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提出了基于CORBA的PTN网管北向接口对接,实现了自动从PTN系统中提取网元和网管数据,基于SNMP协议、SQL Server数据库,构建了基于分组传送网的具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统计、报表分析等功能模块的自动流量监测和管理分析系统。其中,系统通过SNMP协议实现了对PTN现网设备、网络业务的实时流量和质量的自动监测,通过JDBC技术连接数据库实现了自动派发PTN环网流量越限、性能劣化工单,实现面向网络、业务及客户的业务流量及质量可视化与自动化管理,缩短了PTN维护周期,解决了随着PTN网络规模迅猛扩大频出的网络监控和管理方面的网络质量问题,确保了分组传送网的安全平稳运行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移动传输网原有基本上都是采用SDH网络、接入组环站点数大;随着TD、LTE的大规模建设,原有的传输组网带宽瓶颈日益严重。目前,中国移动正通过PTN+WDM组网实现高带宽传输承载的建设,未来的LTE网络将不断的扁平化。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论述为满足LTE进行的传输网优化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中国移动3G网络建设在广州、上海等城市TD建网设备将替换,此番替换是通信设备商白热竞争的结果,按中国移动三期工程规划,2009年年底TD将覆盖328个城市,占70%地区,将影响到TD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4.
2012年12月18日下午,中国移动联合爱立信与中兴通讯两大电信设备商,通过LTETDD/FDD融合组网的方式在香港正式启动TD.LTE商用网络。该网络不但是亚太地区首个LTETDD/FDD双模融合商用网络,也成为中国移动TD.LTE在“中国人自己的土地上”第一个取得正式商用的网络。 虽然网络整体规模不是很大,但鉴于香港复杂的无线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特别是作为中国移动在内地大规模部署TD.LTE网络的“前奏”,  相似文献   

5.
PTN是下一代承载网的主流技术之一,PTN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介绍有关PTN网络安全的故障案例,然后结合中兴ZXCTN系列产品的技术特点来分析该案例中广播风暴形成的原因和对网络所造成的影响,最后着重描述抑制广播风暴的解决方案,并进一步对PTN承载网络安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的通信网络中,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电路交换模式都在向着全IP 化、宽带化、业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承载IP分组业务时效率低、配置复杂、灵活性差的SDH传输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全业务迅猛增长的宽带需求,并且增加了运营商巨大的传送成本损失。这时候,新型承载技术PTN的出现正好迎合了新时代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承载技术 PTN 的产生背景,分析了 PTN 技术产生的特点,论述了 PTN 与 SDH/MSTP 网络间架构的关系,并提出了 PTN 业务承载建设等发展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TN分组传送网是一种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TDM和ATM等多种业务的光传输网.相比以往传统的SDH和MSTP设备,PTN设备的使用成本更低,且继承了传统SDH设备良好的可靠性、完善的的OAM和网管机制.同时它还兼具数据通信设备对IP突发业务良好的适应能力,具有灵活的业务宽管理机制以及流量工程特性.目前PTN已经成为本地城域网和以及移动回传网使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PTN技术的产生背景、性能特点,并对PTN设备组网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黄海  李兴明  陈捷 《计算机应用》2010,30(11):3059-3061
针对分组传送网(PTN)网状网拓扑的特点,为提高PTN网状网拓扑设计中的计算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TN网状网拓扑设计动态删枝算法(SR-DE)。该算法先分析PTN网络资源和业务信息,在对优化网络成本循环中动态改变每次循环中删除冗余链路数量,并对业务进行稳定路由,因此可以减少了网络权值的改变次数,避免对业务重复路由,提高了计算效率。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设计满足业务需求PTN网状网拓扑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电信业务不断发展的形势下,PTN凭借自身面向连接、良好的性能管理以及分组交换技术的重要特性,开 始出现在电信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选择中。现阶段,对PTN网络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了电信运营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 向。本文分析了针对电信运营的应用中,PTN组网设计的一些要点,包括分层和分域架构,传送标签转发的面向连接与分组 的统计复用协议、多业务接入和承载等几个重要方面。最后还指出了PTN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介绍了通信网中的同步技术,TD-SCDMA对时间同步的要求,IEEE1588v2协议及其传送网PTN。提出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其支撑网络也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新技术以及其他因素的要求。近年来通信行业对同步网的研究发展,对GPS的替代考虑,也印证了在TD建设之初对用来进行同步的GPS的忧虑,即在进行拥有自主技术的移动通信网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同步网等关键支撑网的同步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PTN技术既传承了SDH网络的优势,同时又赋予数据业务的特点,使网络向IP化传送方式上演进成为了可能。PTN技术提供了更高的传输带宽、更灵活动态的控制体系,通过合理的网络结构建设,可为网络向3G、4G演进提供了技术层面和安全层面的电信级保证。本文介绍了PTN技术原理及其网络建设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电信网络技术向IP化、高带宽、高可靠性方向不断发展背景之下,PTN技术逐渐成为了通信领域的重要核心技术。笔者分析了几种常用的PTN保护技术,在此基础上研究PTN保护技术的应用和部署,并对接入层和汇聚层保护技术、骨干保护技术、环网保护技术进行了比较。针对电信运营商的实际使用,提出了应用的范例,最后提出了构建安全可靠的电信运营商PTN网络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OTN技术和PTN技术的都是目前为止,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这种网络技术主要是运用在传送上,虽然在功能上有着一致性,但是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各有优缺点,一定要将缺点摒弃,将优点结合到网络技术的应用中,让OTN技术和PTN技术应用到联合组网中,本文主要介绍的是OTN技术和PTN技术的概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对OTN技术和PTN技术的联合组网进行了研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PTN移动承载网是基于IP$MPLS分组交换的多业务移动承载平台,同时承载语音、信令、视频和数据等移动业务;电信级的移动业务对于网络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的分组交换网络无法识别和区分业务,那么如何保障移动语音、信令等关键业务在基于IP$MPLS分组交换的PTN移动承载网中的服务质量?本文旨在介绍QOS的基本概念和PTN网络中QOS的应用,通过部署QOS技术,在多业务综合承载网中保证重点业务的网络质量。  相似文献   

