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 ,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它将建筑理论与创作设计实践、建筑专业界与社会各界公众密切地联系、沟通 ,并通过对建筑文化实践活动的记载、描述、总结、归纳、阐释、论证和评价 ,以及评论者主体创见性的表达 ,以促进建筑师对创作设计的反思 ,启迪建筑师的创作智慧 ,激发学术争鸣、引导公众对建筑师创作设计的理解和鉴赏 ,反映社会需求和公众意愿 ,提高社会公众的建筑科学文化素质 ,从而促进建筑创作设计和整个建筑文化事业的繁荣。要真正发挥建筑评论的积极作用 ,就应广泛开展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建筑评论的现状,论述了建筑评论的目的,作用和方法以及建筑评论的结构,并对建筑评论与工艺评论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从评论与批评的概念比较分析的角度,说明建筑评论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评论的目的不只在于评价,更在于论述和探讨,尤其要具有科学的批评意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评论何为:评作为文化现象的建筑批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筑评论的背后是理论支持和人文态度,而独立的思想能力尤为重要。从建筑文化暴露出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理论内涵、学术背景、人文态度、历史感与传统、技术情绪及规则对建筑评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筑评论学的思考与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的金秋十月,(建筑师)杂志在深圳召开了一次关于建筑评论的学术研讨会。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和学者济济一堂,极力呼唤建筑评论出场。这是因为(1)相对于热闹非凡的建筑创作实践而言,建筑评论显得“惊人的枯萎与沉寂。”(曾昭奋先生语)无独有偶,尔后的1996年,顾奇伟先生深感建筑理论的沉默不语,在《建筑学报》上撰文期待建筑理论园地“喜雨普降,使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更是一派生机。”(2)这一呼唤与期待诱发了笔者思考:为什么建筑评论会缺席?为什么建筑理论总是显得那么默默无闻?笔者因此萌发了构建建筑评论学的念头,以期就… 相似文献
6.
7.
8.
怀疑和批判是建筑评论创新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评论.首先对建筑界内外关于建筑评论的八种说法作了解读.而后对什么是建筑评论作了广义的解释.最后的结论是:建筑评论的最终目标是创新,而怀疑和批判是建筑评论创新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建筑评论的“黄金时代”美国建筑评论集《批评的锋芒》(TheCriticalEdge),是以同一题目的一次建筑展览为基础而编辑出版的。该展览选择了过去15年左右在美国建成的被评论界最为关注或争论最为激烈的12幢代表性建筑,以求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一“预示着美国建筑本世纪最为激动人心的时期”。这本评论集选编了12篇评论这些建筑的文章。在这一所谓“激动人心的时期”,美国建筑已表现出“自从维克多利亚时期以来最大的活力与能量,以及创造性的多样化”,而且公众也被广泛地卷入这场建筑的大争论之中。这种局面的确使得美国的建筑师们… 相似文献
10.
11.
最近,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香港的十多位著名建筑专家,联合发出呼吁,建议在我国进一步开展建筑评论,通过各界人士的参与,以传达社会的要求和公众的愿望,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先秦时期,诸子写史,百家争鸣,致有《诗经》留芳百世,《楚辞》光耀千秋。而建筑,是历史最忠实、最可靠的“沉默”的见证人。一部建筑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征、技术成就、思潮变化、典型实例以及城市规划等,无不反映出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特点,反映出那个时代物质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曾昭奋和他的建筑评论林伟人的一生有大半时间是在建筑中度过的,我们今天能居住在舒适的房屋中生活和工作,应该感谢建筑师的辛勤劳作,同时,也不应该忘记推动建筑创作向前发展的建筑评论家。在我们中国,有一支人数可观的建筑师队伍,但建筑评论家却是凤毛麟角;在北京... 相似文献
15.
1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