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晴 《华中建筑》2008,26(6):138-140
镇历史街区是区别于传统古村落及城市历史街区的一种历史遗迹,它既有城市有序的规划格局,又与自然,乡村有着紧密有联系,其景观表现出双重性,景观特色异常明显,文章针对城镇历史街区帚观的特点,分析了城镇历史街区的景观元素,景观的构成关系,并提出相关保护层次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龙  张雪涛 《建筑师》2020,(2):96-105
当今,许多国家都有管理和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宪章和准则用以支撑保护工作,重要国际间、跨区域保护组织所颁布的宪章、公约、建议和决议对各国国内保护宪章和准则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影响力。回顾过去,历史城镇景观是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保护理念中完整性的必然要求,也是遗产保护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以往针对历史城镇景观相关国际规制的解读是不足的,已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历史建筑保存、维护、保护、修复等方面。本文献综述以历史城镇景观保护与管理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顺序,将早期建筑遗产保护组织、ICOMOS、UNESCO以及区域间保护组织颁布的一系列国际规制进行解读,从适应性与针对性、文脉与地方精神、完整性与原真性、保护性利用四个主题进行回顾与评述。通过综述,厘清国际规制中涉及历史城镇景观保护与管理的部分,为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国际规制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1999至2008年间批准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历史城镇保护研究项目的统计梳理,并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的学术轨迹,总结了我国历史城镇保护工作的重点、热点和发展趋势,明确提出了历史城镇保护研究的二维体系.  相似文献   

4.
黎威 《山西建筑》2010,36(22):44-45
探讨了原住民保护的意义所在,同时对现状原住民外迁的原因——外部力量介入、生活环境恶化以及游客的入侵等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有限疏散老城、改善环境、限制游客、保障原住民就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万民  杨光 《中国园林》2021,37(2):37-42
随着空间治理转型,三峡地区历史城镇保护在主动寻求新视角.进入后三峡时期,地域历史城镇面临景观特征衰败、社区构成异化、保护规划失焦等诸多问题:保护需从活态遗产的视角,分析三峡地区历史城镇社会变迁与景观演变之间协同变化的原因,构建以功能、空间与社区持续性为核心的活态保护方法与应对策略;龚滩古镇保护性搬迁是这一时期典型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梳理了自1861年意大利独立至今的历史城镇保护思想,总结为城镇化初期、快速城镇化时期、后工业化和全球化时代三个演变阶段,重点讨论演变的现实背景和动因,揭示了其保护理念、方法和实践转变的思想渊源认为保护已成为意大利城镇建成环境长期合理转型的主要手段,是整个社会的经济理性和文化自觉的反映;保护的有效性取决于对城镇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现实的深刻认知,尤其是保护目标与策略的“整体性”;各个利益群体协作机制和参与途径则是保护实践得以推进落实的基础.这些经验值得新常态下我国历史城镇保护以及建成环境更新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历史城镇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凝聚了文化的精髓,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进程。以历史城镇为主题,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其改造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历史城镇改造中的新理念,探讨了改造新趋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9.
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关注和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提高了认识。这不仅是人们怀旧的心态所致 ,而且是人们珍惜自己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更加珍惜自己走过的历程 ,特别是人们在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人类的文明所致。然而 ,这些文明古迹由于种种原因已所剩无几。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珍宝 ,它们的价值对于现在以及对于将来都是无法估量的。人在世间万物中体现的最全面、最具体、最生动的创造形式莫过于为了满足对自然空间的居住要求而引发的建筑活动了。建筑极富民族性 :与世界上许多以石材为主的古建筑不同 ,中国…  相似文献   

10.
古建筑是时代年轮滚滚而过的记忆,是城市发展的印记,是城市数百年来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的积淀。这些承载了经济、历史、建筑的文物本身,极具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同时期的古建筑能够充分体现当代的艺术风格和建筑体系,附着于古建筑当中的石刻、壁画、雕塑等都能充分体现当时的艺术水准和文化理念。古建筑的美感更具层次、更富内涵,这是文字描述所不能替代的。但这些古建筑在几百年来饱受风吹日晒、自然灾害的侵袭,难免会损伤、残破,再加上现代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快、人为破坏情况严重,保护古建筑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李昀  谭少华 《山西建筑》2007,33(34):28-29
分析了传统古镇景观构成的三大因素,介绍了传统古镇的景观设计要点,并以妻阝江古镇为例,对妻阝江古镇的景观资源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对妻阝江古镇的景观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供类似古镇的景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城镇园林植物规划方法及应用为题,主要针对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原则、植物种类的研究与规划的艺术性、树种的合理配置与选择以及规划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规划的作用,使城市环境更加优美、绚丽。  相似文献   

13.
何晴  朱勇 《山西建筑》2008,34(14):57-58
分析了历史古镇中农业景观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农业景观在历史古镇中的重要价值,并针对农业景观的特点,就古镇农业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若干建议,以延续古镇的历史传统,为古镇的保护与更新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俊 《山西建筑》2004,30(18):6-7
简要介绍了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的历程、内容、原则,运用实例分析的方法,从总体规划上开辟新区、保护古城,改善旧城内部交通等方面,提出了历史文化古城保护的几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挺 《福建建筑》2013,(1):89-90
论述福建省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实施内容、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16.
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鹏 《山西建筑》2010,36(1):58-59
分析了小城镇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的误区,重点探讨了小城镇、小城镇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小城镇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实现其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张强 《山西建筑》2009,35(28):3-5
以陕南青木川古镇为例,详细分析并归纳了陕南传统古镇的街道布局特点和建筑形态特征,并对这一类传统古镇的保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而在研究地域传统建筑特点的同时,能对传统建筑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范华民 《山西建筑》2010,36(36):20-21
以整体性的历史保护观为理论基础,从乔家大院历史地段现状调查研究、规划方法研究、社会经济平衡控制与干预三方面阐述了历史地段整体性保护方法,以期使历史地段的保护内容和保护理念得以提升,并得到有效的经济及社会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五大连池新镇是依托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资源而新建的旅游镇,兼具生态移民镇与游客服务基地的功能,其规模适中,十分适宜发展慢行交通系统。本文综合了该镇贯穿于概念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等不同阶段的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从“慢”格局、“慢”交通、“慢”游赏三个角度,对整体规划格局到局部的设计意向都进行了剖析,较系统的总结了规划组对于旅游镇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思考及其成果。  相似文献   

20.
浅谈建筑节能与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兵 《山西建筑》2009,35(7):244-245
分析了建筑节能的意义,探讨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指出标准化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技术基础和前提,阐述了山西省的建筑节能标准化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以促进建筑节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