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盛武 《云南化工》2018,(1):141-142
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120万吨/年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以催化汽油为原料,采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中心联合开发的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Gardes技术,完成了国IV汽油生产及向国V汽油的升级工作,达到了国家对汽油质量要求,实现清洁能源生产。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柴油质量升级的趋势及技术需求,介绍了直馏柴油FITS加氢新技术生产国V柴油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和西安石化直馏柴油通过FITS加氢后,硫含量可降至10 mg/kg以下,十六烷值提高2~4个单位,满足国V标准要求,并对该技术工业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表明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投资及加工能耗均有降低,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姚波 《当代化工》2016,(3):564-566
天津石化3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多次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HUDS系列催化剂进行了国V柴油的生产,该系列催化剂在生产中能够满足成品油质量升级到国V排放标准的需要。该装置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UDS系列催化剂是生产清洁柴油的理想催化剂,均能生产硫含量符合国Ⅴ排放标准的车用柴油组分,且在保证催化剂性能的前提下FHUDS-8催化剂堆比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4.
姜来  郭善全 《当代化工》2010,39(4):409-411,422
介绍了再生后的FH-UDS催化剂试生产国IV标准柴油的情况。生产结果表明,在现有装置上采用再生后的FH-UDS催化剂,仍可以生产合格的国IV标准柴油,为将来全面生产国IV标准柴油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保证国Ⅴ柴油的质量标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合理控制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用量,才能达到柴油生产的需要。柴油的二次加工需要催化裂化工艺和延迟焦化工艺,为了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需要加入添加剂,合理控制国Ⅴ柴油添加剂十六烷值,提高柴油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刘瑞萍  聂程  辛若凯  王佩瑜  王国旗 《当代化工》2014,(8):1488-1490,1494
国内某炼厂0.8 Mt/a加氢裂化装置由于所产柴油产品产率偏低、密度偏低,导致全厂仅能生产调和硫含量低于350μg/g的国Ⅲ标准车用柴油产品。根据柴油国V质量升级的需要以及目前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该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催化剂更换为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F-46加氢精制、FDW-3临氢降凝和FC-14B加氢改质催化剂组合,采用加氢改质(降凝)操作模式,由一段串联全循环工艺流程改为一段串联一次通过工艺流程,装置改造后可以生产硫含量低于10μg/g的国V标准车用柴油产品,柴油产品密度由800~805 kg/m3提高至812~810.4 kg/m3,柴油产品产率由50.46%提高至88.90%~97.20%。同时考虑到装置原料变差的可能性,通过切换操作,工艺流程可以由一段串联一次通过工艺流程恢复至一段串联全循环工艺流程,给原料加工和生产操作带来极大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某炼厂采用更换加氢催化剂,改造分馏系统,优化换热流程等措施对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油品质量由国Ⅳ标准升级为国Ⅵ标准;将部分柴油转化为石脑油,降低装置柴汽比,增产了乙烯原料和重整原料,提高了全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士才  张斌  蒋学章 《当代化工》2017,(11):2313-2315
四川石化柴油加氢装置使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FH-UDS,装置标定结果表明,催化剂性能满足设计生产国Ⅳ柴油的要求。为达到要求更高的国Ⅴ柴油质量标准,该装置在不进行升级改造和更换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反应温度使精制柴油硫含量达到国Ⅴ柴油标准要求,并且连续稳定运行14个月,说明FH-UDS催化剂生产硫含量不大于10μg/g的超低硫柴油时仍然具有很好的脱硫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正>4月5日,洛阳石化2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进行国4车用柴油试生产。当日20:00的精制柴油采样分析表明,该装置生产的国4车用柴油主要指标均达到要求,具备国4车用柴油生产能力,比总部要求提前了4个月。硫含量是国4柴油与国3柴油的最大区别。柴油从国3升级到国4后,硫含量将从350毫克/千克降至50毫克/千克,下降85%。国4车用柴油可显著降低汽车排放物中的硫含量,对改善大气环境、降低对发动机的腐蚀和伤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分公司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进行升级技术改造,根据装置平面布置原则,结合柴油加氢改质装置的工艺特点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对其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特点和相关事项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同类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高,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是较为劣质的柴油组分。通过加氢方法一般可以实现催化裂化柴油的大幅改质,但芳烃加氢饱和对提高中间馏分油的十六烷值有限。催化裂化柴油已成为限制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关键。针对国内外车用柴油质量升级趋势,以劣质催化裂化柴油高值化和清洁化利用为出发点,综述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劣质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后调和柴油的劣势,重点介绍由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生产低碳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的工艺技术,提出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富含芳烃的特点,加氢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是最具竞争力的加工路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芳烃加氢饱和与侧链断裂选择性,提高低碳芳烃产率,减少低值副产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张海源 《当代化工》2016,(2):412-415
随着柴油质量标准的不断升级,催化裂化柴油因十六烷值低、芳烃含量高等特点,加工难度日趋增大。研究学者针对提高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开发出加氢改质、加氢转化、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加氢裂化掺炼催化柴油等技术,各类技术在产品结构、产品质量、改造难度等方面各具特色。炼油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宜的技术,以实现柴油质量升级。某企业在应用了加氢裂化掺炼催化柴油技术、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技术后,柴油十六烷值有所提升,车用柴油比例由60%提升至94%,在每月加工1万t外购催化柴油的情况下,车用柴油比例仍维持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前郭石化分公司柴油加氢装置工艺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龙 《化工科技》2002,10(5):35-38
前郭石化分公司柴油产品质量与国家新标准存在差距,主要原因是催化裂化柴油质量差,催化柴油必须经过加氢装置进行处理。根据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柴油加氢装置宜选择加氢精制、改质及临氢降凝三位一体的工艺技术路线,这样既能满足提高柴油产品质量的要求,又能生产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低凝柴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频发,机动车作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将油品生产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与国外发达国家汽柴油质量升级历程相比,国内油品质量升级步伐更快,中国炼油企业加大投入开展技术研发与装置升级改造,用十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三十年的升级之路。展望未来,我国油品质量升级之路依然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15.
