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热态模化的方法,通过冷态模拟试验,预测一台220t/h燃油锅炉经油焦混烧改造后的炉内冷态气流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锅炉油焦混烧改造后,侧墙高温烟气的引入未对炉内流场造成不利影响,炉内气流分布均匀,基本符合实际运行的要求。说明该改造方案在对原有锅炉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油焦混烧,经济可行,且为此类锅炉燃料混烧改造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巴基斯坦木扎法戈电站4号炉单独烧油和油、气混烧调试情况及性能试验结果。一年多运行实践表明,锅炉机组运行稳定、可靠,各性能参数均达到设计值。  相似文献   

3.
膜法富氧局部增氧助燃技术及其在燃油锅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德胜  储明来 《节能》1998,(10):20-21
在燃油锅炉中应用膜法富氧助燃节能技术可以使普通空气的含氧量从20.94%提高到28%~30%,富氧气通过富氧喷嘴进入炉膛局部增氧形成“气包油”的燃烧状态,以4t燃油锅炉为例,锅炉热效率提高8.3%,燃油节约率16.64%,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秸秆制气工艺为主的农村燃气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该项技术的推广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秸秆燃气的热值不高,使用效果不佳,因此秸秆燃气需增热。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增热的成本必须是廉价的,因此液化石油气残液可以成为增热的最佳选择燃料。文章针对秸秆燃气增热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翟群 《工业锅炉》2002,(6):46-47
通过对两台链条燃煤锅炉进行煤、气混烧成功改造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一条燃煤锅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技改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两台链条燃煤锅炉进行煤、气混烧成功改造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一条燃煤锅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技改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台链条燃煤锅炉进行煤、气混烧成功改造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一条燃煤锅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技改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两座100m^3气焦混烧石灰窑的供风系统和出灰系统的改造及炉顶废气回收、除尘、助燃空气预热等改造,对稳定炉况、提高石灰产质量、降低能耗及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解决了石灰窑气中粉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达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两台链条燃煤锅炉进行煤、气混烧成功改造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一条燃煤锅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技改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混合垃圾在热重分析仪中的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热分析技术,对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几种典型组分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混合垃圾在热重分析仪中的燃烧特性,并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混烧规律开展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油井多功能增油节能智能器的工作原理,对常采井、热采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油井多功能增油节能智能器降低能耗,提高机械采油系统效率的内在机理。论证了有效延长热采井(尤其是斜直井)的吞吐周期,提高周期油汽比的可行性。提出了下步配套技术升级,实现油井全自动监控,实现增油、节能的设想。指出此项技术能有效提高稠油井机采系统效率,促进稠油油田整体开发效益达到科学经济合理,具有广阔的推广空间。  相似文献   

12.
川中隆起大安寨段薄层状介壳灰岩裂缝油藏,具有无底边水、定容封闭和未饱和特征。川北油田SL2裂缝系统油藏白衰竭式开采以来,弹性驱和溶气驱采收率只有14.71%,低渗储集层产出能力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上覆应力敏感极强,裂缝导流能力明显降低,连通性变差,剩余石油地质储量被分割。为此,从直井和水平井压裂酸化、层内燃爆、增能驱油和热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对策探讨,扩大了开采技术选择范围,有利于超前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3.
朱家玲 《太阳能》1998,(1):28-39
地热热储工程技术的发展朱家玲地热热储简称热储,它能通过载热流体的对流、富集来储存地热能。所以,地热热储十分重要的特征是热储外的冷水渗入热含水层,再经过热储层底部加热带,在强大的和持续的传导热流补给的条件下,将冷水加热。地热热储不同于油储、气储及地下水...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优质煤粉混烧,使原来为燃用劣煤设计的燃煤锅炉的热燃烧工况大幅改善,热效率提高,三废排放减少,还节约了助燃柴油和冲排水和辅助用能。  相似文献   

15.
张利民  刘仲军 《工业锅炉》1998,(4):25-28,44
介绍了SHL10-25/400-AⅡ燃煤锅炉改为煤,气混烧锅炉前后情况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热化疗及热碘油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将116例原发性肝癌分为3组。A组(常规组)38例,采用常温动脉灌注化疗及常温碘油栓塞。B组40例,采用热化疗及常温碘油栓塞。C组38例,采用热化疗及热碘油栓塞。B组加C组为热疗组。结果热疗组肿瘤缩小率优于常规组,3组术后肝功能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6、12、18、24个月生存率常规组分别为97%、58%、39%和18%,热疗组分别为99%、79%、57%、36%。B组和C组间在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肝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明显的疗效,而对肝功能无明显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由于存在油品性质差、黏度高、密度大等特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蒸汽驱、SAGD等热采方式,随着稠油热采区块自然递减加大、措施效果逐年变差,而在当前成本紧张的形势下,措施投入相应减少,有必要加大低成本、高增油技术措施的现场应用力度,确保原油产量稳定。通过对稠油热采措施产量贡献度、年单井措施增油量和吨油利润的对比分析,结合油田开发形势和生产实际,尤其是在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油田生产成本紧张的形势下,吨油利润成为措施选择的重要指标,以此为依据确定出稠油热采措施的下步发展潜力及存在的问题,进而优选出高温大排量泵举升技术、高温调剖封窜技术和水平井找堵水技术。为进一步提高这三项技术的增油效果,进行了技术改进与完善,现场应用均取得较好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内树皮与煤混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在35.5 kW生物质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上进行了树皮和煤的混合燃烧试验,热重试验表明:在树皮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5%的煤后,混烧时失重速率(DTG)曲线和纯树皮类似,仍呈现双峰特性,但挥发分燃烧峰变小,固定碳燃烧峰稍有增大,着火温度趋向于接近树皮的着火温度,燃烬温度趋向于接近煤的燃烬温度。在循环流化床的燃烧试验表明:相比于树皮单独燃烧,混烧可使燃料沿炉膛放热更均衡,燃烧更稳定,同时降低了CO排放,但NOX,SO2等污染物浓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由于煤灰具有较好的固氯效果,烟气中HCl浓度和飞灰中Cl含量均显著减少。通过热重试验和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得出煤的最佳添加量应为5%~10%。  相似文献   

19.
混合垃圾在热重分析仪中的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热分析技术对城市固体废弃物中几种典型组分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混合垃圾在热重分析仪中的燃烧特性,同时探讨了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混烧规律。  相似文献   

20.
油气混烧燃烧器研制实例——油田伴生气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田开采过程中一般伴生有少量天然气,分布比较零散,收集、输送和存储投资大且技术实现比较困难.废弃能源就地利用是节能降耗的一条有效可行途径,利用这部分伴天然气与原油混合燃烧为油田生产供热可以节约油田生产自用油.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自动油气混合燃烧技术.探讨了一种利用油田伴生气的油、气混合燃烧技术并总结了其应用实例.通过对燃烧器头部结构设计实现了少量油井伴生气的有效利用.以控制系统作为突破口,解决了油气混烧过程中负荷调节时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