15.
首先介绍了分组传送网的OAM功能,对目前几个主流的PTN OAM技术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PTN的OAM功能在网络维护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对PTN OAM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TD外场测试过程中,存在着设备操作不便、无线环境复杂、测试情景不能再现等诸多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2G及3G相关理论的研究,给出适合TD网络的业务模型和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软硬件仿真TD网络外场测试环境,在实验室环境中构建虚拟外场测试平台的方法。对该平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论述,利用该平台可使大部分外场测试能方便地在实验室中进行,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世界》2011,(6):16-16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张峰透露,由我国主导的4G技术TD—LTEE备启动规模试验的技术条件,预计年内能够完成预商用设备的研发工作,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设备的研发。美国各大运营商都已确定了4G的战略规划,Verizon、T—Mobile、Sprint将会在今年年中初步建立4G网络;日本第三大电信运营商Softbank计划在2011年开通TD--LTE服务。台湾运营商远传电信打算同中移动合作建设。TD—LTE实验性网络;欧洲达沃丰、  相似文献   

18.
DCN(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是通信网络中必备的一项管理技术,用于解决网络中批量网元的网管问题。本文主要针对PTN网络,提出了一套带保护的DCN方案,它融合传统的DHCP协议,实现远端设备零配置逐级上线,通道故障快速检测,线路恢复迅速自愈,有效地避免了以太网环路,且不占独立带宽。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中型企业用户数据专线的增长和基础设施的更新,推动了基于IP和分组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核心省会城市及大城市的城域网建设与发展日趋成熟,但城市外围少量的网络布点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需在全市覆盖PTN网络,以实现电信网络的健全及完善。基于此,就PTN城域网组网设计要点加以阐释,并具体介绍包括分层组网、运营商骨干桥技术和T-MPLS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保定TD网络为分析对象,提出网络小区拥塞标准划定,为TD网络载波资源优化提供依据。采用此标准后,对于拥塞小区可以作到快速判决,并迅速组织实施扩容,对保障用户的感受,提升网络性能与质量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