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江陵凹陷白垩系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低阻油层成因是由于地层水矿化度高,提出利用地质录井、核磁共振、地层测试等技术多方法多种信息共同判定低阻油层。低阻油层仍可采用阿尔奇公式进行含油饱和度评价,但是计算参数应当用同等地层水矿化度的溶液进行试验的数据。建立的油层解释标准应用于江陵凹陷白垩系低阻油层解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阻油层的客观存在,给常规测井解释储层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摸清低阻油层的成因及综合测井解释方法.以南阳油田泌阳凹陷实际低阻油层为例,用大量的取心岩心实验化验资料为基础,结合本油田地质特征和测井资料,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建立确定了一套不用深度、划分岩性、电性、物性测井解释方法和参数评价标准,同时给出了应用实例,经试油验证见到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测井曲线显示特征,从岩石物理特性、油藏高度、泥质砂岩阳离子交换、换井滤液侵入和导电矿物影响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进行了低阻油层成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伏阻油层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骨架颗粒岩性细、泥质含量偏重、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高度低是形成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安油田开发主要目的层为阜宁组油层,属于河湖相沉积,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储层渗透性为中等~差,表现为低阻油层特征。由于储层岩性细导致高束缚水含量,强亲水的润湿性,长石含量高以及地层水矿化度高,这四大重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海安地区低阻油层的形成。了解该区低阻成因,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加强地层构造分析和地层对比,深入研究测井资料响应特征,才能准确、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5.
在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低阻、低饱和度的"三低"油藏相伴生,低阻油气层在盆地不同地区、不同层系均有分布尤其是中生界中浅层低阻油层、油水层分布普遍,给测井流体识别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碎屑岩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阻油层由于其复杂的电性特征,致使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解释难度较大。从低阻油层定义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质和测井2个方面介绍了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可动水分析、核磁共振、自然电位差3种测井识别方法,并将它们应用于不同地区饭阻油层的测井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河油田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已证实低阻油层的地质、测井、测试和化验分析资料,分析了双河油田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认为生细、岩石颗粒表面粗糙,泥质 含量大,泥质含量中绿泥石所占比例高;油层薄,油层内存在泥质夹层;含油高度小以及泥浆滤液的侵入等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低阻油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南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及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利用测井、岩心资料对文南油田低阻油层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该油田的低阻油层主要由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以及高泥值含量引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区域对比法和复合岩性混合地层水法评价该油田的低阻油层,通过对实际资料的重新处理,可以看出与试油结果相比,符合率达90%,表明该方法是可靠的,同时见到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肖圣东 《特种油气藏》2020,27(6):108-113
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广泛发育低阻油层,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其形成受较多因素影响,机理复杂,识别难度大,仅从常规测井上难以区分油层和水层,大大限制了该类油层的挖潜。针对该难点,从低阻油层的特征分析出发,从外部和内部7个因素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和黏土矿物类型、含量、分布形式是该区低阻油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孔隙结构以及砂泥岩互层对该区低阻油层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泥浆侵入和油水层矿化度对低阻油层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在低阻油层识别现场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为该类油层的评价、识别和潜力区预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地质基础,对于该区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统计和分析了苏北盆地各油田低阻油层的各项影响因素。根据构造幅度和构造部位对低阻的影响情况,采用小层平面图对低阻油层进行分析、判别,提出了利用小层平面图,以油砂体为单元研究低阻油层的分布,具体、详细地反映了低阻油层与构造部位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构造幅度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30块岩心样品的测试,对常规储层与低阻储层的岩性组成、物性、电性、微观孔隙结构及流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低阻储层的形成机理。认为松辽盆地南部四方台和海坨子地区低电阻率储层形成的共同原因是:①均形成于三角洲(或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中;②岩石颗粒细(粒度中值一般小于0.07 mm),泥质成分多(泥质含量普遍大于15%),岩性组合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石孔隙结构较复杂;③粘土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中高含伊/蒙混层、伊利石等矿物(相对含量一般大于70%);④储层束缚水含量高(普遍大于20%)。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吉林油田开展了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及其测井解释方法的技术攻关,经勘探实践发现,松辽盆地南部较普遍发育有低阻油气层。据29个油气田统计,具有低阻油层特征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1.7×108t,约占目前吉林油田总储量的20%左右。在总结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岩石物理成因研究与低幅度—低阻油藏的分布规律,认为在生油坳陷及其区域构造背景条件下,老油田主力油藏之上的披覆圈闭与之下层位的低幅度构造、油气运移路径上的低幅度圈闭及局部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地区发育有规模的低阻油藏。同时,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低阻油层勘探潜力,并提出红岗阶地、扶新隆起及其华字井阶地仍是低阻油层有利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中东某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某地区H油田N-B地层下部砂岩含有一定的泥质,岩石骨架含黄铁矿导电矿物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是该段地层的低阻形成机理。在地质、试油等资料较少的条件下,建立了综合考虑这3个因素的新的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将该模型与传统的Archie公式所计算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进行对比,前者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明显高于后者。根据该含水饱和度模型在中东某油田低阻油层的应用效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含油气饱和度结果与地区的试油、岩心资料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4.
