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对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厚度薄、产能低,在油田开发初期未被列为重点开发对象。但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主力油层进入高含水开发期,非主力油层逐渐转变为稳产的接替油层。以大情字井油田A区南部非主力层为研究对象,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开展非主力层单独动用试验,落实非主力层产能及单独开发的可行性,通过充分挖掘非主力层的储量资源,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2.
朱宏绶 《试采技术》2007,28(B07):38-41
本文以台兴油田苏217断块主力砂层组台Ⅲ3、4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油藏动、静态及调整井水淹层测井资料,在小层精细对比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台Ⅲ3、4油层水淹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苏217断块台Ⅲ3、4细分挖潜地质方案,经侧苏246、台111-2井现场实施增油效果良好。最后在两井措施效果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苏217断块开发实际,提出了台Ⅲ3、4层下步小层注采完善及挖潜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双河油田非主力层的成因及地质特点,剖析了制约其动用的两大主要因素即层间干扰大和井网控制程度差,提出了适应后期开发的有针对性的挖潜对策,通过实施完善注采井网、细分注采、酸压改造等改善油层渗流条件措施,实现了非主力油层产量接替,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4.
萨中油田非主力油层合理驱动压力梯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萨中开发区层间非均质性突出,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面临着非主力油层动用难度大等问题.为实现二类油层及三类油层的有效动用,改善其开发状况,必须认清非主力油层的合理驱动压力梯度,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应用驱动压力梯度与注采压差的关系公式和数值模拟计算,推算出二类油层及三类油层的合理驱动压力梯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井距为200 m时,二类油层的合理驱动压力梯度为0.025 0~0.025 8 MPa/m,三类油层的合理驱动压力梯度为0.026 9~0.029 1 MPa/m.考虑到所建模型为均质模型,所以实际二类油层和三类油层的驱动压力梯度略高于此值.该研究为油田后期精细开发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GJ油田细分层高效挖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GJ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产量递减的现状,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认识到由于低渗透、多油层、非均质严重等原因,表现为纵向矛盾突出,非主力层动用状况较差,同时GJ油田主控断层可外推,储量基础进一步扩大。针对开发中的主要矛盾,论述了细分层开采的必要性和层系组合、合理井距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G6断块细分层注水开发试验。调整后油田开发效果明显变好,为严重非均质多油层油藏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M油田非均质性较强、开发初期已暴露出明显纵向上层间干扰大,非主力层段薄储层产能不能完全释放,油田自然递减加大这一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方法结合矿场试验,对具有薄互层特征的M油田进行层间干扰定量表征,首次提出了多因素层间干扰系数定量表征公式,建立了细分层系技术界限图版。研究结果表明:窄薄油藏M油田渗透率级差达到5时,可以细分层系开发,渗透率级差越大,分层开发效果越好,分采采收率提高幅度为5%~7%。在M油田选取主力区块应用该方法进行调整井部署局部细分层系开发,投产的7口调整井平均产能为80 m~3/d,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取得了较好的调整效果,该方法对相似油田分层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胜坨油田坨21断块沙二段8砂层组特高含水开发后期调整效果变差的问题,对厚油层开展了细分韵律层井网重组研究.在油藏精细描述和数值模拟基础上,选择渗透率、有效厚度、剩余油饱和度、剩余储量丰度作为分类评价参数,应用聚类分析理论对韵律层进行多参数的聚类分析,建立了多个韵律层聚类重组方案.通过井网重组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和数值模拟效果预测优选开发方案,确定采用非主力韵律层和主力韵律层两套井网分别进行开发的井网模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目前大庆外围油田油层跨度大、小层多、层间矛盾突出的特点。在注水过程中,表现出层间吸水差异较大,部分注水井非主力油层吸水异常,为了更好地控制吸水剖面,延长油田的开发时间,水井必须进行分层注水。本文通过对榆树林油田几年来分层状况的统计,提出了适合本油田的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为外围油田进行分层注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化学调驱技术在高含水期复杂断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岔河集油田岔12断块东三段、沙一段油藏为中孔低渗常压高饱和压力非均质复杂断块油气藏,其断层发育、构造破碎,砂体横向分布稳定性差且分布范围较小,油层分布零散。目前油田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在认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立足于注水开发,油井措施逐渐由补孔为主转向提液、卡水为主,水井措施则由转注、完善补孔、分注为主转向重配、深度调驱为主。实施结果表明措施效果显著,对油田稳油控水、挖潜上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对于象岔河集这样的复杂断块油田,在中高含水期,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极为零散的情况下,深度调驱技术是挖掘高含水主力大砂体剩余油极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喇萨杏油田层系井网现状及调整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喇萨杏油田具有储层多,砂体形态复杂,平面、纵向差异较大及非均质严重等特点,这决定了储层不可能在开发初期一次认识清楚,需要在水驱开发过程中逐步提高对储层的认识,并不断调整、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喇萨杏油田的开发经历了基础井网、一次加密调整、二次加密调整、三次加密调整和主力油层聚合物驱油,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基于喇萨杏油田萨中及以南地区多套水驱层系井网交叉的认识,提出对喇萨杏油田不同地区的油层实行"分类研究、分类挖潜",即对不同类型油层分别采用聚合物驱开采、注采系统调整与三次加密相结合等新的开发技术对策,为油田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供有效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11.
