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聚氯乙烯二分厂(以下简称北元化工)10万t/a PVC生产装置采用悬浮法聚合工艺,分2条生产线(简称第1期、第2期),其中第1期聚合釜为吉化集团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45 m~3聚合釜,第2期聚合釜为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48m~3聚合釜,目前生产SG3型通用PVC树脂,清釜周期为30釜,粘釜料每釜225 kg左右,清釜周期偏短,釜利用率低,能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国内已有30m~3聚合釜40多台投入运行,虽然在30m~3釜内也生产出符合部标的聚氯乙烯树脂,但与国际水平相比,PVC的颗粒形态,粒度分布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已投产的30m~3釜,应对桨形和层数作局部改造,以提高PVC树脂的质量。一、搅拌改造前的状况国产30m~3釜直径2600mm,筒体长为5000mm和5400mm两种,实际容积分  相似文献   

3.
简讯     
新型30M~3氯乙烯聚合釜投产由锦西化机厂、浙江大学和衢化公司联合开发的30m~3氯乙烯聚合釜(LF30—Ⅱ型)已在衢化公司电化厂安装试车完毕,投入正常生产运行。该釜的研制系化工部聚氯乙烯攻关项目。浙江大学承担化学工程基础研究,提  相似文献   

4.
<正> 氯乙烯悬浮聚合防粘釜技术是氯乙烯行业的“七五”科研攻关课题,在氯乙烯悬浮聚合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粘釜现象十分严重,已经成为提高聚氯乙烯(PVC)树脂质量和发展高型号疏松型PVC 树脂的障碍。上海天原化工厂中试室,从1986年6月开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对防粘釜剂试制和防粘釜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经过筛选比较,以3PMA 型涂料较为理想,并在13.5m~3、30m~3聚合釜进行了工业性生产应用试验,试验累计260余釜,共生产PVC 树脂1560余吨,生  相似文献   

5.
前言 由锦西化工机械厂、天津化工厂和浙江大学联合开发的我国第一台80m~3氯乙烯聚合釜,于1984年8月至1986年8月在天津化工厂进行了工业生产试验,生产试验试车一次成功,并取得了予期的成果。依靠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成功80m~3氯乙烯聚合釜标志着我国在氯乙烯聚合化学工程研究、大型聚合釜的设计制造及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等  相似文献   

6.
<正> 一、技改前存在的问题云南化工厂聚氯乙烯车间氯乙烯的聚合釜的容积均为13.5m~3。技术改造前,每生产一釜树脂都要用氮气置换聚合釜中的氯乙烯单体,无形当中向天空排放了13.5m~3的氯乙烯气体,重40.1kg。既污染环境,又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是云南化工厂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指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国内氯乙烯聚合生产自动控制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国产聚氯乙烯聚合釜自动控制的概况。目前国内聚合釜自动控制主要以30m^3聚合釜为主,但随着聚氯乙烯装置的改、扩建,70m^3聚合釜的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开始投入实际应用,其主要的特色控制技术有密闭投料、温度控制、转化率技术、注水控制、粗料预估、恒温人料、顺序控制等,并介绍了国产聚合釜自动控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大庆HDPE装置90m~3大型聚合釜的工艺过程,重点讨论了聚合釜传质,传热的特点。介绍了大庆HDPE装置聚合釜运行情况及超负荷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9.
戴文权  杨春辉 《聚氯乙烯》2000,(5):42-45,55
介绍了国内外聚氯乙烯聚合釜发展状况,如聚合釜设计、开发的最新成果;下传动系列聚合釜设计、开发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4种釜型的开发,适应了我国不同规模聚氯乙烯生产的需要,从而将全面打破我国大型聚氯乙烯聚合釜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唐山三友)30 m~3聚合釜PVC生产采用的是悬浮法生产工艺,普通PVC树脂的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涂釜、加料、反应、回收和出料,笔者主要对加料过程中引发剂、分散剂的加入方式和出料工序管线等进行工艺技术改造,以提高30 m~3聚合釜的生产能力及PVC树脂的质量。1 30 m~3聚合釜PVC生产原理及流程简介1.1工艺原理在悬浮法PVC生产工艺中,VCM液滴分散在水相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70 m~3聚合釜中生产HP-1800型高聚合度聚氯乙烯树脂的聚合工艺路线、配方体系、控制参数等,讨论了HP-1800型聚氯乙烯树脂粒度分布、颗粒形态、透明性及其加工性能,并与乙烯法树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P-1800在树脂质量和加工性能方面与乙烯法树脂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在PVC悬浮聚合的生产中,聚合釜中产生粘釜物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通过对悬浮法PVC(聚氯乙烯)技术的应用,对143m~3的聚合釜粘釜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悬浮法PVC的成产工艺进行阐述,同时对聚合釜的清理方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引言 聚氯乙烯树脂(PVC)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其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农业、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聚合釜则是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聚合釜能否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108 m~3聚合釜PVC生产工艺中,采用循环涂釜工艺解决粘釜问题,使清釜周期由110釜延长到180釜,涂釜液用量由30 kg/釜降至8 kg/釜,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PVC生产装置产能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 聚合釜是聚氯乙烯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它对树脂生产的产品质量和产量、生产成本、劳动条件、安全生产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许多国家在聚氯乙烯工业中,对于聚合釜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国外聚氯乙烯工业发展迅猛,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已有年产20~45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装置投产。而扩大生产规模的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聚氯乙烯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一聚合釜,特别是70m,聚合釜的结构发展特点、技术进展及开发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国产氯乙烯聚合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74,主要采用13.5m~3瘦长型聚合釜(高径比3.25)。 第二阶段:1974~1976,制造了30m~3中型聚合釜。在该釜运转过程中,系统地测定了传热系数,研究了聚合釜的传热性能,并探索了氯乙烯聚合宏观动力学。30m~3已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国内引进的本体法PVC 30 m~3预聚釜和50 m~3聚合釜的结构和特性。介绍了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放大研制过程及技术特点,指出该型釜在应用几何相似原则进行尺寸放大的同时须匹配提升聚合釜传热能力。国产本体法PVC 42 m~3预聚釜和70 m~3聚合釜的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聚合釜的技术水平,将对我国PVC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自朋 《河南化工》2006,23(11):31-32
采用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PVC),利用聚合新工艺技术包括聚合釜自动涂釜密闭进料、聚合反应过程中等液位操作及DCS控制等,对30 m3聚合釜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环境大大改善,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前言我厂聚氯乙烯车间有8台127m3聚合釜,是从日本引进的,原设计能力为20万办,后因公司扩建到28万t/a的要求,我厂在不增加釜数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目前已基本实现扩建生产要求。同时通过聚合配方的改进,不仅使树脂质量有大幅度提高,而且开发出医用级树脂,增加了聚氯乙烯树脂的牌号和档次,取得了可喜成果。1提高生产能力1.1采用全自动化密闭操作和釜外回收单体技术127m3聚合釜操作一抽真空、试压、加料、聚合升温、聚合、单体回收、放料及清洗喷涂,原先全部在聚合釜内部进行,现改为带压出料技术,将反应后单体回收放在聚合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