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疆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特超稠油开发效果,在普通稠油油藏注氮气辅助吞吐取得了很好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特超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特超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特超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特超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博 《石油知识》2004,(6):16-16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热采稠油形成了以蒸汽吞吐为主体的开采工艺。近年来.随着蒸汽吞吐逐渐进入中后期.加之超稠油资源的开发动用,为了保证稠油油藏开发效果.辽河油田分公司在提高注汽质量,分层注汽提高油藏纵向动用程度、超稠油举升.化学辅助蒸汽吞吐,防排砂.套损井修复以及热采测试等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超稠油油藏开发是世界性难题,河南油田利用热化学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成功实现了超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分析了氮气和降黏剂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机理,通过室内实验方法评价优选降黏剂,应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注汽强度、氮气注入量、降黏剂注入量等因素对开发效果影响的研究。该技术在河南油田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平均单井周期产油量提高117 t,含水率降低8%,油汽比提高0.12,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特稠油,超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模式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法利用水平井热采模式.对特、超稠油油藏进行开采。目的改善开发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结果对油层厚度小于5m的特、超稠油油藏不宜采用水平井热采;对油层厚度在5~10m的特稠油油藏或油层厚度大于10m的超稠油油藏,可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对原油粘度大于5×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适用蒸汽吞吐开采;对油层厚度大于20m,原油粘度大于2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必须采用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结论对已投入蒸汽吞吐的特稠油油藏,尤其是处于中后期吞吐阶段的区块,应采用蒸汽加氮气泡沫驱及现有在井与水平共组合蒸汽驱模式;对尚未开发的特、超稠油油藏,应采用水平井注蒸汽热采模式及其它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特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周期开发阶段后 ,由于长期降压开采 ,油藏内部压力大幅下降 ,边水推进严重 ,导致储量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对河南油田特超稠油油藏热采边水淹状况分析 ,归纳出特超稠油边水淹特征 ,提出了配套治理技术对策 ,改善了特超稠油边水淹区可利用储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特超稠油油藏边水淹特征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特超稠油蒸汽吞吐进入高周期开发阶段后,由于长期降压开采,油藏内部压力大幅下降,边水推进严重,导致储量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通过对河南油田特超稠油油藏热采边水淹状况分析,归纳出特超稠油边水淹特征,提出了配套治理技术对策,改善了特超稠油边水淹区可利用储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浅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稠油开发效果,通过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将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厚层超稠油油藏动用程度影响因素及挖潜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厚层状超稠油油藏一般储量较大,但开发难度大,动用程度低.综合应用油藏地质及监测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杜229块兴隆台油层平面与纵向上的动用规律.揭示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动用程度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不断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超稠油开发效果提供了基础和方向.研究表明,亚临界锅炉注汽、层系互换、水平井加密、大注汽量集团注汽、一注多采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油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此次研究结果对于其它油田的中厚层稠油油藏开发也就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河南油田特超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开发实践表明,对于油层温度条件下脱气原油黏度小于8×104 mPa·s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技术是成功的,后期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可以改善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注蒸汽开发的采收率。但对于大于8×104 mPa· s的浅层超稠油油藏和特薄层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层薄、黏度高、注蒸汽开发地层热损失大、需要注入蒸汽热焓高,常规蒸汽吞吐技术经济效益差,可尝试过热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建议井楼油田特超稠油油藏开发采用五点法井网、100 m×141 m井距开发。  相似文献   

11.
系统回顾河南油田老区开发技术路径的基础上,针对进入蒸汽吞吐后期暴露的储量失控、蒸汽波及和热利用率低等内在矛盾,依据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了沿低采高黏区→中采中黏区→高采低黏区分区推进实施的开发技术策略,为延长河南油田稠油老区开发生命周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有一些超稠油区块和深层稠油区块已无法用现有普通蒸汽发生器进行注汽开采,为此,胜利油田研制了一台21MPa 亚临界湿蒸汽发生器。自1998 年2 月开始,用该蒸汽发生器在8 口稠油井(其中6 口为超稠油井)进行注汽试采,最大注汽压力达20.5MPa,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超稠油和深层稠油区块探明地质储量及进行工业化开采提供了有效设备。  相似文献   