广安地区须家河组低阻气层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中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低电阻率气层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别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为: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再者,该地区普遍发育的菱铁矿、黄铁矿也对此有很大的影响;而粒度、黏土含量等因素则影响较小。最终将该地区须家河组低电阻率气层的类型定义为具高矿化度-高束缚水饱和度且含特殊导电矿物的低电阻率气层。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理论在低阻油气层油气运移与聚集机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油气在地层中的势和所受到的力理论,认为油气在运移与聚集过程中的主要驱动力为重力和围水压力变化引起的力,而毛细管压力则主要起阻力作用.毛细管压力与储层的孔喉结构、排替压力和油气可进入的孔喉多少有直接关系,所以它对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根据毛细管理论,依据油气在低电阻率储层中运移和聚集的特点,阐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机理.由于毛细管压力的作用,如果距离油源较远、油气源中的油气不丰富、储层岩性细、孔隙结构复杂、垂向上物性好的储集层发育较多或单层储集空间足够大等均会导致低电阻率储层中的微中、小孔隙中的水无法排出,致使储层不动水含量过高,从而显示油气层的低电阻率特征,即高含水饱和度是引起油气层电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低电阻率油气层双侧向测井资料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电阻率油气层由于其复杂的电性特征,油水层深浅电阻率正负幅度差异具有不确定性,致使测井信息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分辨能力相对降低,电测井资料的有效处理和应用则尤为重要.根据电测井原理,依据非线性最小二乘原则,进行双侧向测井资料的反演校正.通过电测井资料的预处理,可提供原状地层电阻率、冲洗带地层电阻率以及泥浆滤液侵入半径等3个参数.实际资料处理表明,双侧向电阻率的三参数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效的电测井资料预处理,不仅改善了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测井资料的有效性,实现对电测井曲线有效校正,同时对进一步提高常规油气层的测井评价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濮凹陷低阻油层的形成机制及其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形成机理,指出东濮凹陷低阻油层形成主要受控于形成油气藏的内外因素,从含水饱和度意义上划分为高束缚水饱和度低阻油层和含可动水的低含油饱和度低阻油层2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低阻油层的勘探策略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沾化凹陷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综合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沾化凹陷测井低电阻率油层的研究 ,从储集层特征、地层水矿化度及钻井工程等方面总结了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不同地区 ,一种或几种因素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认为测井解释过程中结合地质分析和录井、钻井过程等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正确认识低电阻率油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沾化凹陷探井综合复查应用中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冀中坳陷蠡县斜坡中北部油藏成因机制及油水分布特征,对油气系统关键时刻、密闭取心分析化验、测井资料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蠡县斜坡油藏油水同出现象与油藏的充注程度和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区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低,原油物性差,黏度高,加之生排烃晚,构造幅度低,油气在上浮过程中需要更长的运移路径和克服额外的流动阻力,导致目前油气正在向圈闭中充注;加之储层孔隙分选不均匀,微观非均质性较为严重,使得油气充注不充分且不均匀,油藏原生水饱和度高,常规试油或储层经压裂改造后导致油水同出。研究结果对研究区下步石油勘探及滚动评价具有重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八面河地区面14井区Es<'6><,4>砂组低阻油层发育,根据面14井区Es<'6><,4>砂组的沉积环境、储层的微观特征、粘土矿物的含量及成分、微观孔隙的导电机理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研究和探讨.综合分析了造成低阻的主要因素,并依据试油试采资料,利用地质统计法建立了低阻油层的识别图版;通过创立测井曲线的"三性"对比法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