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我厂烧矸电解湿氯气,原用水直接喷淋冷却,每天要排放131.45吨的含氯废水,其含氯量高达6.294g/l,超过国家排放标准6000多倍!每年损失100%的氯气达300多吨!污染江河,腐蚀设备,使塔基、路基、沟道严重受腐,造成难于收拾的局面。为改变这  相似文献   

2.
氯碱生产中,由电解槽产生的氯气温度高达90℃以上,并且为水蒸汽所饱和。对饱和湿氯气的处理,我厂一直采用冷水直接喷淋冷却、硫酸干燥的流程,含氯冷却水直接排入下水,严重地污染了环境,影响了职工和厂区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近几年来,我们对含氯废水采取了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每年可回收氯气700吨,价值九万三千元。  相似文献   

3.
我厂烧碱车间湿氯气原采用水喷淋直接冷却,每天约有400吨含氯0.4~0.5%的氯水排入下水道。氯水散发氯气,尤其是夏天,整个下水道都放出一股股刺激性气体,行人掩鼻而过。据计算每年被氯水带走的氯气约有600吨。 1974年改为间接冷却,先采用钛管冷却器与石墨冷却器串联,后因石墨冷却器磨蚀损坏,改用钛管冷却器串联使用。投入运行近四年以来,减少了氯水排放量95%,基本上消除了氯水污染,操作稳定。 1977年,又在钛管冷却器前面串一个脱氯塔,使工艺过程更完善合理。脱氯塔有两  相似文献   

4.
我厂食盐溶液电解生产车间,从电解槽阴极产生的氯气含有大量的饱和蒸汽,需经过处理除去,达到氯气含水在0.06%以下,然后经纳氏泵送往氯产品车间作为原料气使用。自开车以来,对湿氯气冷却处理,一直采用填料塔和泡沫塔,利用工业水喷淋冷却(见流程图一)。这种旧的工艺,每小时要产生60多米~3的含氯废水,氯气损耗相当大,每年约有700吨氯气随水白白跑掉,同时大量氯水从下水道排出后,严重地腐蚀设备,  相似文献   

5.
我厂电解车间从电解槽出来的湿氯气原来是采用水直接喷淋冷却,每天有大量含氯废水排入下水道,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氯气,更严重的是污染了环境。近年来多数氯碱厂都改用间接冷却湿氯气代替直接冷却,效果很好。冷却器采用的耐腐蚀材料,有用玻璃管、石墨管和钛管不等。1974年初,我们自己制作了二台传热面积为60平方米的胀接式钛管冷却器,并于同年8月投入运行,至今已连续运行四十四个月。经几次折开检查钛管冷却器各部位未发现有腐蚀现象。说明胀接式列管钛冷却器在湿氯气条件下是耐腐蚀的。现将我厂在制造使用方面的一些体会,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我厂每天消耗氯气70~80吨,合成纯度在90%以上,含氢小于2.5%,含游离氯小于0.04%的氯化氢,供聚氯乙烯生产之用,由于干燥氯气压力经常在1.7~2.5公斤/厘米~2范围内波动,当操作稍有不慎,使氯化氢中含游离氯过高时,就要造成聚氯乙烯紧急停车。  相似文献   

