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粮食加工品和肉制品中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的污染情况及致病性。方法对我国8个省份的226份粮食加工品和肉制品的克罗诺杆菌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种间鉴定,并针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型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研究。结果 粮食加工品和肉制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1.92%和12.50%。种间鉴定显示,115株分离菌株中有94株阪崎克罗诺杆菌。PFGE和结晶紫染色结果表明,94株阪崎克罗诺杆菌可被分为49个型别,均在36~60 h内达到最大菌膜生产量。结论 上述8个省份粮食加工品和肉制品中存在克罗诺杆菌污染,其中阪崎克罗诺杆菌有多种PFGE带型,且均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本研究可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标准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婴幼儿食品中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在形成生物膜后对其耐药性表达的影响,并对该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提供建议。方法 本研究对2018—2021年辽宁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分离出的58株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了15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生物膜成膜力检测和不同生物态下耐药性分析。结果 辽宁省婴幼儿食品中检出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复方磺胺、氯霉素、头孢西丁、萘啶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88%的受试菌株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达到中介,并且存在多重耐药菌;婴幼儿奶粉源阪崎克罗诺杆菌的耐药性均高于婴幼儿谷物辅食源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成膜率100%,中等黏附力菌株居多占61.02%;基于生物膜态对应受试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的药物抗性均增加,复方磺胺的药物抗性消失。结论 辽宁省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不仅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单一耐药性,且存在多重耐药株;不同生物态的阪崎克罗诺杆菌均对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抗性较高,同时生物膜态可以改变其药物抗性,应持续对婴幼儿食品源中不同生物态的阪崎克罗诺杆菌进行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3.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能导致婴幼儿罹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脑膜炎等疾病。在硅胶表面形成生物膜,可能是导致阪崎克罗诺杆菌感染的重要途径。使用结晶紫法测定阪崎克罗诺杆菌ATCC BAA-894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成熟曲线,并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在食品级硅胶表面的静态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观察到阪崎克罗诺杆菌在硅胶表面形成了具有三维结构的成熟生物膜形态。在3 h能粘附到硅胶表面,并且在12 h~24 h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生物膜。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阪崎克罗诺杆菌在玻璃、聚丙烯及不锈钢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将培养48 h的阪崎克罗诺杆菌生物膜经荧光染料SYTO 9/PI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联合COMSTAT软件定性定量地分析生物膜结构。结果表明:阪崎克罗诺杆菌在3种材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的总生物量、平均厚度及平均扩散距离依次是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粗糙系数及表面积与生物量比值则为不锈钢<聚丙烯<玻璃,生物膜的菌体活死比例是玻璃高于聚丙烯、不锈钢。另外,标准菌株ATCC 29544生物膜的总生物量、菌体活死比例、平均厚度及平均扩散距离均高于分离株Ⅰ、Ⅱ,粗糙系数及表面积与生物量比值均低于分离株。可见,阪崎克罗诺杆菌在不锈钢表面的成膜性强于玻璃与聚丙烯,标准菌株ATCC 29544的成膜能力高于2株食品分离菌株。   相似文献   

5.
利用国标方法对食品(蔬菜,熟食和豆制品)进行了克罗诺杆菌的污染情况调查及其分离菌株的鉴定;利用fus A基因对分离的克罗诺杆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将克罗诺杆菌属的分离株鉴定到种的水平。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39份食品(蔬菜23份,熟食14份和豆制品2份)中有14份样品检出了克罗诺杆菌,检出率为35.9%。蔬菜类检出8份(34.8%),熟食制品检出4份(28.6%),2份豆制品都检出(100.0%);2对14株克罗诺杆菌分离株进行基于fus A基因的系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分离株包括C.Sakazakii和C.malonaticus 2个种,其中C.sakazakii有9株,C.malonaticus有5株。  相似文献   

6.