喇萨杏油田聚合物驱层系组合原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提高油田聚驱整体开发效果,最大程度地提高原油收率,在以往聚驱层系组合原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聚驱开发实践总结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层系组合的基本单元、一套开发层系内层间渗透率级差界限、油层沉积条件和油砂体沉积类型、隔层条件以及一套开发层系的组合厚度等多种聚驱层系组合所需考虑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综合考虑聚合物利用率、油田聚驱整体开发效果以及喇萨杏油田实际油层条件,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层系组合原则,为大庆油田聚驱开发的层系组合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此套原则划分开层系,可以更有效地细分层系,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油层渗透率和分子量的匹配关系,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聚合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纯化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层系的划分与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化油田为薄互层低渗透油藏,含油小层多,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储量丰度低,早期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层间干扰严重、各小层动用不均衡、储量损失大等矛盾造成开发效果差。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对油田开发层系的技术政策进行研究,确定了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方案。同一层系内的层间渗透率级差中部地区不宜大于5,边部地区不宜大于3,应尽可能单采3~5个主力小层,射开厚度必须控制在6m左右,单井控制储量一般应大于10×104t,隔层要具有分层卡封的可行性。根据研究结果,在C2块、C23块等5个单元实施,增加可采储量117.8×104t,提高采收率5.2%,表明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可有效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金湖凹陷C6断块构造复杂,储层微相类型多,采用一套层系开发后,油田平面和纵向矛盾突出,油田因含水上升快而产量迅速递减,油田过早进入中高含水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针对油田水驱采收率偏低的现状,采用地质、物探、油藏工程等专业联合攻关,研究潜力方向,提出了细分层系调整的思路,进行了注采井网的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喇嘛甸油田层系调整和二次加密调整,都是在原基础井网开采的油层上进行的。层系调整以后,虽然各套都有自己独立的注水井(二次加密井除外),但大部分油井都是合层互采,这就造成了油田分层系产液量劈分,注采比确定,分层系压力系统评价,开发指标计算与评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给开发动态分析及高含水后期油水井调整带来极大困难,为了了解基础井网对葡14及以下和二次加密井各套油层的影响程度,于2000年开展了封堵试验,方案设计封堵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8口,封堵后,解决了四套开发层系8口基础井网葡I4及以下油层对萨尔图油层影响问题,8口同井场葡I4以下油层层间干扰问题,4口高I6及以下分流线上1-3个方向的二线受效问题和6口二次加密井主流线二线上的受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测井信息研究开发区块的地层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区块地层异常压力的形成,异于原始异常地层压力产生的机理,准确地判断开发区块地层压力的成因,可以为提高注水开发油田新钻生产井的产层状态分析、制定注采方案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开发区块地层压力与测井信息的关系分析,结合地层对比技术研究开发区块地层压力的成因,在大港油田港西开发区见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说明注采关系的复杂性必然引起开发区块地层压力的复杂变化,只有利用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发现开发区块地层压力异常的根本成因。  相似文献   

16.
埕岛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采油速度低、单井控制储量大、层间干扰严重、日产液量低、井网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该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细分开发层系可以有效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油层产能,提高油层利用程度;井网加密调整可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实现油水井均衡驱替;实施油井提液可以释放非主力油层能量,提高单井产能;应用水平井可以实现局部储层发育较单一或底部水淹较严重储层的有效动用,提高采油速度.从调整前后的对比情况来看,调整后采液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2.9倍,采油强度增大到调整前的1.5倍,注采对应率提高了20.5%,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6.6%,已提液井日产液量增幅达80%以上,应用水平井后增产效果明显,同期累积产油量为定向井的1.6倍.  相似文献   

17.
下二门油田深层系油水层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下二门油田深层系储层特征、油水关系复杂的地质特点.在研究储层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下二门油田深层系油水关系的地质因素.建立了深层系油水层的解释方法。在常规图版法的基础上.引入油水层模式识别法和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法.综合应用三种解释方法.大大提高了油气层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8.
CB油田细分层开发提高采收率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B油田是受构造控制,局部受岩性影响的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复杂断块砂岩油藏。油田自上而下探明5套含油层系,有6个地质特征。针对CB油田开发初期所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变了开发策略,改变早期制定的逐层上返的开发方式.加大了新技术应用,走细分层开发之路。在深化地质研究与细分层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利用水平井与常规井组合开采以及有序细分层开发确保了油田采收率不断提高。从CB油田提高采收率实践中认识到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开发思路的转变,观念的转变为采收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安棚深层系油气显示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棚深层系油气显示具有挥发快、荧光弱、异常低、难识别的的特征,分析了形成的原因,提出用全荧光扫描技术、用已烷作为有机溶剂的替代试剂、多种方法配合使用及地化及时分析等方法识别轻质油气层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PL 油田含油井段长,单井钻遇厚度大,目前采用一套井网开发,处于中高含水期,面临着综合开发调整。应用油田相渗数据和原油高压物性资料,绘制不同粘度下无因次采油指数与含水率关系图版,将油田近年来调整井初期含水米采油指数校正到含水为0时米采油指数。在此基础上,回归生产厚度与无水米采油指数的关系,利用油田研究的合理生产压差结果预测不同生产厚度下油井初期产量,确定合理的生产厚度,为油田的分层系开发调整和调整井的射孔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