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清  李广庭 《河南石油》2011,(4):104-106
在稠油脱水过程中,稠油温度较低、掺稀油比例不当、破乳剂投加位置不当、油水界面过高或过低、稠油开发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以及混合强度较低等因素都将影响稠油的脱水,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了脱水温度80℃、油水界面6.5~7.5m,掺稀油、增加混合强度等相应的工艺措施,保证了胜利油田草桥稠油脱水的正常进行,使草桥稠油的含水率控制在规定的含水指标内。  相似文献   

2.
针对草桥油田特稠-超稠油油藏的具体特点,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试油工艺体系。包括油层改造技术、高压注蒸汽降粘技术、井筒举升技术、油层保护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稠油脱水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玛依油田是我国稠油开发较早的油田之一,稠油脱水工艺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改进已日臻完善。从原油物性(见表1)上看,克拉玛依油田重油属较难脱水的稠油,但由于采用的工艺先进,研制的破乳剂效果好,实现了稠油脱水的飞跃。图1为克拉玛依油田重油开发公司93#稠油集中处理站原油脱水工艺流程。该处理站于1996年建成投产,二段脱水温度在65~75℃,外输原油含水≤1%,实现了较低温度的稠油脱水。表1 93#处理站原油物性参  数范  围平均值原油密度(gcm3)09253~0963809420凝固点(℃)-23~1623含蜡量(%)025~13326原油粘度(mPa·s)2…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简要介绍了渤海稠油脱水工艺的基础试验研究,指出对于埕北原油,在电潜泵生产条件下稳定的W/O乳状液含水最高(40%左右);海水配制的W/O乳状液稳定性较差,脱水较容易;磁处理后脱水效果提高20%以上;污水回掺工艺可改善热化学沉降脱水效果;类似埕北稠油的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一段比两段脱水流程优越;埕北油田应选用比现用的AE8031和SP169更好的破乳剂。  相似文献   

6.
1.稠油脱水现状稠油含沥青质、胶质较多,粘度较高,流动性差,目前大多采用注蒸汽开采,而沥青质和胶质是一种天然乳化剂,在蒸汽热采过程中,极易吸附在油水界面上形成一层粘稠的厚膜,这层厚膜会阻止水滴的凝聚,从而形成稳定的油包水乳状液,导致稠油脱水十分困难。目前联合站对稠油  相似文献   

7.
辽河油田稠油储量丰富,由于稠油主要采用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脱水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化学药剂用量大、沉降脱水时间长、脱后油和水不稳定等问题。鉴于上述原因,开展稠油高温脱水技术研究,寻求稠油脱水的替代技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滨南稠油首站为例介绍了胜利油田稠油脱水传统的工艺方法,即热化学沉降工艺,针对该工艺方法存在的不足,又以陈南联合站为例介绍了稠油脱水优化后的工艺方法,即二级压力分水与大罐静态沉降相结合的脱水工艺方法;通过对两种工艺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陈南联合站稠油脱水工艺的优点,以期为稠油脱水工艺优化设计及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高含水稠油脱水工艺采用二次加热的脱水方法,一段脱水能耗浪费严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室内脱水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般预脱水,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该脱水工艺已于1996年在辽河油田欢四联合站实施应用。文中以鸡四联合站为例,就其热负荷进行计算,并对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沉降脱水与预脱水的脱水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渤海A油田稠油脱水系统处理能力低、脱出水水质差的问题,通过三相分离器水室增设收油管线、优化来液流程、调整脱水药剂及提高脱水温度等措施对稠油脱水工艺进行了优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脱水量明显增加,原油含水率、污水含油量明显降低,而脱水量的增加又解决了油田注水水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重污油脱水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炼油厂回收的重污油含水量较高,通常在10%~80%(体积分数),重污油回炼难度较大.文中通过对污油脱水剂的应用、离心分离技术、超声波技术等重污油脱水技术方案的对比分析,认为超声波技术作为重污油脱水处理技术,在未来重污油脱水处理工艺中将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泾河油田原油破乳剂的优选与复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泾河油田原油密度大、非烃及沥青质含量高、脱水困难、破乳剂用量大等问题,测定了6种商品破乳剂对含水20%稠油的脱水效果。单剂破乳剂25-A和HL-1的脱水效果均优于其它破乳剂,破乳温度65℃、破乳剂浓度600 mg/L时的脱水率分别为65.6%和62.5%。复配破乳剂脱水效果明显优于单剂破乳剂,相同条件下,脱水率高出15.7%。通过破乳剂浓度和破乳温度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泾河油田原油的最佳破乳条件为:破乳剂浓度400 mg/L,复配比例2∶1,破乳温度80℃,沉降10 h后脱水率可达94.5%。  相似文献   

