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二苯醚、十六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十六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十六醇)∶n(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得到产率为96.7%的单烷基化产物;n(十六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化2 h,中和后得到产率为40.0%的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并对所得产品进行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  相似文献   

2.
用二苯醚、壬醇和发烟硫酸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壬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n(壬醇)n(壬烷基二苯醚)为1.001.50,70℃下烷基化6 h,单壬烷基二苯醚的收率为81.10%;n(壬烷基二苯醚)n(发烟硫酸)为1.02.6,35℃下磺化2 h,中和后得到收率为63.14%的单壬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并对所得产品进行了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25℃时其临界胶团浓度(CMC)为5.5×10-3 mol/L,此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36.81 mN/m.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N-辛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n(辛胺)∶n(顺酐)=1.00∶1.05,于80℃下酰胺化反应70 min。n(亚硫酸钠)∶n(顺酐)=1.05∶1.00,于70℃下磺化反应3 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渗透力、钙皂分散力、去污力分别为31.9 mN/m、4.42×10-3mol/L、0.73 min、1.34 min、20%和99.0%,并测试了其在洗毛中的应用性能。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性能对比,表明此产品表面张力低,临界胶束浓度小,去污力强,白度和松散度好。  相似文献   

4.
N-十六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平  丁欣宇  苏广军  李建华 《化学世界》2006,47(8):494-496,499
在丙酮存在下,考察了N-十六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SNSS)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十六胺)∶n(顺酐)=1.00∶1.20,于50℃下酰胺化反应65 min。n(亚硫酸钠)∶n(顺酐)=1.05∶1.00,于90℃下磺化反应3 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钙皂分散力分别为39.5×10-3N/m、3.06×10-3mol/L6、.14 min、33%。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性能对比,表明SNSS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小,乳化力和钙皂分散力强。  相似文献   

5.
2-丙烯酰胺基辛烷基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腈与1-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辛烷基磺酸钠(NaAMC8S)。在n(1-辛烯)∶n(丙烯腈)∶n(发烟硫酸)=1∶6∶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4h,产品收率(按1-辛烯计)为82.2%。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X射线能谱确认了NaAMC8S的化学结构。用电导法与表面张力法测定了NaAMC8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用稳态荧光光谱法测定了CMC和胶束的微极性。结果表明,25℃时,用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得NaAMC8S的CMC分别为44.75mmol/L和51.76mmol/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50.61mN/m;且CMC随温度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6.
华平 《精细化工》2011,28(10):964-967,998
采用以碳基固体酸为双酯化反应催化剂,中间产物不需提纯分离等环境友好的合成工艺路线,在常压下合成了乙二醇双子琥珀酸2-甲基戊基双酯磺酸钠。对各步反应条件进行了考察,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单酯化反应:n(顺酐)∶n(2-甲基-1-戊醇)=1.05∶1.00,w(对甲苯磺酸)=1%,反应温度80℃,单酯化反应时间1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8.88%的单酯化产物;磺化反应:n(顺酐)∶n(亚硫酸氢钠)=1.00∶1.05,反应温度70℃,磺化反应时间2.0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98.71%的磺化产物;双酯化反应:n(顺酐)∶n(乙二醇)=1.00∶2.20,w(碳基固体酸)=3%,加热介质温度180℃,双酯化反应时间3.5 h,在该条件下得到产率为85.03%的双酯化产物。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表面张力为27.7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2.5×10-3 mol/L。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N-十六烷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SNSS)的合成工艺条件,得到较佳工艺条件为:n(十六胺)∶n(顺酐)=1.00∶1.10,于135℃下酰胺化反应90 min。n(亚硫酸钠)∶n(顺酐)=1.05∶1.00,于90℃下磺化反应5 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乳化力、钙皂分散力、耐硬水力分别为38.5×10-3N/m、3.22×10-3mol/L、6.10 min、30%和3.04 min。测试其在洗毛中的应用性能。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性能对比,表明SNSS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小,乳化力、钙皂分散力强,白度和松散度好。  相似文献   