阪崎克罗诺杆菌是一种食源性条件致病菌,它可以引起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感染,对于新生儿和免疫功能不全的婴幼儿的威胁尤为严重,引起的症状包括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菌血症、脑膜炎和术后骨髓炎等。在食品生产环境以及设备表面由阪崎克罗诺杆菌形成的生物膜是持久性污染食品的重要来源。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在食品工业中阪崎克罗诺杆菌流行病学、生物膜形成的机制以及生物膜控制的策略,旨在为建立安全的无生物膜食品生产环境体系,控制阪崎克罗诺杆菌所致食品的潜在污染以及临床感染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克罗诺杆菌(阪崎肠杆菌)生物学分类和耐受性讨论了其生物学特性,论述了生物膜的形成与其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通过阐述自然宿主、食品加工环境和流行病学,着重分析了其污染源与污染途径。针对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特征,探讨了以在线监测系统为主导的加工环境控制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利用益生菌和益生元抑制其生长的机理和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谷类食品中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pp.)的污染情况。本研究采集了100份谷类食品样品,采用国家标准GB 4789.40-2010分离克罗诺杆菌,并利用基于ITS和Omp A特异基因片段的PCR鉴定方法、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可疑克罗诺杆菌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发现谷类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率为21.0%,并分离出21株可疑克罗诺杆菌,其中17株(占总数的81.0%)被初步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3株(占总数的14.2%)为都柏林克罗诺杆菌(C.dublinensis),1株(占总数的4.8%)可能为尤尼沃斯克罗诺杆菌(C.universalis)或苏黎世克罗诺杆菌(C.turicensis)。研究结果表明市售谷类食品中存在食源性克罗诺杆菌的污染,应该加强谷类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市售蔬菜中共采集样品102份,按照国标方法GB 4789.40—2010进行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分离与鉴定。采用生化实验、PCR检测方法、BAX System Q7全自动病原微生物检测仪、API 20E试剂条鉴定和16S rDNA序列的测定对分离到的可疑菌株进行鉴定与确证。根据国标法的鉴定结果,102份样品中共有18份样品分离到可疑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株,进一步结合其他4种鉴定方法确定13份样品中分离到的可疑菌株为阪崎克罗诺杆菌菌株,分离率达13%(13/102)。通过研究说明生鲜蔬菜也是阪崎克罗诺杆菌比较常见的宿主或者污染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从湖南、湖北、江苏和上海等地的8个地区采集的64份干制食品香辛料和调味品样品进行了克罗诺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从19份样品中检出了克罗诺杆菌,污染率为29.7%,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样品为白胡椒粉、花椒粉和红辣椒粉,污染率分别为62.5%、50.0%和33.3%。本研究从采样的7个地区的样品中检出了克罗诺杆菌,其中检出率最高的地区为湖南永州,其次为上海市和湖北赤壁,检出率分别为50.0%、37.5%和33.3%。利用基于fus 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克罗诺杆菌分离株进行了种的水平的鉴定,结果将本研究分离得到的克罗诺杆菌鉴定为5个种,其中9株(47.4%)被鉴定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sakazakii),4株(21.0%)为苏黎世克罗诺杆菌(C.turicensis),3株(15.8%)为都柏林克罗诺杆菌(C.dublinensis),2株(10.5%)为丙二酸盐阳性克罗诺杆菌(C.malonaticus),1株(5.3%)为尤尼沃斯克罗诺杆菌(C.universalis)。研究结果表明市售干制食品香辛料和调味品中存在克罗诺杆菌的污染,应该加强对该类食品中克罗诺杆菌的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阐述2012~2014年中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离自市售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罐装辅助食品和其他乳制品等4类食品的417株克罗诺氏菌的药敏特征。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选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萘啶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四环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在内的9大类11种抗生素进行克罗诺氏菌的耐药特征分析。结果 417株克罗诺氏菌中有8株耐药,平均耐药率1.92%,其中7株耐药克罗诺氏菌来源于谷类辅助食品。耐药株中耐阿莫西林3株、氨苄西林2株、氯霉素2株、头孢噻肟1株、萘啶酸1株、复方新诺明1株、四环素1株。有3株菌耐受2种抗生素。28株菌抗生素中介,其中阿莫西林中介16株,氯霉素中介15株,头孢他啶中介1株。结论我国2012~2014年市售婴幼儿食品来源的克罗诺氏菌总体对抗生素敏感,耐药菌株主要来源于谷类辅助食品,阿莫西林和氯霉素显示出一定的耐药趋势,应持续监测以阐述主要抗生素的耐药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生长温度(12℃、25℃、37℃)、培养基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婴幼儿乳粉肉汤)和接触材料(不锈钢、玻璃、硅胶)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ATCC 29004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活菌计数法评估不同条件下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粘附及生物被膜中的活菌量反映菌体粘附及成膜能力;随后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不同因素对菌体生物被膜微观结构的影响;最后分析不同条件下形成的生物被膜对三种季胺类消毒剂的抗性。