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武汉三座大型现代化铁路旅客车站:武汉站(在建中)、武昌站(已建成)、汉口站(在建中)的空间特征、建筑形态、功能组织的分析研究,探讨了新时期铁路客站设计上创新与变革的一些新思路,对现代铁路客站空间特质--功能时效、系统整体、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特色等给与了全面的诠释.  相似文献   

2.
李传成 《江苏建筑》2007,(3):8-10,16
文章对南京铁路旅客站从空间序列、空间布局、特质空间、建筑细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表述南京铁路旅客站设计追求空间和技术的逻辑性,强调旅客体验和空间特质,是脱离了形式符号的追求、表达交通建筑特质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4.
由于铁路和多元的综合公共交通迅速发展,逐步改变了传统的铁路旅客车站运行模式和流线设计,从而使铁路旅客车站的建筑空间组合模式经历了从平面到局部立体的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向全立体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张玲洁 《山西建筑》2009,35(10):38-39
从城市角度出发,对大型铁路旅客站与城市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大型交通枢纽设计中的交通中心地段整合,交通网络系统化,功能、空间一体化,与城市部门合作的城市职能特点,以使车站区域得到根本性整治。  相似文献   

6.
秦晓彦 《四川建筑》2011,31(5):103-104
新型铁路客站建筑规模巨大、客流流线复杂,在功能及空间组织上采用立体化空间的布局模式,其空间的复杂性容易导致人们在其中迷失方向。文章通过对从客站空间的可识别性设计这一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相关客站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提出提高客站可识别性的设计对策,以此帮助人们定向定位,从而提升新型铁路客站空间整体的人性化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和国内外铁路客站实例,概括了客站公共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的基本要素,并提出了“全程参与”的观点,试图为我国客站室内环境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建设步入“高速时代”。为了满足旅客出行的舒适体验,业内开始探索新一代铁路客站建筑模式。其中,无障碍设计是铁路客站探索创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旅客行为动线空间角度出发,对既有站房无障碍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新建项目大同南站站房为设计实践,旨在得出旅客行为动线空间无障碍设计的优化策略,为既有与新建站房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各项技术正逐步趋于成熟,换乘空间则是特大型铁路客站设计中的重难点。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空间组构的视线分析为具体手段,以视线的整合度和连接值的协同程度为评价标准,以两种不同空间结构的特大型铁路客站为代表案例,分析影响铁路客站换乘空间可理解度的因素,并提出特大型铁路客站换乘空间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型铁路客站候车空间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铁路客站设计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作为目前我国大型铁路客站空间组成的主体部分,候车空间的变化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候车空间演变的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总结推导出未来我国大型客站候车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客站建筑设计提供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汉火车站中央站房大型滑移胎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火车站中央站房空间网壳结构屋面采用大型滑移胎架、高空原位安装法施工.介绍在施工工期紧张及结构形式特殊等因素影响下,支承胎架的设计.长41.1m,宽32.875m,高52m,单部胎架重2 740t的大型滑移胎架由滑移胎架、跨搭式桁架、钢支柱和檩条式桁架组成.对大型胎架进行了动力和静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胎架的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武汉火车站中央站房钢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武汉火车站大跨度空间双曲网壳结构,模拟了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和时变效应影响的施工内力分析过程,并研究了施工阶段大跨度空间网壳结构的施工荷载、材料特性和边界条件等因素对其施工过程内力的影响.通过对武汉火车站钢结构分阶段施工和分区域卸载的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与整体卸载进行比较和施工的全过程监测,验证了武汉火车站钢结构工程分区域卸载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武汉火车站大跨度枝状支撑空间曲面钢结构卸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武汉火车站钢结构中央站房首次卸载区间(两个主拱支撑,主拱最大跨度116m,间距64.5m)网壳主体结构安装完毕,通过下调螺旋式千斤顶的回程拆除临时支撑体系,主体结构将从设有临时支撑体系的施工受力状态逐渐转化为设计受力状态.必须确定合理的卸载次序、卸载量,保持千斤顶的同步性才能保证网壳安全.考虑网壳主体结构和临时支撑体系的相互作用及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和施工实践,证明该卸载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武汉火车站现代化交通枢纽综合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火车站是一座运用全新理念设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文章从城市副中心及站区规划、车站高架式立体空间布局、新型进出站流线模式、建筑形象与地域文化的契合、结构和节能环保技术的运用等方面,论述了车站建设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作用以及车站建筑设计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武汉火车站钢结构采用大型桥建合一大跨度枝状支撑空间双曲面钢结构.根据结构外形特点,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反复比较各种施工方案,最终确定了采用大型滑移胎架、高空原位安装法施工工艺,采用液压千斤顶机构进行胎架滑移,计算机同步控制,成功将长41.1m,宽32.875m,高52m,单部重2 740t的胎架进行滑移和用于结构安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武汉火车站多管相贯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火车站屋面结构采用正交正放的网壳结构,节点大多采用相贯节点,相贯节点的支管数目最多达8个,而且个别节点的主管与支管,支管与支管夹角较小,这些特点使节点区的焊接焊缝重叠较多,影响了节点的强度.通过多管相贯节点的单平面加载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证明多管相贯节点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相贯节点在特定的加载方式下是安全的,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7.
孙伟  刘德明 《华中建筑》2008,26(1):97-100
该文回顾了铁路客运站从单一功能的候车空间到多功能开放空间的发展过程,其建筑形制的变迁传达着建筑空间开放性的发展轨迹,开放性是多元素、多路径的,开放性的建筑空间与交通方式无缝换乘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关键的环节是空间开放的基础和适宜度。  相似文献   

18.
黄咏梅 《城市建筑》2013,(8):248-249
依据铁路行业近期编制的《绿色铁路客站建筑评价标准》初稿,本文采用自然采光分析软件模拟方式对武汉站的自然采光设计进行试评价,探讨大型铁路客站自然采光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19.
站点地区开发过程中“肯定”与“批判”两种声音的实质是讨论高铁站点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问题.文章解析了欧洲高铁站点地区开发的成功案例,提出站点地区开发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观点,并总结出五点经验.然而我国当前高铁站点地区边缘化的站点区位、高等级公共设施为主体的功能业态等“千站一面”的发展特征,使得两者的协同面临巨大困境.文章进一步指出形成当前困境的原因既有站点地区固有的空间与机制的复杂性,更植根于我国当前城市的发展阶段、模式及特征.最后提出现阶段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