8.
以环己烷为溶剂,考察了N-辛基琥珀酸酰胺磺酸钠的合成工艺,获得了较佳的工艺条件当n(辛胺)∶n(顺酐)=1.00∶1.05时,于40℃下酰胺化反应10min;n(亚硫酸钠)∶n(顺酐)=1.05∶1.00时,于70℃下磺化反应2h。测得产物的表面张力32.1×10-3N/m、临界胶束浓度4.48×10-3mol/L、乳化力0.63min、渗透力1.68min、钙皂分散力25%、去污力99.4%,并与ABS和K12的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苏瑜  马德垺  薛仲华 《精细化工》2002,19(8):443-445
研究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 ,得出烷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用量为n(反应物 )∶n(催化剂 ) =5∶1;反应时间 5h ;反应温度 70℃ ;二苯醚的转化率 82 %。发烟硫酸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发烟硫酸的w(游离SO3 ) =15 % ;反应温度 35℃ ;反应时间 1h ;n(反应物 )∶n(发烟硫酸 ) =1∶2 5 ;磺酸基数目为 1 90。氯磺酸磺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反应时间 2 0min ;n(反应物 )∶n(氯磺酸 ) =1∶5 ;反应温度 15℃ ;磺酸基数目为 1 92。  相似文献   

10.
脱氢枞酸蔗糖酯的无溶剂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国友  莫炳荣  陈文纳  黄科润 《精细化工》2006,23(12):1181-1185
用精制的脱氢枞酸,在n(硫酸二甲酯)∶n(脱氢枞酸)=1∶1,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为4 h,丙酮回流条件下,得到脱氢枞酸甲酯,产率为75%。脱氢枞酸甲酯与蔗糖在熔融下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脱氢枞酸蔗糖酯,最佳条件为:n(脱氢枞酸甲酯)∶n(蔗糖)=1∶1.5,m(催化剂碳酸钾)∶m(反应物)=0.05∶1,m(乳化剂硬脂肪酸钠)∶m(反应物)=0.1∶1,温度140℃,压强0.5 kPa,反应时间5 h,产率可达32%,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临界胶束浓度(CMC)为:9.0×10-3mol/L;此时表面张力为18.42 mN/m。  相似文献   

11.
对氨基苯甲磺酰吡咯烷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西莹  王鹏 《精细化工》2004,21(3):238-240
以氯苄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对氨基苯甲磺酰吡咯烷(Ⅰ)。以V〔w(HNO3)=95%的发烟硝酸〕∶V〔w(游离SO3)=22%的发烟硫酸〕=1∶1 3的混酸对氯苄进行硝化,反应温度为0℃,反应2h,得对硝基氯苄(Ⅱ),产率52%;Ⅱ用亚硫酸钠磺化,在V(甲醇)∶V(水)=1∶1 5的溶剂中,回流反应18h,得到对硝基苯甲磺酸钠(Ⅲ),产率96%;Ⅲ用PCl5氯化,得到对硝基苯甲磺酰氯(Ⅳ),产率78%;Ⅳ经吡咯烷氨解,反应物料比为n(Ⅳ)∶n(吡咯烷)=1∶2,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常温反应10h,得对硝基苯甲磺酰吡咯烷(Ⅴ),产率达到98%;Ⅴ用铁-盐酸还原,在V(乙醇)∶V(水)=1∶1的溶剂中回流1h,得对氨基苯甲磺酰吡咯烷,经HPLC分析,精制后的产物纯度w(对氨基苯甲磺酰吡咯烷)=99 2%,产率85%,总产率32 4%。  相似文献   

12.
在氮气保护下,加热N,N-二甲基乙醇胺和浓硫酸,使N,N-二甲基乙醇胺分子间脱水得到双(2-二甲基氨基乙基)醚。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浓硫酸的用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200~210℃,4~5 h,物料摩尔投料比为:n(浓硫酸)∶n(N,N-二甲基乙醇胺)=3.0∶1.0。用新型分离装置对反应液进行分离后,经减压精馏得到双(2-二甲基氨基乙基)醚[w(双(2-二甲基氨基乙基)醚≥98%],其收率为55.6%(以N,N-二甲基乙醇胺)。  相似文献   

