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决传统双向DC/DC变换器的损耗较大和效率较低等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交错并联磁集成技术与软开关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首先,以非对称耦合电感的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为研究实例,分析了当变换器分别运行在一、二、四相电感时的3种工作状态;然后,在每种状态下,分别讨论了电感反向电流的持续时间和死区时间,从而总结出了变换器运行在每种状态下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ZVS(zero-voltage switch)的条件;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实了该设计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机电制动/发电能量循环利用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不仅增益比高,而且利用了交错并联技术,电流和电压纹波明显减少。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这种变换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DSP TMS320F2407A的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在电流断续时采用开环控制的策略。通过采样输入输出电压计算电感的平均电流,用这个平均电流进行PI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感电流断续时,该控制策略可以很好地实现电路的恒流控制。  相似文献   

4.
DCM模式下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的稳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交错并联磁集成双向DC/DC变换器工作在DCM模态下的分析不全面这一研究现状,以两相电感进行耦合的两相交错并联磁集成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为例,在轻载时关断MOS管,利用MOS管的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避免电感电流出现负值,从而降低变换器的能量损耗,提高变换器的效率。首先深入分析了运行在Buck状态下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DCM模态的稳态性能。其次,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状况转换条件,求出各模态转换的临界负载电流。并通过引入的变比与其他参数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变换器在各种工作情况(CCM/DCM)下每相相电流的变化规律,同时找出变换器的总输出电流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具体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低通态损耗的双向DC/DC变换器。变换器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由相移脉宽调制方式控制。通过在次级加入有源钳位电路,并采用合适的驱动控制信号,不但可以使变换器在双向功率变换中实现软件开关工作,而且抑制了变换器中的循环电流,从而降低了通态损耗。最后给出了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双馈抽水蓄能电机低电压穿越的问题,加入双向DC/DC与超级电容保护支路,其中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两相交错式双向半桥拓扑结构。本文采用软开关技术有效解决变换器中开关损耗高的问题,对变换器在Buck和Boost模式下分别进行软开关技术分析。在MATLAB中搭建DC/DC效率模块、瞬态响应调整模块、工作范围模块和硬件电路模型,采用双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在软开关的作用下,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导通和零电压关断,有效降低了开关损耗,提高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根据DC/DC变换的基本原理,在断续导通模式下,依据状态空间法建立了BUCK、BOOST、BUCK/BOOST 3种变换器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基于VISSIM对3种变换电路分别构建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利用该仿真模型不仅可以有效模拟实际的DC/DC变换电路的运行特性,可采用不同的控制算法、控制策略对该模型进行闭环控制,还可通过VISSIM软件与C 、DSP和集成的Matlab模块连接,从而不仅为分析设计DC/DC变换电路及其控制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为实际电路的设计调试提供了新思路。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了建模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实现能量变换的双象限运行特性和多模态的混杂特性。现有模型主要采用平均模型和精确模型,前者忽略了高频动态特性,后者计算量过大,且均未考虑其混杂特性。针对上述问题,建立了双向DC/DC变换器各工作模态的连续状态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基于混杂自动机理论建立了能对其完整描述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完成了控制算法设计。运用Matlab/Stateflow对该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混杂自动机模型计算量适中、精确度高、反映了系统的高频动态特性,完整地描述了系统的各个工作模态,兼顾了CCM模式和DCM模式,基于混杂自动机模型的控制算法简单且效果良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着充电时间长、温升高、析气严重等问题。针对充电时间长这一问题,分析了能量流动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耐高压的IGBT器件的桥式电路和零电压移相控制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分析了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及其软开关特性,并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零电压相移控制的双向DC/DC变换器能够对蓄电池进行快速可靠的充放电且能稳定输出电压,从而为光伏系统提供稳定电源,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交错控制双Boost型变换器,其包含有2个Boost单元,对应开关管的驱动信号相位差180°。对其在1个开关周期内的6种开关模态的开关通断情况和主要电压、电流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变换器的性能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具有以下特点:控制简单可靠,有现成的控制芯片可用;有源和无源器件都能实现软开关,不增加开关的电流、电压应力;与传统的Boost型DC/DC变换器相比,在输入、输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输入电感和输出电容都可以减小,这是因为其输入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纹波频率都为开关频率的2倍,达到了倍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万晓凤  谌新  余运俊 《电源学报》2014,12(5):97-104