结果表明:25℃和37℃下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的粘附菌量和生物被膜形成量高于12℃,菌体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中的生物被膜形成量高于在婴幼儿乳粉肉汤中的形成量,37℃时硅胶材料表面粘附菌量高于不锈钢和玻璃材料,其他条件下菌体在三种材料表面粘附和生物被膜形成量无明显差异;阪崎克罗诺肠杆菌在25℃和37℃形成了致密且立体的生物被膜结构,12℃生物被膜为单层结构,三种材料表面生物被膜结构呈现出明显差异;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对消毒剂的抗性取决于菌体的生长温度、接触材料及消毒剂的种类。综上所述,生长温度、培养基质和接触材料对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均有影响,调节生长条件和选择接触材料对于控制阪崎克罗诺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食品中克罗诺杆菌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性以及携带毒力基因情况。在成都市周边农贸市场和路边小摊采集食品样品129份,采用DFI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分离克罗诺杆菌;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分离菌株;采用试管法和微孔板法分析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同时研究温度对细菌成膜能力影响;采用纸片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方法检测分离菌株携带cpa、hly、sipompX毒力基因情况。结果发现从129份食品样本中共检出克罗诺杆菌43株,检出率为33.3%。43株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的成膜率为90.7%,并且温度对细菌成膜影响明显。四种毒力基因中,ompX检出率为100%;cpa检出率为13.9%;hly检出率为11.6%;sip基因未检出。耐药表型检测发现43株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苯唑西林和杆菌肽B的耐药率为100%,对利福平的耐药率达97.7%;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7%;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四环素、氯霉素、亚胺培南、磺胺甲恶挫、呋喃妥因、头孢西丁、链霉素、阿米卡星、氧氟沙星等100%敏感。本研究表明克罗诺杆菌食品分离菌株具有较好的形成生物被膜能力,对常见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并且分离菌株携带一定的毒力基因,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4.
15.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ntrol the survival or biofilm formation of Cronobacter spp. on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using Paenibacillus polymyxa.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 cell‐free culture supernatant (CFCS) of P. polymyxa against Cronobacter spp. was found to vary with P. polymyxa incubation time. Maximum activity occurred when P. polymyxa was incubated at 25 or 30 °C for 96 h. When the CFCS was introduced to Cronobacter spp. adhered to stainless steel strips at 25 °C for up to 72 h, the CFCS successfully inhibited Cronobacter biofilm formation. Additionally, stainless steel surfaces with a preformed P. polymyxa biofilm were exposed to Cronobacter spp. suspensions in PBS or 0.1% peptone water at 3, 5, or 7 log CFU/mL to facilitate its attachment. The Cronobacter popula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n this surface, regardless of inoculum level or carrier, when the P. polymyxa biofilm was present. However,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decreased within 6 h and remained unchanged thereafter when the surface was immersed in an inoculum suspended in 0.1% peptone water at 5 or 7 log CFU/mL.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 polymyxa is able to use a promising candidate competitive‐exclusion microorganism to control Cronobacter spp.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不同生境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农业生产(发酵饲料、堆肥、污水处理)及微生态调节剂的制备提供前期理论依据和优良的微生物资源,本研究以土壤、饲料和肥料为材料,分离筛选出22株优良的芽孢杆菌菌株,按《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和芽孢杆菌特有的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其中的T-1为多粘类芽孢杆菌(Bacillu spaenibacillus polymyxa);T-2为桥石短芽孢杆菌(Bacillus choshinensis);T-6为软骨酸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aenibacilluschondroitinus);T-8为解淀粉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aenibacillus amyloyticus);S-4为饲料类芽孢杆菌(Bacilluspaenibacillus pabuli);S-6为哥本类芽孢杆菌(Bacillus paenibacillus kobensis)。其余的16株芽孢杆菌还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在此基础上,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已鉴定出的6株芽孢杆菌对常用的12大类35种抗生素的药敏性。结果显示,分离自土壤、饲料及堆肥中的芽孢杆菌均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和糖肽类抗菌素表现出敏感性,大部分对多肽类抗菌素表现出耐受性,其他抗菌素则在不同芽孢杆菌菌株间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