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厂矩形和椭圆形拉伸零件(见图1)的切边和切底工序过去是在一付或两付模具上分几次来完成的,这种方法不仅切边质量差,而且效率也低。最近几年我们设计和制造了几付浮动凹模切边模和浮动凸模切底模,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这种切边模和切底模不仅冲裁质量好,而且生产效率也比老方法提高四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开式模锻件均带有毛边,某些带孔锻件还有连皮,通常采用冲切法去除毛边和连皮。切边和冲孔通常在压力机上进行。图1为切边和冲孔的示意图。切边模和冲孔模主要由凸模(冲头)和凹模组成。切边时,锻件放在凹模孔口上,在凸模的推压下,锻件的毛刺被凹模刃口剪切与锻件分离。  相似文献   

3.
<正> 前言 摆动式切边模(也有人称水平切边模)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拉伸件的切边工序,这是因为它具有:能保持与拉伸模一致的基准;切口整齐;能满足制件的高度上的一定精度要求;生产率高(特别是大批量生产时,更能显示其经济效果)等特点。 摆动式切边模与一般冲裁模的区别,在于剪切方向发生了变化(即一般冲裁模的剪  相似文献   

4.
轴承保持器模具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轴承保持器的工艺特点 ,确定了零件的成形工序 ,并介绍了冲窗孔凸、凹模尺寸的计算方法及冲槽模结构  相似文献   

5.
《模具工业》2014,(12):27-27
定子、转子单槽冲气动复合模具,包括带有模具的冲模机,所述的模具包括上模和设有与上模匹配的凹模孔的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气缸、定子槽凸模、转子槽凸模、抽板、上模座、上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上模座和上垫板均安装在冲模机的冲头上,抽板位于上模座和上垫板之间的间隙内,并且抽板的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定子槽凸模面向抽板的一侧固定定子槽抽板垫块、转子槽凸模面向抽板的一侧固定转子槽抽板垫块,定子槽抽板垫块和转子槽抽板垫块向抽板一侧凸出的一侧均设有分别与抽板相应位置的第一让位槽和第二让位槽匹配的凸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副模具上定子、转子冲槽一次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6.
李定 《模具工业》1996,(7):23-24
盒形件侧壁冲孔模设计甘肃工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50)李定图1所示盒形零件,材料为10钢,毛坯经过前几道工序的拉伸、切边后,剩下的最后工序是冲制侧壁上的4个孔和4个槽。由于该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因此为了提高工效,采用一次冲出的工艺。图1盒形零件1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 图1零件是JH125型摩托车油箱的一个主要构件——内侧板。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成形后再切边。切边分三道工序进行。第一道工序切出顶部两端的形状。第二、三两道工序则分别切出左、右侧油箱体相吻合的形状。由于切边次数较多,多次定位造成左右错位严重。为改善质量、减少工序,设计了将二、三道切边工序合并为一次完成的双向边切模。其结构如图2所示。 模具采用了上下浮动式凸模,为了保证凸模的运动精度,将凸模固定板套装在滚珠导柱上。装配时,通过调整导柱压板3实现  相似文献   

8.
厚度大、硬度高的板材上冲制小孔、小槽以及冲多孔、多槽的工艺难度较大,反映在模具上,小凸模的设计以及小凸模的保护是上述冷冲工艺能否实现的关键。一、凸模的最小截面 1.最小截面各类冲裁模的凸模,以在强度最薄弱的部位所测得的最小尺寸为最小截面尺寸。一般情况下,最小截面容易断裂,故又称危险断面。对于不同断面形状的凸模,其危险断面不一定  相似文献   

9.
文斌 《模具工业》2005,(8):14-15
设计了一种在锥面圆管上冲槽的冲槽模,阐述了其设计原理、模具结构、工作过程及主要零件的设计要点,另简述了凸模强度的校核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机外罩的加工工艺方案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兆国 《模具技术》2002,(4):24-26,47
对电机外罩零件进行了分析比较,确定了最终的加工工艺路线,剪料→拉深→切边→冲底孔,冲槽→冲侧孔。介绍了拉深模,冲底孔,冲槽模及冲侧孔模的三种模具结构。  相似文献   

11.
伍太宾 《模具工业》2006,32(6):25-28
介绍了锯齿状内齿轴套的冷挤压成形新工艺,着重介绍了一种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高精度冷挤压模具结构和齿形冲头的制造过程及模具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荣清 《模具工业》2003,(12):20-21
介绍了解决厚壁盒形件拉伸后切边困难的难题所设计的可由内向外1次完成冲切的悬挂式切边模具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该切边模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并可在一般的通用液压机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CA488发动机机油盘切边工艺性分析 ,确定了该带立式凸台零件的切边模具结构 ,并对凸、凹模镶拼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殷林杰 《模具制造》2010,10(2):13-14
分析了传统切边模的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可调节式切边模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书架挂板的成形工艺方案,介绍了所设计模具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该模具设计巧妙地利用了可移动式凸、凹模结构,将切边、切舌、冲孔、成形多个工序集中在一套复合模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凸、凹模采用了镶拼结构,便于拆卸及刃磨维修。该模具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根据仪表盒拉深件的技术要求,分析了浮动切边模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部件的作用,详细说明了对切边时浮动凹模应有具体动作的设计,并根据这些动作研究了冲床滑块与浮动凹模行程关系,由此设计出控制浮动凹模运动的浮动切边模的关键零件——导轨.利用斜楔的工作原理变浮动凹模竖直方向的相对运动为水平方向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切边运动,...  相似文献   

17.
介绍半浮球成形的拉伸模 ,用聚氨酯橡胶利用原凸模和注射成形法制造凹模的方法与工艺 ,简化模具结构 ,大大节省时间与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丁中 《模具技术》2007,(3):52-54
对凸凹模独立驱动提出了有效的实现技术,即通过精密滚珠丝杠对凸凹模分别进行独立驱动并准确定位;在滚珠丝杠的端部安装制动器,当凸凹模具运动到位,先通过制动器制动滚珠丝杠,然后再开始冲压.具备该技术的压力机,可以实现对大宽度板材的加工,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以某汽车油箱支架结构件单侧载体多工位级进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冲压成形过程进行全工序数值模拟获得了模具结构受力情况;针对第3工位中修边凸模受侧向力较大的现象对其进行偏载分析,获得了凸模的侧向变形量,并提出采用靠块结构来减小凸模的侧向变形;选择第3、第4、第9工位和合模时受力较大的冲压时刻,利用载荷映射系统将模具受力映射到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上,对模具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并获得了模具结构在冲压方向和侧向的变形量;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方法对该多工位级进弯曲模在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应变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采取靠块结构可有效地减小单侧载体多工位级进弯曲成形时的偏载,应变实测值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袁小江 《模具工业》2009,35(9):29-32
分析了反射体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采用以保力龙为材料的消失模铸造生产模具的模座、凸模、凹模等零件,合理使用氮气弹簧作模具的弹性元件,简化了模具对压床的使用要求,合理应用设备,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实现了零件成形、冲孔、切边模的设计与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