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1996~200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总井数增加1倍而产量上升10倍,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  相似文献   

2.
针对段六拨油田储层低渗、水敏严重引起的注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困难的问题,应用“压裂造缝+酸化解堵溶蚀+连续防膨”技术,解决了13口井注水困难的问题,实现了日增注494 m3,累计增注21.3×104m3,措施有效率100%。为低渗油田注清水引起的储层伤害提出了解决措施,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PL油田是渤海湾大型复杂河流相常规稠油油藏,储层为疏松砂岩,胶结性差,易出砂,因此确定其合理生产压差对保证开发效果非常重要。通过综合分析地层原油高压物性、油井流入动态曲线、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的油井出砂临界生产压差及油井实际生产状况等因素,确定了油田合理生产压差界限为3.0~5.0MPa。  相似文献   

4.
旅大5-2油田合理生产压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大5-2 油田生产层为疏松砂岩,胶结性差、流体携砂能力强,易出砂。科学确定生产压差,实施油井精细化管理,对于确保油井稳产,实现油田产能最大化意义重大。使用岩石力学方法确定旅大5-2 油田出砂临界生产压差,结合油藏地饱压差及油井实际生产状况研究结果,提出了旅大5-2 油田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界限。  相似文献   

5.
单砂层潜力综合评价技术是对中高含水多层系非均质砂岩油藏进行单砂层合理井网密度评价和单砂层产能评价,两者相结合,交叉筛选,建立油藏可调整潜力模型,指导油藏的综合调整.该技术在段六拨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证实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合理生产压差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岩石的强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是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开发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为了使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得到合理的开发,防止由于应力敏感性对储层造成的伤害,必须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合理生产压差与渗透率变异系数之闻满足相关性非常好的乘幂函数关系,岩石的应力敏感性越强,采用的合理生产压差就必须越低。  相似文献   

7.
大港段六拨油田网状河沉积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港段六拨油田孔一段枣0油组为网状河沉积。通过岩心和测井数据观察,分析了本区网状河沉积的特征,划分出网状河砂坝、网状河道、网状河叉道、河道间、天然堤和泛滥平原6种沉积微相,并分析了每种微相的沉积和平面展布特征。由于网状河沉积能量较小,岩性细,具有多旋回性,表现为较强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由于网状河相变快,所以本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自从20世纪20年代末水平井技术问世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水平井的产能预测、临界产量和见水时间预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水平井如何选取合理的生产压差进行开采的报道较少。通过整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不同产量预测模型的筛选方法与技术思路,并形成了利用油藏工程法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确定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的新方法。针对中国西部某油田,水平井在含水0%~30%、30%~60%和大于60%的合理生产压差分别取临界生产压差的(1.8~4.8)倍、(2.3~6.0)倍和(2.8~7.5)倍,该方法具有实际操作性,有利于指导实际生产需要,其技术思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长6油层属于储层丰度低,岩性致密,储层物性差,层内非均质性强的特低渗透岩性油藏,该区原始地层压力低,饱和压力较高,地饱压差小,加之边底水不发育,自然能量贫乏.结合油藏地饱压差及油井实际生产状况研究结果,提出大路沟二区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界限,为下步油藏生产制度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骅坳陷段六拨油田孔一段枣0油层组为网状河沉积,其沉积特征与曲流河和辫状河有明显区别。分析孔一段沉积背景、岩石类型、沉积韵律、构造、粒度及生物化石,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数据,将网状河沉积划分为网状河砂坝、网状河道、网状河汉道、河道间、天然堤和泛滥平原6种沉积微相。分析每种微相的沉积和平面展布特征,结论是网状河的河道微相相对稳定,天然堤和泛滥平原微相分布较广。图5表2参8  相似文献   

11.
渤中25-1南油田D、E平台的水平井、水平分支井和定向井均采用“裸眼+筛管”的方式进行防砂,这种防砂方式要求满足生产压差的精细管理与产能最大化之间的平衡。根据渤中25-1南油田实际情况,应用岩石力学方法确定了不同井型油井的临界生产压差、临界出砂半径;通过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进行了不同井型油井累计产油量与生产压差关系的模拟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对较小的生产压差下生产可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综合分析评价井测试、岩石力学计算、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及防砂前后油井生产压差的差异,并结合相近油田开发经验,提出了渤中25-1南油田油井合理的生产压差界限,这对类似油田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骅坳陷段六拨油田枣O油层组网状河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骅坳陷段六拨油田孔一段枣0油层组为网状河沉积,其沉积特征与曲流河和辫状河有明显区别.分析孔一段沉积背景、岩石类型、沉积韵律、构造、粒度及生物化石,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数据,将网状河沉积划分为网状河砂坝、网状河道、网状河汊道、河道间、天然堤和泛滥平原6种沉积微相.分析每种微相的沉积和平面展布特征,结论是网状河的河道微相相对稳定,天然堤和泛滥平原微相分布较广.图5表2参8  相似文献   