LTAG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催化柴油可以通过加氢后去催化裂化装置回炼,将催化柴油转化为汽油及液化气组分,减少了企业低十六烷值柴油组分,同时降低柴汽比;另一方面可大幅提高催化汽油辛烷值,同时降低烯烃含量,满足汽油质量升级的要求。本文以C企业采用催化柴油LTAG技术的应用实践为例,分析了该技术对企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隋雯雯  魏本营  于逢洋 《工业催化》2015,23(10):789-791
一重集团大连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开发的轻蜡油加氢改质降凝工艺具有对原料油和已有加氢装置适应能力强、操作灵活性大及柴油产率高等特点。该工艺技术关键是使用自主开发的HPH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具有异构和裂化多功能的HPC型加氢改质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对原料油进行深度加氢精制脱硫、脱氮,芳烃深度加氢饱和,产品收率高,有效降低柴油产品的凝点、密度和馏程,显著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是经济型生产清洁柴油的优选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巩家志  夏镇富  周彤  赵德智 《辽宁化工》2004,33(12):717-719
介绍了抚顺石化分公司柴油组分资源及调合现状 ,通过对抚顺石化分公司现有的柴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 ,建立一个大型的公司级柴油调合基地 ,从而更好地发挥抚顺石化分公司的整体规模效应。通过对国内炼厂目前普遍使用柴油调合方式罐式调合与国外先进的在线管道调合技术的对比分析 ,提出了通过调合技术的改造升级 ,为抚顺石化分公司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及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Arabian Heavy crude oil was fractionated into distillate and vacuum residue fractions. The vacuum residue fraction was treated with supercritical water (SCW) at 450°C in a batch reactor for 15–90 min. The main products were gas, coke, and upgraded vacuum residue; the upgraded residue consisted of gasoline, diesel, and vacuum gas oil range components. The molecular composition of gas and upgraded vacuum residue was analyz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 (GC, GC × GC). SCW treatment converted higher carbon number aliphatics (≥C21) and long‐chain (≥C5) alkyl aromatic compounds into C1?C20 aliphatics, C1?C10 alkylaromatics, and multiringed species. The concentrations of gasoline and diesel range compounds were greater in the upgraded product, compared to the feed. A first‐order, five lump reaction network was developed to fit the yields of gas, coke, diesel, and gasoline range components obtained from SCW upgrading of vacuum residue. Distillation of crude oil followed by SCW treatment of the heavy fraction approximately doubled the yield of chemicals, gasoline, and diesel, while forming significantly less coke than conventional upgrading methods. © 2018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4: 1732–1743, 2018  相似文献   

19.
FC-20催化剂是为满足国内北方市场对清洁低凝柴油的需求而开发的新一代高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该催化剂以新型小晶粒改性β分子筛和纳米颗粒的无定形硅铝为主要酸性裂化组分,以金属钨镍为加氢组分,采用液相辅助混合技术制备,加氢组分与裂化组分能在催化剂中均匀分散,使得各组分可以充分发挥其催化性能,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加氢性能和异构性能。反应性能研究表明,FC-20催化剂具有裂化活性适宜、加氢性能好、异构性能强、中间馏分油选择性高、柴油与尾油产品低温流动性好等特点,可以实现多产清洁低凝柴油和低倾点优质润滑油基础油原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of upgrading the properties of bio‐oil with bio‐diesel has been taken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the unpopular pyrolytic lignin fraction is extracted from bio‐oil using ether, the rest ether‐soluble fraction of bio‐oil, named ES is mixed with bio‐diesel according to emulsification.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obtaining a stable ES/bio‐diesel mixture are with octanol surfactant dosage of 3% by volume; initial ES to bio‐diesel ratio of 4:6 by volume; stirring intensity of 1200 rpm; mixing time of 15 min and mixing temperature at 30°C. Additionally, selected fuel properties such as viscosity, water content and acid number are measured for characterising the ES/bio‐diesel mixtur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has been used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thermal properties. Data from the TGA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alyses confirm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certain group of chemical compounds in the mixture. Proton and carbon atoms assignments are further confirmed by 1H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13C NMR analysis, respectively. © 2011 Canadian Society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