目前,级联式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工作性能受到传统的线性控制方法制约。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动态响应快、鲁棒性强等优良特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根据系统升降压变换的工作原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升压变换时的滑模电流控制器和降压变换时的滑模电压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均强于传统的线性控制器。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控制策略具有可行性,并对提高变换器的工作性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柳  杨帆  吴红飞 《电源学报》2020,18(3):38-45
储能系统是保证新能源供电系统、微网及大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为了应对储能电池电压低对双向交直流变换器电压增益和效率等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增益比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的组合式双向交直流变换器。基于交流侧电压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利用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同时提供高压母线端口和低压母线端口,使得部分功率仅需经过低电压增益直流变换环节处理,为高增益高效率双向交直流变换提供了有利条件。详细分析了双向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系统架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前后级变换器的调制和控制策略,并分析了组合式交直流变换器的功率传输特性。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电动车辆的车载电源设计了一种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降压采用移相全桥式ZVS-PWM功率变换,升压采用一种基于同步整流技术的DC/DCBoost功率变换。针对升压电路容易产生偏磁的问题,在线路设计过程中采用在变压器次级(高压侧)加隔直电容和采用电流控制方式来解决升压电路的偏磁问题。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台实验样机,测得的实验波形验证了该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增强逆变器的抗扰动能力和负载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的控制策略,Lyapunov二次函数是在双向DC/AC变换器平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的,得出满足系统稳定性的控制方程,并设计了占空比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用作输入反馈信号来跟踪参考输出电压并降低Lyapunov控制器的压力.此外,对逆变和整流两种...  相似文献   

15.
薛林  姚国兴 《电力电子技术》2011,45(2):15-16,68
传统MPPT电路串联在光伏组件和负载之间.光伏板产生的所有电能都要经过DC/DC变换器进行处理.因此.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效率就要依赖于DC/DC变换器的效率.针对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两象限DC/DC变换电路,并将最大功率跟踪电路与其并联,主要能完成蓄电池充放电,升降压电路的功能.由于与主电路并联,仅有少部分能量通...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颖控制模式的双向DC/DC变换器研究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佳  田勇 《电气自动化》2012,34(5):26-28
对于非并网风电分布式发电系统,双向DC/DC变换器需要跟踪风电发电系统能量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对蓄电池充放电控制。从输入阻抗的角度,提出一种能量流向判断模型,并给出判断准则。模型采用变换器输入电压外环和电感电流内环双环控制策略,能够自动检测能量流动方向。此外,对电感电流限制值与输入电压大小关系进行研究,推导出电感电流限制条件,当不满足该条件时输入电压均不能稳定在给定值。最后,对上述提出的模型和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和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直流电网中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对储能系统的运行有干扰,且储能系统采用双向直流变换器调控直流母线电压时会产生严重的非线性问题,导致母线电压不稳定。因此提出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反步滑模控制方法,构建非隔离双向四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该变换器采用单向和双向两种工作模式,且采用互补PWM控制方法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工作流程,并通过反步滑模变换器结构控制器,确保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在确定性差、非线性和外围影响状况下的稳定运行。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实现了非隔离双向直流变换器反步滑模控制,确保直流母线电压保持稳定,且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单相DC/DC变换器及基于Yd连接的三相DC/DC变换器的基础上,对基于Yd连接的三相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抑制因三相电感存在差异导致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该拓扑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蓄电池用双向DC/DC变换器(BDC)的关键部分是实现对系统能量流动的判断和控制.在此,基于变换器阻抗给出了一种能量判断模型及控制策略,分析了电流限幅值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推导出选取电流限幅值的准则.给出了系统数学方程,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由于空间中太阳电池阵输出母线电压变化幅度较大,为保证电源在整个轨道周期内向负载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压,提出一种基于Boost拓扑结构的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拓扑简单,可靠性高,在大幅减小系统体积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并通过引入衰减网络优化Boost变换器为最小相位系统.变换器采用电导控制,并引入电压前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