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描述了武钢冷轧厂罩式退火内钢卷的温度分布和渗碳体级别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的渗碳体形貌和尺寸。结果表明,在罩式退火炉里钢卷外圈保温时间和退火温度均匀超过了钢卷内圈,钢卷外圈较内圈容易产生超标渗碳体  相似文献   

2.
潘欣  华维  林瑞民  刘丹 《四川冶金》2011,33(3):38-41,55
温度是罩式退火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结合我厂冷轧08AL带钢在罩式炉退火的实际过程,以实验为基础,对同一炉台的退火周期进行多点温度测量.得出各阶段钢卷温度分布规律,分析退火温度变化对再结晶的影响,对优化罩式退火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同炉钢相同工艺工业试制获得冷轧卷,经过罩式退火和连续退火生产含磷高强IF钢退火卷,研究了2种退火方式对含磷高强IF钢FeTiP析出及二次加工脆性的影响。利用低温落锤冲击试验机、TEM和析出物萃取定量分析法等手段分别对2种退火卷进行二次加工脆性转变温度及析出物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生产卷FeTiP析出相主要集中在100 nm以下,罩式退火时间较长,罩式退火生产卷的FeTiP析出相数量是连续退火卷的2倍以上;根据定量分析法检测含磷析出相总量结果,结合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P在晶界处的富集程度由最大偏聚系数和有效扩散距离决定,罩式退火卷P在铁素体晶界处偏聚远远大于连续退火卷,连续退火可得到比罩式退火更低的二次加工脆性转变温度的含磷高强IF钢。  相似文献   

4.
高温退火是取向硅钢生产的关键工序,了解高温退火过程中钢卷温度场分布规律对制备磁性均匀的取向硅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环形炉金属内罩中气体流动及钢卷传热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基于流-固-热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描述了钢卷在退火过程中的气体流动及钢卷的温度变化。采用DO(Discrete Ordinates)模型描述金属内罩与钢卷之间的辐射,多孔介质模型模拟罩内气体通过硅砂区域的溢出,并考虑了钢卷各向异性的导热行为及氧化镁涂层的分解热动力学的吸热行为。结果表明,金属罩内气氛和温度的变化影响罩内流场的分布模式;钢卷升温过程中冷点位于钢卷高度的约1/3处;通过优化不同阶段的升温速率能够改进钢卷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计算结果可为取向硅钢高温退火工艺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卷退火过程导热和热应力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钢卷在罩式炉中的退火过程,建立了钢卷的导热和热应力数学模型,耦合求解出钢卷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所得结果对钢卷退火工艺的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罩式退火工艺对无间隙原子钢织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试验室对典型成分的Ti-IF钢和Ti+Nb-IF钢的罩式退火工艺进行了模拟试验,找到了罩式退火工艺(主要是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IF钢性能的影响规律,为优化IF钢罩式退火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长周  宋涛  彭赛 《冶金设备》2007,65(3):63-65
针对罩式退火炉在钢卷退火生产过程中的钢卷氧化现象,通过分析罩式退火炉的设备组成和生产工艺,从设备和工艺两个方面分析了造成炉内氧化性气氛的来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冷轧钢卷罩式退火炉为研究对象,以能量平衡和热传导方程为基本方程,实现了钢卷在炉内退火热处理全过程的模型化与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软件的编制. 钢卷径向等效导热系数和钢卷缝隙准数概念的引用,解决了不同松紧程度钢卷的传热问题. 通过对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的模拟及对升温速度、保温温度和降温速度的精确控制,满足了冷轧钢卷在罩式炉内进行退火热处理的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紧卷罩式退火的温度场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京  崔德理 《工业炉》1998,20(3):37-41
紧卷罩式退火炉在钢板生产中广泛使用,该炉包括以N2和H2混合气体为保护气体的传统罩式炉和以100%H2作为保护气体的全氢罩式炉。模拟罩式退火温度场对确定和优化钢板的退火制度、预报钢板的机械性能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影响罩式退火炉效率的因素,并着重论述了钢卷罩式退火的温度场模拟的原理及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全氢罩式退火炉退火工艺过程的传热特点,建立了以板卷温度计算为核心的退火热过程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钢卷退火曲线,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1.
梁朋伟  董志奎  焦云静  谢兴华 《钢铁》2021,56(2):99-104
针对某厂全氢罩式炉机组在退火过程中,由于钢卷冷热点温差过大且保温时间过长而出现产品质量问题的现象,建立了该机组退火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在钢卷导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中加入修正因子,并研究了各系数的处理方法,经过大量实测数据的修正,得到了较优的修正因子.应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数学模型,以某组第3卷钢卷计算结果为例,与实测数据对比...  相似文献   