13.
以月桂醇和二氯丙醇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硫酸氢铵(TBAHS)存在下合成了月桂基缩水甘油醚,通过测定产品环氧值的方法来计算产品的收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考察了原料摩尔比、碱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月桂基缩水甘油醚收率的影响,并用1HNMR和IR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表明,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原料摩尔比碱加入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在优化工艺条件n(二氯丙醇)∶n(月桂醇)=1.2∶1,n(氢氧化钠)∶n(月桂醇)=2.2∶1,50℃下反应4 h,月桂基缩水甘油醚的收率可达81.3%。  相似文献   

14.
以3-氯丙酰氯、氯苯、三氯化铝、浓硫酸为原料合成5-氯-2,3-二氢-1-茚酮,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优化了条件,优化后的反应条件为:氯代酮合成:n(三氯化铝)∶n(氯苯)∶n(3-氯丙酰氯)=1.1∶4∶1,滴加温度为5℃,滴加时间2h,保温温度60℃,保温时间3h;5-氯茚酮合成:搅拌速度小于100r/min,n(H2SO4)∶n(氯代酮)=36.8∶1,滴加时间4h,溶剂为石油醚(90-120℃)。此工艺原料价廉易得,产品纯度高,总收率达50.6%,产品纯度达98%。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用丙二醇甲醚和冰醋酸酯化合成丙二醇甲醚醋酸酯,考察了醚和酸的比例、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与种类、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优惠反应条件为:冰醋酸∶丙二醇甲醚=1.3∶1(mol/mol),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1 0%,带水剂A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25%,反应温度104~110℃,反应时间3h。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收率达96 5%。  相似文献   

16.
医药中间体5-氨基-2,4,6-三碘异酞酸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苯二甲酸为原料 ,经硝化、还原与碘化 ,合成非离子含碘造影剂的中间体 5 氨基 2 ,4,6 三碘异酞酸。 (1)硝化反应 ,n(硫酸 )∶n(硝酸钠 )∶n(间苯二甲酸 ) =7 9∶2 2∶1 0 ,温度 70℃下反应 3h ,产率为 86 7% ;(2 )还原反应 ,n(铁粉 )∶n(硝基物 ) =3 0∶1 0 ,回流反应 3h ,产率为78 1% ;(3)碘化反应 ,n(氯化碘 )∶n(氨基物 ) =3 3∶1 0 ,90℃下反应 3h ,碘化反应产率为76 2 %。每步均经改进 ,总收率为 5 1 6 % ,所得产品熔点、UV、IR、1HNMR、13CNMR等数据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7.
以甲酸为CO来源,常压下浓硫酸催化将叔丁醇羰基化得到三甲基乙酸。考察了醇酸配比、硫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三甲基乙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最优工艺条件为:n(叔丁醇)∶n(甲酸)∶n(浓硫酸)摩尔比=1∶1.5∶6.6,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180 m in,三甲基乙酸的平均收率高达75.04%。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催化法合成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晋源  康保安 《精细化工》2011,28(9):930-932
以十二醇和二氯丙醇为原料,用相转移催化剂直接合成了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原料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n(十二醇)∶n(二氯丙醇)=1∶1.6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收率可达73.2%。用IR、1H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测定产品环氧值的方法来计算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的收率。  相似文献   

19.
以溴酸钠、溴化钠、硫酸、丁二酰亚胺为主要原料,研究了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的绿色化合成工艺。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n(溴酸钠)∶n(溴化钠)∶n(硫酸)∶n(丁二酰亚胺)=1∶2∶1.7∶2.6,溶剂水90 mL,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为2.5 h,此条件下产品收率87%,有效溴含量为44.3%,纯度9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