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Na2SiO3为活性组分、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a2SiO3/Al2O3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以Na2SiO3/Al2O3为催化剂、以餐饮废油和甲醇为原料合成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考察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7.0、Na2SiO3/Al2O3催化剂用量为餐饮废油和甲醇总质量的9.0%、反应时间4 h,在该条件下餐饮废油的平均转化率达到95.3%。  相似文献   

2.
以高酸值餐饮废油为原料,以自制的酸性离子液体[SO3H-Bmim][HSO4]和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两步法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利用正交表L25(56),选取4因素5水平对离子液体[SO3H-Bmim][HSO4]对降低餐饮废油酸值的催化活性进行正交实验,并研究了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SO3H-Bmim][HSO4]对降低餐饮废油的酸值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可重复使用4~5次.最佳降酸值条件:醇/油摩尔比8:1,离子液体用量1.0%(质量分数),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0min.在该条件下,餐饮废油的酸值从33.25降低到0.45 mgKOH/g.以氢氧化钠催化降低酸值后的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6.4%.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4,他引:17  
韩明汉  陈和  王金福  金涌 《石油化工》2006,35(12):1119-1124
生物柴油不仅燃烧性能与石油柴油相当,且具有环境友好、资源可再生的优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理想燃料之一。综述了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包括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为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应采用廉价原料(如废油脂)。对于酸值高的废油脂,宜采用固体酸和离子液体等环境友好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酸催化剂由于其易于分离回收、对生产设备无腐蚀性、无毒、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而应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综述了当前应用于生物柴油制备的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沸石、杂多酸、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硫酸化金属氧化物固体超强酸、金属磷酸盐和有机膦酸盐杂化材料,以及新型的碳基固体酸催化剂,讨论了它们在生物柴油制备等酸催化反应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油酸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酸催化法和碱催化法。介绍了制备油酸甲酯3种类型的催化剂:固体酸催化剂、液体酸催化剂和固体碱催化剂;其中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负载型固体酸、炭基固体酸、镁铝水滑石、碱土金属氧化物、负载型固体碱等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餐饮废油动物油含量高的特点,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质量比25%、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搅拌速率3000 r/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放大实验,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93.6%。生物柴油产品理化性质中部分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与0号柴油调合使用可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精细石油化工》2014,(4):69-72
对活性炭进行疏水性处理,将磷钨酸负载其上制备了具有疏水性的固体酸H3PW12O40(负载型),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考察了原料油的游离脂肪酸含量、水含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原料油中游离脂肪酸、水含量增加,产物收率略微降低;随着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醇油摩尔比的增加,产物的收率增加。酸值(KOH)为2.5mg/g的原料油,在反应温度373K,催化剂与原料油质量比20%,醇油摩尔比24∶1时,反应4h,产物收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8.
生产生物柴油的新型固体酸催化剂首次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Benefuel公司与Stid—Chemie India Pvt.公司(SCIL)达成了一项在全球范围内的独家协议,SCIL将在全球范围内为Benefuel公司的生物柴油装置生产基于专利技术的固体酸催化剂。这种处于专利审查期的催化剂,是由Benefuel公司和印度国家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的一种以Fe—Zn为基础的双金属氰化物(DMC)的络合物,它能够将绝大多数的植物油、动物脂肪和烹饪的废油直接转化成脂肪酸的甲基醚(FAME)。据称,与其它的固体酸催化剂不同,这种DMC即使对于同时催化甘油三酸酯的酯交换和游离脂肪酸(FFAs)的酯化反应也有非常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正>戊醛自缩合合成2-丙基-2-庚烯醛反应是工业生产2-丙基庚醇的重要步骤之一,针对该反应中液体碱催化剂所带来的生产成本高、产物选择性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着重分析了固体碱催化剂和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提高固体碱催化稳定性以及固体酸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今后的努力方向。并对开发具有高催化性能的酸碱双功能固体催化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用于甲醇与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合成生物柴油体系。采用XRD,SEM,EDS,CO_2-TPD,XPS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镧镍摩尔比为1∶1,于400℃焙烧5 h,制备的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在催化剂用量为4%(w)、醇油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3 h时,生物柴油的收率最大,可达94.59%;引入NiO后,改善了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的分散性,提高了催化剂的强碱位碱量和活性; 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生物柴油的收率仍然能达到85.00%,说明La_2O_2CO_3-NiO固体碱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1.
单中心催化剂聚烯烃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石油化工》2013,42(1):95-103
综述了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单中心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一些使用非配位聚合方法(如开环易位聚合)合成特殊结构聚烯烃的研究。着重介绍了基于这类催化剂的聚烯烃材料工业生产的情况,总结归纳了各公司生产的单中心催化剂聚烯烃产品并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和用途,对具有强大潜在市场而未工业化的产品(如功能化聚烯烃)进行了论述。对我国单中心催化剂和聚烯烃材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单中心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将促进聚烯烃产品的差异化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负载型柴油氧化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负载型过渡金属催化剂和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从催化剂的载体种类、催化活性和工业应用等方面比较了这两种催化剂的优缺点。通过比较得出,分子筛和活性炭更适合作为氧化脱硫催化剂的载体;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活性组分不易流失、便于分离回收循环使用的优点,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Friedel-Crafts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了 Friedel Crafts反应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及报道 ,对路易斯酸负载型、金属 OTf型、沸石型和杂多酸型 4类 Friedel Crafts反应催化剂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对包括均相、多相和其他类型的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氨基甲酸酯用的催化剂进行了综述,讨论了不同类型催化剂的特点,并对新型催化剂的开发进行了展望,指出高效、高选择性、经济环保且可重复利用的多相催化剂更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是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优良催化剂。根据配体的不同,概括了单活性中心催化剂的种类(如茂金属催化剂、苯氧基亚胺类催化剂和其他类配体催化剂),并综述了国内外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应用的现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 -凝胶法及浸渍法制备出CuO -CaO/SiO2 负载型催化剂 ,用XRD、TEM及BET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将两种催化剂与Cu -Cr/Al2 O3负载型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性能比较。结果表明 ,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颗粒直径达到纳米数量级 ,CuO高度分散于载体内 ,晶粒度小 ,催化性能高。作为一种新型的无Cr催化剂 ,无毒、无污染 ,可代替Cu -Cr催化剂用于糠醛加氢过程 ,高活性、高选择性地制取 2 -甲基呋喃  相似文献   