12.
图3-b可以看出,孔型脊部区域的管坯内表面温度明显高于外表面,这主要是由于外表面摩擦较小,而内表面的摩擦相对较大,产生的摩擦热远远大于外表面。由此可知,对于减壁量不大的皮尔格冷轧管,引起金属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不是塑性功的转化而是由于摩擦所引起的,因此实际生产中应加强对管坯表面的润滑,以免产生过高的温升。H65黄铜在200℃~700℃会发生脆性转变,如果实际冷轧管生产中,管坯变形区的温度出现如图3所示的情况,即使工作应力较小,也可能超过材料此时的强度极限,从而产生如图4所示的周期性横向裂纹。  相似文献   

13.
气体射流冷却是立式连退炉内带钢快速冷却的主要方式,计算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分布,对改善带钢连续退火工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CFD模拟软件对冷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带钢表面换热系数分布规律。运用有限差分法,对带钢温度场分布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初始带钢温度对冷却过程中带钢温度场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熔渗温度、退火温度及退火冷却速度对W-15Cu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退火能改善W-15Cu电子封装材料的导热性能,经850℃退火随炉冷的导热性能稳定在190W/(m*K)左右;W-15Cu电子封装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大小是影响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残余应力越大,材料导热性能越差;W-15Cu电子封装材料随熔渗温度升高,导热系数增加,熔渗温度在1 400℃时的导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高密度管流冲击钢板表面时的对流换热边界为基础,采用ANSYS三维有限元对中厚板淬火中的钢板温度场、应力场及应变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得到的温度与时间、应力以及塑性应变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了淬火冷却过程中保持钢板平直状态下应力、应变及变形的特点,为采用适当工艺措施使中厚板淬火获得平直板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宝钢股份不锈钢事业部6台全氢罩式退火炉的自动控制系统。系统基础自动化L1级采用S7—300PLC搭建,同时配置L2过程管理计算机系统,并与已有的L3(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及CCYC(库位管理、行车定位系统)通信实现了全氢罩式退火炉的全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冷却水管管形变化下的高炉冷却壁传热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吴俐俊  程惠尔  钱中  邓凯  苏允隆  王杰  李小静 《钢铁》2005,40(5):14-16,41
建立了铸钢冷却壁的三维传热和热应力的数学模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了冷却壁的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水管由圆管改为椭圆管后,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升高不大,为冷却水管由圆形改成椭圆形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椭圆水管截面积减少,就可以减少壁体厚度和大量节约冷却水量,从而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预热对铍环激光束钎焊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 《稀有金属》2004,28(1):135-138
研究预热对铍环激光束钎焊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的影响。采用轴对称模型和热力解耦的有限元方法,并假定沉积到钎缝表面的激光束能量为Gauss分布,预热通过在焊接加热前添加一个能量密度低、有效加热半径大的单独工况实现。结果表明,预热使镀环钎缝外表面焊接最高温度增加,温度梯度减小,但焊深明显增加;采用预热工况焊接后,钎缝附近塑性变形区焊接残余应力明显减小,而热影响区残余应力增大。从整体分布来看,预热使铍环外表面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均匀化。对铍环外表面钎缝附近焊接残余应力进行X射线应力测试,并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二者应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罩式炉常化工艺对50W350硅钢热轧板组织、夹杂物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罩式炉常化工艺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保温时间延长,硅钢晶粒逐步再结晶并长大,同时析出物也在聚集长大。通过制定合理的罩式炉常化工艺,可以实现硅钢晶粒的再结晶和长大,从而达到连续退火炉常化工艺产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热轧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热轧带钢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包括加热炉内钢坯加热、轧制过程轧制件传热,层流冷却过程带钢数值模拟等研究。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法或有限元法模拟扎件的温度变化,能有效优化轧制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对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