13.
春光油田超稠油在采油过程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原油黏度不断上升,流动性变差,举升难度变大。为解决春光油田超稠油井筒举升技术难题,介绍了近几年在春光油田应用的套管掺蒸汽降黏、空心杆电加热、井筒乳化降黏和套管掺稀降黏等工艺的降黏原理,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各种降黏工艺的降黏效果,经过工艺优化,建立了"以套管掺稀降黏为主体,以边远井电加热、载荷异常井乳化降黏为辅助"的井筒降黏工艺技术体系,满足了春光油田超稠油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尿素在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中的实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稠油注蒸汽添加尿素及泡沫剂开采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在河南油田进行现场应用.研究表明:尿素水溶液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原油粘度大幅度下降;蒸汽添加尿素驱、尿素及泡沫辅助蒸汽驱技术不仅能改善蒸汽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而且还能明显提高采油速度.现场试验效果表明,该技术可使阶段油汽比提高114%,采注比提高116%,并且成功率达100%,累计增油17 003.34 t,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可在蒸汽吞吐后期不适宜转蒸汽驱的边际油藏及蒸汽驱效果不理想的稠油油藏考虑应用.  相似文献   

15.
冷家稠油井压裂工艺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家油田是辽河油田的稠油主要产区 ,地质构造复杂 ,油层埋藏较深 ,产特超稠油和普通稠油 ,以蒸汽吞吐热采为主要采油方法。在该区采用常规压裂和砂面分层等压裂工艺对稠油井压裂 8口。其中成功实施特超稠油井压裂 5口 ,解决了稠油开采注汽难的问题 ,取得较好压裂效果。首次实施的CO2 泡沫降粘压裂试验取得成功 ,为该区块稠油冷采探索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浅层超稠油油层薄、地层热损失严重的难题,提出了水平井、降黏剂、氮气、蒸汽强化热采方式(HDNS)。氮气降低岩石导热系数,降低薄层稠油油藏沿上部盖层的热量损失。地层内氮气向上超覆,起到地层保温作用。降黏剂有效降低原油黏度,大幅降低了地下原油屈服值和原油能够流动的临界温度,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周期产油量。配套了注采一体化管柱和水平井大斜度泵工艺。春风油田应用HDNS技术已经建成产能61.7×10^4t/a,采油速度大于3%。  相似文献   

17.
河南油田稠油热采蒸汽吞吐从1987年开始经历了24年,为提高开发效果,2011年进行了氮气段塞热处理矿场试验,周期油汽比、日产油得到相应的提高,统计了氮气段塞的阶段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不同粘度稠油油藏氮气段塞热处理效果的因素,明确了目前氮气段塞热处理工艺的选井条件及适用范围,为下步措施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汽吞吐是增加稠油产量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稠油在50℃时,地面脱气原油的粘度为2400~961000mPa·s,平均452029mPa·s,属超稠油油藏。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浅层特超稠油油藏的特点,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蒸汽吞吐的主要注采参数。对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周期注汽量、注汽压力、焖井时间和蒸汽干度等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推荐了注采参数的优化方案,在此基础上对蒸汽吞吐井的吞吐效果进行了预测,得到了不同周期的周期产油量等。计算结果对于克拉玛依油田九7区特超稠油油藏进行蒸汽吞吐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X油田F区块油藏开发效果,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论证了烟道气SAGD(辅助重力泄油)的可行性并优化了注采参数。溶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烟道气在F区块超稠油中具有降低表面张力和溶解降黏的作用,压力和温度越高,烟道气与超稠油的界面张力越低;烟道气在超稠油中的降黏率随溶解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表明,烟道气SAGD可以减少蒸汽热损失,促进蒸汽腔发育,提高SAGD累计产油量和累计油汽比,能达到最佳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矿场即将实施轻质溶剂辅助水平井蒸汽驱开采薄层稠油油藏之际,选择用正己烷溶剂作为轻质溶剂,先采用二维物理模拟技术,研究了添加溶剂后蒸汽腔的展布规律和对生产动态的影响规律;之后,为进一步研究溶剂在蒸汽腔中的运移规律和对温度场、黏度场和含油饱和度场的影响规律,采用CMG公司的CMG-STARS模块,基于二维物理模型参数,对溶剂辅助蒸汽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薄层稠油油藏在采用水平井蒸汽驱过程中添加单组分轻质溶剂能够有效降低蒸汽腔内部及蒸汽腔前缘的原油黏度,从而提高沿生产井方向的吸汽能力和驱油效率,与普通蒸汽驱对比,其具体表现为蒸汽腔体积大,沿注汽井方向扩展快,沿生产井方向扩展均匀,蒸汽前缘突破快,最终的波及范围大;生产过程中几乎无稳产阶段,且蒸汽前缘抵达生产井时产油速度达到峰值,之后高含水阶段发生汽窜且产油量小,最终驱替效率高。因此,添加溶剂辅助蒸汽驱相对于常规蒸汽驱可以有效降低地下稠油黏度,并且提高蒸汽在地层中的波及范围,从而高效地开发薄层稠油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