17.
V/SiO2 catalysts compared to Cr/SiO2 catalysts were studied for dehydrogenation of n-butane to butenes. Several methods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such as FT-IR, UV-vis and Raman spectroscopies were used.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catalysts were showed, including the performances of catalysts, distribution of products and mechanism of rea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repared catalysts with 12m% of active component loading all demonstrated best conversion of n-butane to butene at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around 590 ℃. Two different reaction mechanisms were mentioned to well explain why iso-butene was produced on V/SiO2 catalysts but not on Cr/SiO2 catalysts.  相似文献   

18.
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催化剂(包括钛系、锡系、锑系和稀土催化剂等)进行了综述。钛系催化剂无毒,产品的特性黏数大,但色相易变黄;锡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高,产品的色相好,但价格较贵;锑系催化剂价格便宜,更适宜于缩聚过程,但常含有毒性较大的砷;稀土催化剂的酯交换活性高,但价格更贵。应用分子设计技术制备环保、高效的新型催化剂特别是钛系催化剂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甲烷直接氧化法、甲醇空气氧化法、甲醇脱氢法等甲醛制备方法的特点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各制备方法中所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甲烷直接氧化法制甲醛的催化剂体系有Mo基催化剂、V基催化剂、含Fe催化剂等;甲醇空气氧化法制甲醛的催化剂体系主要有Ag催化剂及Fe-Mo催化剂;甲醇脱氢法制甲醛的催化剂体系有金属及其氧化物、碱金属盐及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二甲醚选择氧化制甲醛的催化剂中,负载型MoOx和VOx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好。开发二甲醚氧化法制甲醛的高效催化剂具有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选择氧化中新型Keggin结构硅钨酸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近十年来新型Keggin结构硅钨酸盐及其一系列衍生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选择氧化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具有空位的硅钨酸盐、过渡金属取代的硅钨酸盐、二聚型硅钨酸盐、有机-无机杂化硅钨酸盐及负载型硅钨酸盐催化剂,其中负载型硅钨酸盐催化剂不仅保留了均相催化剂活性高的优点,且克服了以往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物种易流失的缺点,在烯烃的环氧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及可重复利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