7.
我厂氯气处理工段,多年采用4台钛管间冷器冷却,每小时处理氯气量500公斤左右。第一、二台间冷器冷却面积为13平方米,用河水作致冷剂,第三、四台间冷器用冷冻盐水作致冷剂。从电解工段送来的60~70℃的湿氯气经第一、二间冷器后,温度下降到35~40℃。氯气降温放出的热量白白浪费。由于河水夹杂泥沙等物,容易堵塞冷却管道,致使每月都要清洗一次间冷器,影响氯气工段的正常工作,特别对降低氯中含水不利。为回收氯气热能,改变用河水冷却对氯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从电解槽出来的湿氯气,伴有大量的水蒸汽和盐雾等杂质,其出口总管温度高达90℃以上,这无疑给生产和输送设备造成了一个恶劣的腐蚀环境,必须冷却以除去其中大部分的水蒸汽,而这些冷凝或冷却的废水中虽然含氯量都较低(我厂废氯水含氯在0.54%左右),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为此,要对含氯废水进行脱氯处理。据有关资料介绍,蒸汽加热的脱氯效果并不理想,氯水加热至100℃,实际脱氯率低于40%,若先加热氯水至90℃,再按100份氯水加35份盐酸时,其氯脱除率可达98%以上。试验如下:二含氯废水加热至沸腾时的脱氯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厂是生产氯碱的小厂。过去每天生产氯气约10吨,用二台玻璃冷却器(共16米~2)及二台石墨冷却器(共20米~2)进行间接冷却(玻璃用自来水,石墨用冷冻水),效果很好,能将70℃左右的湿氯气冷至15℃左右,干燥后含水在0.04%以下,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后来通过双革和挖潜,提高了生产能力,产氯量增至每天15吨左右,氯气温度亦增加至80℃。虽然上述的冷却器对氯的冷却还能胜任,但石墨管经不起湿氯气的高温下的腐蚀,玻璃和石墨的强度亦很差,经常出现断裂,造成跑氯事故,常常需要停产维修。因此氯气冷却成了影响生产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冶金部有色金属研究院支援  相似文献   

10.
柴义 《山西化工》1991,(2):40-40
氯碱生产中含氯废水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氯气的泄漏及含氯废水的排放。虽然目前不少氯碱厂都采用了加热脱氯或与热氯气交换吹出法脱氯,氯的脱除率一般只有70%左右,这样的含氯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之中仍将直接污染水体,并危及生态平衡。如果把所有含氯废水集中起来,中和化盐水中的过  相似文献   

11.
1 概述我厂2万吨/年金属阳极电解槽,产生的湿氯湿氢压力必须稳定,氢气压力要求控制在0~十49Pa,氯气压力要求控制在-98Pa~-49Pa。氯气压力不稳的主要危害是:①氯纯度易波动;②影响电解过程的平衡;③易引起氯中含氢增高;④易引起氯气外溢影响环境。氢气压力不稳的主要危害是:①易造成  相似文献   

12.
五、氯氢处理工段 1、基本生产流程氯氢处理工段的任务是把电解送来的湿氯气、氢气处理为合格的氯气、氢气,供用户使用。氯气处理的工艺流程:将从电解来的湿氯气用间接冷却器冷却,使氯气温度从80℃左右下降到15±3℃。冷却水用自来水和冷冻水。冷后的氯气进入泡沫塔,利用浓硫酸吸水性能进行干燥。干燥后的氯气经旋风分离器进入纳氏泵,纳氏泵将氯气压缩到。.8-1公斤/厘米"(表压),经二个缓冲缸在氯气分配台上分配给各用户。氢气处理的工艺流程:来自电解工段的氢气,  相似文献   

13.
崔杏梅 《河北化工》1990,(1):38-38,37
我厂烧碱能力由1.0万 t/y 扩产到1.5万 t/y,同时进行了氯氢处理改造,自1989年8月改造完工投产以来,生产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1.氯氢处理工序的改造1.1 原工艺流程及存在问题湿氯气经两段各2个30m~2的卧式钛管冷却器进行冷却,一段冷却水为井水,二段夏季用-5~+5℃冷冻盐水,冬季用井水冷却。冷却后,氯气经防雾器进入泡沫干燥塔用浓硫  相似文献   

14.
吴琳 《中国氯碱》1996,(5):26-27
1 前言 氯碱工业中,氯气干燥处理工艺尽管各厂家大致相同,可是干燥氯气产品的质量和主要原料浓硫酸的消耗量却有很大差异。我厂是老企业,氯气处理部分是一车间生产烧碱产品的一个工序。近两年,我们在提质降耗方面,如何挖掘内部潜力做了些工作,现介绍如下。 2 工况调查与分析 氯气处理浓硫酸干燥部分原工艺流程是:冷却降温至~15℃的湿氯气在泡沫干燥塔内用浓度≥93%浓硫酸进行干燥。出塔氯气直接进入YLJ-750型氯气压缩机(氯泵),由氯泵排出的氯气和硫酸经硫酸分离器进行  相似文献   