13.
河南油田稠油开发产出液处理过程中,由于稠油粘度大、胶质含量高等特点,脱水难度大。提高脱水温度等方法,可以满足破乳脱水的要求,但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损失,同时给系统带来巨大的运行负荷,影响系统安全运行。新型低温破乳剂的研制应用,降低了原油脱水温度,提高了脱水效率,既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又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SZ36-1油田含聚稠油破乳温度高、脱水效果差的问题,研究了影响含聚稠油脱水的主要因素,实验发现,随着聚合物含量的增加,脱水率先升高后降低,含油量逐渐升高;随着含水率、温度的升高,脱水率逐渐提高.通过破乳剂复配与添加助剂,选出FJM(组成比例为L101∶EC2211A∶甲醇∶二乙二醇丁醚=2∶2∶1∶1)为最佳破乳剂,使用浓度为300 mg/L,温度为75℃,90 min时的脱水率达到95.4%,出水清、界面齐,在低于原破乳温度的情况下,达到了理想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污水回收超稠油破乳脱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回收污水中超稠油破乳脱水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比各种解决方法及进行破乳剂筛选,最终研制出了可有效处理污水回收超稠油的破乳剂,找到了一条解决回收污水超稠油破乳脱水问题的新方法。也为其它油田超稠油破乳回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庄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庄油田构造破碎、含油宽度窄、面积小、原油粘度高、水油体积比大,系典型的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根据成藏要素及空间、成藏作用及时间等匹配关系研究,对该油田的成藏过程和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认为新庄储层砂体以扇状或指状从凹陷边缘伸入生、盖区,与生、盖层大面积接触,为油气运移、聚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油气主要来自其南部深凹区的核三段烃源岩,在廖庄末期达到生排烃高峰;鼻状构造形成的圈闭不晚于油气的主要生成期;由于断层的活动,油气沿断层垂向运移,遇高孔渗砂层沿砂层继续侧向运移,断层形成遮挡在高部位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17.
单家寺油田稠油矿场脱水工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采用原油脱水电容调压补偿供电装置进行稠油脱水试验。目的解决一般供电装置经常出现的跳闸问题,提高脱水效果。结果稠油电脱水器内应采用少电极结构(设两层电极),既能降低耗电量,又能保证脱水效果。结论这是一种“永不跳闸”的脱水供电装置,不仅可以确保脱水质量和速度,还可大量减轻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8.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水淹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和蒸汽吞吐开采特点出发,利用岩心分析资料和开发取心检验井数据,应用油藏工程、数理统计、矿场测井分析和岩心刻度测井的方法,建立了高精度的储层岩性、物性测井解释模型。研究了稠油水淹层的特征,确定了定性和定量判断稠油水淹规律的方法,指出了目前稠油剩余油在纵向、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为油田后期编制开发方案、增产挖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泌阳凹陷古城、新庄油田不同的稠油物性特征及9口井油砂的氯仿沥青“A”、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分析资料,对两油田稠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稠变程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了稠油族组分与距离新近系不整合面远近的相关性,探讨了稠油族组分与油层埋藏深浅、稠变程度高低的关系;指出了古城油田油藏的成藏时间早、新庄油田成藏时间晚是造成古城油田稠油稠变程度高于新庄油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河南稠油油田油藏具有浅、薄、稠、散、小的特点,目前热采老区普遍进入多轮次高周期蒸汽吞吐阶段,注蒸汽热采效果愈来愈差,地下仍滞留相当量的剩余油难以动用,而部分稠油和超稠油采用常规热采难以动用,资源利用率低,稠油后备资源又匮乏,急需研发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为此提出火烧油层在河南浅层稠油油田的可行性研究.文中结合河南油田稠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