13.
岩石的强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是低渗透变形介质油藏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基本特征.塔中11区属于低渗透薄互层底水油藏,确定合理的水平井生产压差可以保证较高的产能和最终采收率.由于该区低孔低渗、垂向渗透率差,考虑强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从泵效最大、发挥储层潜能最大和抑制底水锥进的角度分别求取了合理生产压差,最终确定了TZ...  相似文献   

14.
气田生产过程中生产压差的确定是气井生产的关键性因素。通过对气井的建立产能方程、分析采气指示曲线及研究气井生产压差与临界携液流量之间的关系可知: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应防地层突变,井筒工况良好满足井筒气流携液能力,以渗流产生较小的非达西效应为最佳。因此,气井根据其生产条件不同,则应该具有不同的合理生产压差。通过对靖边气田15口井的生产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得出该地区一类气井、二类气井和三类气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分别应该控制在1.5 MPa、4 MPa和8 MPa以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渤海S油田5井区油藏具有储层厚度大、地层原油粘度稠、平面上呈窄条状分布等特点,在精细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开发"厚稠窄"边底水油藏的合理采油速度,分析了在不同生产压差时的含水率、日产油量、含水率和采出程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厚稠窄"边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的合理生产压差,并提出了"厚稠窄"边底水油藏水平井高速高效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部分低渗透气藏属于变形介质。一般采用流固耦合方法来处理变形介质问题,但是算法非常复杂。本文采用一种简单的变形效应处理方法,研究了变形效应对选择合理生产压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文昌A油田低渗疏松砂岩储层易出砂,难以确定合理生产压差的问题,运用岩石力学方法对水平井周岩石进行受力分析,结合Mohr-Coulomb、Drucker-Prager和Hoek-Brown准则进行剪切破坏判定,得到了全井段储层应力破坏理论下的临界出砂生产压差。分析井周储层孔隙内的非胶结砂粒受力情况,结合水平井产出剖面得到砂粒运移理论下的临界出砂生产压差。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出砂受储层岩石强度、砂体粒度、井斜和产量等多方面综合影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文昌A油田,计算12口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并配产,生产过程未监测到出砂。研究成果对同类低渗疏松砂岩油藏水平井合理生产压差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渤海中部25-1南油田D、E平台的水平井、水平分支井和定向井一般采用“裸眼+筛管”的方式进行防砂,在开发过程中这种防砂方式要求满足生产压差的精细管理与产能最大化之间的平衡。文章应用解析方法计算了不同井型的理论产能,并结合各种测试资料、实际生产动态的对比分析,对渤中25-1南油田不同井型、完井方式油井的合理产能进行评价,找出了影响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岩石力学方法进行了油田不同井型的临界出砂压差、临界出砂半径计算;通过建立实际油藏数值模型,进行了不同井型产量与生产压差关系的模拟计算分析,综合多种方法研究结果,提出了渤中25-1南油田油井合理的生产压差界限。研究结果为渤中25-1南油田或其它相近油藏选择合理的生产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北布扎奇油田开发效果,针对该油田底水稠油油藏开发存在油井见水快、含水高、出砂严重的生产实际情况,在对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数值模拟法对最佳避射厚度,避免底水锥进,减缓油井出砂的合理生产压差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20.
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低渗透油田开发往往与裂缝密切相关,因此其井网部署是否合理是低渗透油田开发成败与否的关键.本文在回顾了低渗透油田开发井网形式的演化后,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井网进行了认真分析,指出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合理注采井网应该是不等井距的沿裂缝(天然的或压裂的)线状注水井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渗透油田开发合理井网部署的几个关键问题,即必须要搞清楚裂缝的方向,必须要在压裂优化设计基础上确定出基质渗透率和裂缝渗透率的比值.最后还就利用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井网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