15.
我厂电解槽盐水预热温度约在85℃,而盐水的初始温度平均40℃。每生产一吨100%烧碱耗蒸汽约600~700公斤之多,按年产5万吨和现行蒸汽价格8元/吨计,每年耗人民币达24~28万元。烧碱生产的副产氢、氯里却携带着大量的余热,随电流波动,氢、氯气的温度波动在80~90℃之间。  相似文献   

16.
甲基氯化物是制造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的中间体,在后处理水洗工序中,产生大量的含稀甲醇废水(含甲醇为20%左右),要降低氯化物生产中甲醇的单耗,取决于甲醇回收工艺和回收塔的效率。1975年前我厂是采用二次精馏,也就是先粗馏后精馏的工艺。50%甲基对硫磷乳油甲醇单耗达400公斤/吨左右,以后采用一次精馏的工艺,选用φ800甲醇回收塔,24块塔板,甲醇单耗下降到240公斤/吨。近几年来由于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生产发展,原甲  相似文献   

17.
我厂每生产一吨亚胺硫磷有150公斤合成废水,废水的pH值为1,比重1.3,含氯化锌30%,含硫磷化合物2%,排入下水道后,污染了环境。我厂原采用碱中和废水时,碱耗量大,一吨废水需烧碱(折100%)180公斤或纯碱221公斤。而且废水中的硫磷化合物,未能全部分离,影响了回收产品的纯度。现改用石灰代替大部份碱作沉淀剂,处理一吨废水,需80公斤石灰、88公斤纯碱或者烧碱72公斤(100%)。用空气吹、净化、灼烧的方法破坏硫磷化合物,回收氧化锌含量达86%,硫酸锌含量为96%。  相似文献   

18.
目前,就国内情况来看,洗涤出槽氯气的工艺方法,普遍采用氯冷凝水直接喷淋出槽湿氧气,在喷淋塔或填料塔内达到对其洗涤净化的目的。此方法洗涤效果虽佳,但也有工艺操作相对复杂,设备检修任务繁重,且伴有大量氯水因脱氯不完全而要再处理(一般是做次氯酸钠用)的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厂在年产十万吨烧碱扩建工程中,集众家之所长,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泡沫单板式氯气洗涤器。从投入运行五年多的时间来看,效果比较理想,不仅弥补了上述的  相似文献   

19.
氯中含水控制是氯碱生产的一大难题。我公司氯气处理工段虽经多次改造,但氯中含水一直偏高。特别是扩产至4.5万t/a后,氯中含水严重超标,频繁发生氯气处理输送系统设备腐蚀事故,直接危害了生产和安全,同时影响到其它相关的氯产品。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将氯中含水量降到最低范围内。1 氯中含水超标情况1.1 氯气处理工艺流程来自电解工序的90℃氯气采用盐水-氯气换热技术,Ⅰ段冷却器冷却至12~15℃的氯气再进行二次干燥,即填料塔-泡沫塔串联技术。工艺指标控制为:冷却—氯气经过三级冷却,最后出口温度为12~15℃;干燥—填料塔与泡沫塔串联,…  相似文献   

20.
1概述我厂氯碱产品中的碱产品是氢氯化钾,是采作电解氯化钾盐水的方法制得的。氯产品主要有氯化苯、氯化石蜡和液氯。氯气是电解法制碱的两种气体产物之一是生产氯产品的重要原料。从电解槽出来的氯气含有大量的水分,需除去水分后才能用于生产氯产品。除掉湿氯气中水分的工艺过程是:电解槽产生的湿氯气通过塑料管进入水冷器和盐水冷却冷凝器,在此可把气体中的大部分水蒸汽冷凝下来;冷却后的氯气再进入干燥塔,在塔内与从塔顶流下来的硫酸接触,经硫酸吸水后,再用氯压机把氯气输送到用氯岗位。氯气含水量的高低对氯化苯、液氯和氯化石蜡的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