺,并研究了该产品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当n(AA):n(BE)=4:1,聚合温度为80℃,w(APS)=2.5%时,可达最佳脱墨效果;P(AA—BE)与AEO-9复配可取得较佳效果,当m[P(AA—BE)]:m(AEO-9)=2:1,用量0.2%(其他助剂一定)时,废旧报纸纸张白度可达65.3%,残余油墨量仅为198.3mg/kg。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了羟基改性剂聚乙烯醇(PVA)对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PAE树脂)的改性方式、改性剂用量,并对改性PAE树脂进行表征,研究了改性PAE树脂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PVA对PAE树脂的末端改性优于过程改性,末端改性时PVA的最优用量为15%(以改性PAE树脂总固含量计);改性后的PAE树脂具有较高的干增强性能及低的湿强性能,这样便于后续湿损纸的回收利用;采用末端改性工艺,在PVA用量为15%的情况下,当改性后的PAE树脂用量为0.5%(以绝干浆质量计)时,与原纸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纸张干抗张指数约25%,湿强度增加约为11%,耐折度提高约136%,撕裂指数提高约44%,内结合强度提高约137%.  相似文献   

11.
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建洲  张龙  苗宗成 《中华纸业》2008,29(12):46-49
先用三甲胺(TMA)和环氧氯丙烷(EPIC)合成活性中间体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MAC),再用其与松香反应得到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合成GTMAC优化工艺条件为:n(TMA)∶n(EPIC)=0.4∶1,反应温度15℃,通TMA时间2.5h,总反应时间4.5h,GTMAC收率89.6%,其中活性物GTMAC质量分数为96.2%。合成缩水甘油基三甲基氯化铵改性松香优化工艺条件为:在乙醇介质中,常压乙醇回流温度下,n(松香)∶n(GTMAC)=1∶1.1,反应1.5h,产品酯化率为97.5%。  相似文献   

12.
采用种子聚合制备了丙烯酸系无皂乳液,复配水溶性环氧树脂,在无机盐的催化下形成交联型阴离子环压强度增强剂乳液,通过实验得到丙烯酸系乳液的最佳合成工艺是:n(BA)/n(St)1-1,2,w(PVA)=4%,w(HEA)=2%,w(MAA)=8%,温度75℃,反应时间4h,水性环氧树脂交联剂备环压强度增强剂的最佳工艺是:固含量25%乳液,环氧树脂1.5%,无机盐浓度15g/L,交联温度80℃,反应3h,浆内使用工艺参数是环压强度增强剂1%,阳离子淀粉1%,硫酸铝1%,pH值为7-8时,抄片的环压指数可达11.30N·m/g.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十二醇、环氧氯丙烷(EPIC)与三甲胺盐酸盐合成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3-十二烷氧基-2-羟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PAC)。实验得出了最佳合成条件:中间体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n(脂肪醇)∶n(EPIC)=1∶1.8,反应时间4 h,温度50℃,碱的浓度为50%,四丁基溴化铵作催化剂;DPAC的合成:n(十二烷氧基缩水甘油醚)∶n(三甲胺盐酸盐)=1∶1,温度30℃,反应3 h。DPAC的收率可达96%。使用红外、核磁共振对产品进行了定性分析,并研究了其界面、抗菌、抑菌性质。  相似文献   

14.
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TiO2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制备出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改性TiO2填料,将硅烷偶联剂改性TiO2与聚丙烯酸树脂球磨共混制备复合材料,并应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研究结果表明:KH550与KH560物质的量之比为4∶6,TiO2与硅烷偶联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0∶7.5,温度为30℃,pH值为10时,此时硅烷偶联剂改性TiO2粒径分布系数最小为0.212,粒径为4660 nm。将硅烷偶联剂改性TiO2/聚丙烯酸树脂(SCA-TiO2-PAC)复合材料应用于制革复鞣填充工序,与聚丙烯酸树脂相比,物理机械性能可提升10%左右,甲醛含量可下降至16 ppm以下。  相似文献   

15.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602)为原料,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合成氨基硅油;再用聚醚818对其进行改性,合成了聚醚改性氨基硅油。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制备氨基硅油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5.5h,聚醚改性反应温度为88~92℃左右,反应时间为4.5h;最佳原料配比为:催化剂用量为0.06%,n(D4)∶n(602)=1∶0.15~1∶0.20,m(聚醚818)∶m(氨基硅油)=30%,所用氨基硅油分子量为3500~4200,异丙醇用量为35%。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聚醚硅油用作皮革柔软剂和滑爽剂,可使皮革具有柔软丰满的手感、优异持久的滑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造纸抗水剂PAPU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尿素对聚酰胺预聚体进行改性,用环氧氯丙烷进行交联,最佳条件为:n(二乙烯三胺):n(己二酸)=1.2:1,真空下130℃反应3h,脱胺缩合反应8h,制得了性能优异的聚酰胺聚脲(PAPu)抗水剂。该产物完全溶于水,其表观黏度为1000~1600mPa·s,pH为6~7,固含量为(65±1)%。对PAPU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实验所得产物PAPU的固含量与表观黏度优于市售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